新聞
學校、餐廳用量減 農糧署拉1千公噸短期葉菜做加工

武漢肺炎疫情三級防疫警戒延長到6月14日,學校營養午餐停擺,餐廳歇業,許多短期葉菜無處可去。農委會農糧署徵求短期葉菜截切加工廠商,希望將保存期限短的葉菜拉去做加工使用,目標採購1,000公噸。

農業技術
鮮食加工都好用!馬鈴薯新品種「種苗6號」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因鄰近臺中產區,為強化國產馬鈴薯品質,並擴大馬鈴薯應用價值,投入育種研發工作,除了育成馬鈴薯「種苗2號」與「種苗4號」外,近年推出兼具高產、高品質、鮮食與加工特性外,更可供製成洋芋片的優良品種「種苗6號」,以期提高農民收益與建立國產優質馬鈴薯品牌。

新聞
鳳梨專家官青杉:開英種纖維粗用於罐頭加工 鮮食品種後來居上

鳳梨品種改良專家官青杉表示,鳳梨早期主要用於加工罐頭,為避免製作過程加熱使果肉鬆散,因此使用纖維較粗的開英種(俗稱土鳳梨);二戰後國內鳳梨育種以鮮食為目的,但也可以用於果乾、醃漬等加工使用。

新聞
金鑽不能做罐頭? 臺灣鳳梨加工品連東南亞國家都要用

臺灣種植鳳梨品種主要是金鑽鳳梨,外界質疑不適合做罐頭,食品加工學者林麗雲表示,金鑽可以做罐頭,只因成本太高不會用。臺灣鳳梨品質好、適合製作各種加工產品,南投鳳梨生產合作社專做鳳梨果粒醬,伴隨臺灣國際知名手搖飲走遍15國,連鳳梨大國泰國、菲律賓都愛用。

新聞
六都年輕人最喜歡的水果加工產品 果汁排名第一

農委會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於去年上路,將農產品從生產到初級加工,納入農委會管理,為農民新闢商機。為了掌握市場端消費者的喜好,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公布「臺灣水果加工產品消費者購買意向調查」,鎖定六都年輕族群,發現年輕人最喜歡買果汁,其次是果乾,可作為農友研發加工品參考。

新聞
【科技農領航】加工農產品導入網路行銷 拓展客源─大埔農產品生產合作社

大埔合作社有傳承客家傳統的使命,近來更找尋在地農業元素,讓農業走向社區及文化,運用最傳統的手作加工智慧,加上無毒健康的種植和生產理念,讓合作社產品逐漸被市場所接受。但好產品更需要好包裝和好故事行銷,幫忙加強品牌概念及產品優化,大埔合作社運用精緻包裝為優質加工農產品穿上一件華麗外衣,更搭配網路行銷,讓客家庄媽媽味道在網路社群平台發酵。

農業技術
【木虌果攻略5】天然色素、保健原料或料理應用通通行!一果數用的神奇木虌果

機能性農產品近期受到國人重視,過去1950年代著重「吃得好」的飲食習慣,到1980年代變成「吃得巧」。隨著科技趨勢不斷變化,日新月異的今日,「吃得健康」儼然已躍升為飲食消費的重要選項。而木虌果由於茄紅素及β-胡蘿蔔素含量特別豐富,近年更受到消費者的關注與喜愛。

新聞
豬價跌 飼主說季節性下波無關萊豬

豬價近來下跌,全國平均價格約每公斤70元,國內最大產地雲林縣平均價格在66、67元間徘徊,但11日跌破65元,有人質疑是因為萊豬,雲林縣養豬協會理事長許裕聰表示,中秋節過後到尾牙這段期間,本來就是每年的價格下波,他強調這是市場季節性的現象,根本無關萊豬。

新聞
南向發展,前進國際 「加值化農產品產銷及物流技術,運籌亞太潛力市場」研討會紀要

配合新南向政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自106年起統籌執行「加值化農產品產銷及物流技術,運籌亞太潛力市場」旗艦計畫(簡稱旗艦計畫),針對外銷關鍵技術進行研究,籌組新南向國家隊,以突破障礙,打響臺灣農業優質、安全的國際名聲。計畫執行至今已取得諸多成果,農糧署特於109年10月16日假臺北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舉辦旗艦計畫研討會,邀請13位產、官、學界專家分享產業趨勢、計畫亮點及新南向拓銷經驗,作為我國農業新南向人才培育及相關政策發展的參考。

新聞
進軍手搖飲千億產值 百香果取漿機取漿率達98%

百香果除了鮮果食用,其果汁含有130種以上芳香物質,還適合搭配各種果汁,製作飲品及加工應用。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研發「百香果取漿機」,可以克服傳統機械取漿可能的汙染,節省人工,平均果實取漿率更高達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