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製茶業,此圖為準備外銷給美國的茶葉。(1887年畫報)A
新聞
從野生內山到外銷茶園 橫跨茶杯到大海──茶的臺灣史

臺灣何時開始種茶?一般都說始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當時福建移民從原鄉引進茶樹,在臺灣北部淡水河域的丘陵地帶種植。不過,根據臺灣民間契約文書,1770年代已有「茶園」、「茶叢」 項目。此外,荷蘭時代臺灣也有種茶的紀錄,以此來看,臺灣的種茶歷史應該有3、400年以上。

新聞
見證臺灣經濟轉型 「茶金」餘暉中的臺灣茶業發展

近期臺劇《茶金》掀起話題,茶產業在二次戰後確實是臺灣出口主力,轉進來臺的國民政府也有意培植茶業,賺取外匯;在早期《豐年》不難看到茶園相關報導,為當時扶植外銷的重要農產業。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第二苗圃舊茶園。(攝影/里昂紅攝影工作)
新聞
草山曾經有茶園──陽明山上被遺忘的臺灣茶產業

大屯山區不僅是雲霧繚繞、氣候較為潮溼的丘陵地帶,且離港口市鎮(淡水)距離不遠,有商業貿易上的便利性,故適合投入經濟作物的生產。所以,不論是從自然環境或從人文環境的角度來看,大屯山區的丘陵坡地確實適合作為茶樹的種植環境,這個地區不僅符合茶樹生長條件,也有利於後續茶葉的產銷。

新聞
食安辦啟動茶葉產地標示聯合稽查 茶葉DNA、微量元素分析追溯原產地

行政院長蘇貞昌主持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時表示,不肖業者將越南茶與臺灣茶混裝,並以「臺灣茶」名義銷售,要求相關部會查處違法情形,食安辦啟動聯合稽查,並透過跨部會與各縣市衛生局合作,近期內將完成各縣市抽驗。辨別茶葉產地方式並非只能靠產地證明,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具備茶葉DNA指紋技術,負責此次聯合稽查的產地鑑識工作。

新聞
拍一場臺灣茶葉史 看見臺灣茶價值

拍賣農產品不稀奇,但把農產品當成可以蒐藏的精品來拍賣,最知名的是香港人拍普洱茶,今年臺灣新象春拍鄭重的把臺灣茶端上檯面,從年份、產區、種類、工藝各個層面都有所關照,從一場茶拍看一段臺灣茶的歷史。

新聞
進入頂級市場的臺灣山茶 六龜國有林裡的珍寶

清明前後是臺灣各地準備採摘春茶的時間,尤其是一年只能在4、5月間採收一次,全臺產量最少、摘採困難度最高,又具危險性的國有林野生臺灣山茶(Camellia formosensis),事前的準備工作更需慎重其事,從華興製茶廠的劉士輔以全副武裝、謹慎戒備的程度,來了解這一年一度的盛事。

農觀點
打破低海拔沒好茶的既定印象 「港口茶」-國境之南的風土滋味/蘇靜明

「低山嘸好茶」這一則茶業教科書上的「名言」,過去一直影響著臺灣消費者的判斷,然而,低海拔的地理區位真的生產不出好喝的茶嗎?

新聞
6臺茶風味輪全員到齊!零發酵到全發酵茶葉風味都查得到

臺灣茶不僅種類多,不同的種植地域及加工手法,更是擴大了各茶區茶葉的差異性,為了協助消費者品茶更快入門,茶改場推出臺茶風味輪,讓消費者不再被評審或是品茗專家們的專業術語弄昏頭,透過風味輪即可有條理地描述或是理解茶的風韻與滋味,現在6個風味輪全員到齊,年底推出日文版及英文版,臺灣精品茶將進軍國際。

新聞
缺工荒下導入智慧管理,臺灣茶產業能否脫胎換骨?

國內每年可生產1.3萬公噸的茶葉,不過產量不足以供應市場需求,得再從國外進口3萬公噸的茶葉,再加上近年茶產業面臨缺工、氣候、小規模生產等問題,讓整個產業備受挑戰。農委會茶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茶改場)去年開始將智慧農業導入茶產業,開發茶葉產期預估模式,收集茶葉生長資訊及監測氣候以預估產期,有助於農民安排採收及加工時間,解決缺工問題,另外也建置自動滴灌及液肥系統,可省水達50%並能省工及精準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