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發展,前進國際 「加值化農產品產銷及物流技術,運籌亞太潛力市場」研討會紀要

研討會貴賓及講者合影。

配合新南向政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自106年起統籌執行「加值化農產品產銷及物流技術,運籌亞太潛力市場」旗艦計畫(簡稱旗艦計畫),針對外銷關鍵技術進行研究,籌組新南向國家隊,以突破障礙,打響臺灣農業優質、安全的國際名聲。計畫執行至今已取得諸多成果,農糧署特於109年10月16日假臺北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舉辦旗艦計畫研討會,邀請13位產、官、學界專家分享產業趨勢、計畫亮點及新南向拓銷經驗,作為我國農業新南向人才培育及相關政策發展的參考。

農糧署主任秘書陳啓榮致詞表示,相較於過往單打獨鬥,旗艦計畫結合眾人之力共組國家隊,發展優勢品項,鞏固在國內外的競爭力,競爭的同時也需要注重合作,拓展新南向市場。農委會國際處處長林家榮指出,新南向政策的用意是促進亞太區域農業發展,互助互進,達到區域共榮的目標。

農糧署主任秘書陳啓榮致詞。

本次研討會包括優質健康種苗外銷、農業設施設備應用、省工農機研發及農產加工技術開發等四大主題,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助理談判代表黃中兆引言,他表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緩解的情況下,全球糧食供給受到影響,此時應更加重視農產品產銷及物流技術的發展,確保糧食供給,順利度過疫情危機。

農委會國際處處長林家榮致詞。

臺灣健康種苗享譽國際

話題進入種苗外銷,財團法人台灣香蕉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忠逸說,氣候變遷對香蕉生產影響深遠,而香蕉產業易受黃葉病感染,市場對健康種苗的需求與日俱增。臺灣蕉苗外銷採用夾鏈袋搭配分切方式及培養基的調整,同時利用輕型容器取代笨重玻璃瓶,品質享譽國際,出口量逐年提升。農友種苗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林進德分享公司在越南、柬埔寨及泰國高端甜瓜市場推廣與布局的經驗,透過市場調查分析、安排試種、田間展示和鮮果試吃會,農友公司創造了生產端、消費端及種子的需求,打開品牌知名度,提升了當地農民的整體收益。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副研究員陳金枝帶領大家思考臺灣百香果種苗輸銷越南的競爭策略,因應各地環境不同,種苗需先進行海外試種,才能取得最佳結果。她認為臺灣應掌握健康種苗核心技術和貯運病害防治,同時降低運輸成本,提供海外技術服務,以維持臺灣種苗品牌優勢,促進種苗品牌永續發展。

臺灣熱帶氣候型農業設施堅固耐用

臺灣的農業設施不僅臺灣人自己愛用,在國外也十分搶手。鼎力興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榮燦說明,三層活動帷幕設施整廠輸出模式,在克服新南向國家氣候及環境障礙時有其優勢,可穩定生產、提升產率、降低用藥及節省人力,其公司已透過此模式在馬來西亞成功建立熱帶氣候網紋香瓜SOP栽培模式,試量產實績豐碩。

皆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馨元則介紹了臺灣溫室技術應用與國際市場布局,臺灣藉由打包溫室技術、建置整廠輸出標準作業流程、布建海外市場服務據點及展示中心,可開創臺灣溫室外銷新紀元,使農產業國際化,更能把臺灣品牌行銷出去。

省工農機提高生產效率

省工農機是增進生產效率的關鍵,國立宜蘭大學園藝學系教授張允瓊向大家介紹省工嫁接整合系統,透過其團隊研發的軟夾式蔬果種苗嫁接機和節能癒合室,能為業者節省可觀作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國立嘉義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洪滉祐教授團隊也開發了承載式半自動鳳梨種植機、鳳梨田間管理作業機和鳳梨選果採收機,有效降低勞動力依賴及生產成本,取代粗重作業並降低碰撞損傷發生率,有助於年輕業者投入。

與會貴賓與來賓合影。

亞樂米企業有限公司研發經理林子翔介紹穀物倉儲與監控管理系統,其雲端監控系統和全球管理中心與穀倉環境感測系統連接,各地系統均能即時回傳資訊,發生異常情況時將立即發出警告與通報。透過此智慧型管理系統長期的資料追蹤和分析,可改善並增進管理效率,降低糧食儲藏損耗,增加與新南向國家合作的契機。谷林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林耀馨則說明了東南亞當地農機具的研發和製造過程,他們根據現地作業的情況,以及當地客戶反應的問題,一一改良適應,且可按不同需求客製化生產農機具,同時也協助泰國皇家農業計畫,幫助泰國政府進行農業機械化推廣和教育訓練,打下兩國合作基礎。

加工食品極具外銷潛力

加工技術也是外銷策略的重要環節,美和科技大學林昀生教授團隊對國產黑豆加工品品質指標及產品開發情形進行詳細分析,發現國產黑豆比進口的新鮮度更佳,且內含異黃酮成分較高,透過低破壞的食品加工,即可用於多元食品開發,達成農產資源加值與產品行銷目的。

百二歲國際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鎮嶺介紹了百二歲茶食新南向市場拓銷計畫,他們利用過去的食品加工經驗進行自主研發,針對東南亞市場開發新品項茶食產品,透過海外通路布建試營運及參加國內、外大型展售會爭取曝光,並在東南亞實體與網路媒體積極宣傳,加上細緻的茶品服務體驗、品牌形象,多管齊下強化行銷效益。得意中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秀卿想將臺灣美食推廣到海外,故結合在地物產開發出特色食品,例如選用臺灣原民作物紅藜與秋刀魚、鮪魚研發出的紅藜魚肉燥,同為臺灣特有原民作物的馬告與紅藜製成紅藜馬告山藥雞湯,將廣為大眾喜愛的鴻喜菇、雪白菇與毛豆、烤麩結合,推出雙菇燴四喜等具有臺灣風味的安心美食,送到各國消費者的餐桌上。

結語

「加值化農產品產銷及物流技術,運籌亞太潛力市場」旗艦計畫執行期間,已於海外建立10處示範或合作基地及3個專業跨國研究團隊協助拓銷新南向市場,並於109年10月17至19日配合桃園市政府「2020第15屆台灣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桃園」辦理成果發表會,展現30項「農業新南向國家隊」推動成效,蔡總統、農委會陳主任委員並親臨會場指導。

本次研討會除分享創新技術成果與市場南進甘苦談,增加國內人才對新南向國家的興趣外,也奠定我國農業新南向基礎,帶動產業升級與國際化,讓臺灣的優質農業躍升國際舞臺。

農委會主任委員陳吉仲及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蒞臨成果發表會現場。

總統蔡英文及農委會副主任委員陳駿季蒞臨成果發表會現場。

【本文與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