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生內山到外銷茶園 橫跨茶杯到大海──茶的臺灣史

淡水製茶業,此圖為準備外銷給美國的茶葉。(1887年畫報)A

淡水製茶業,此圖為準備外銷給美國的茶葉;1871年畫報。(圖片來源/Reed Digital Collections)

內容提供/貓頭鷹出版  文 /翁佳音、曹銘宗

「茶」是以「茶樹」葉子所製成的飲料。「茶樹」(Camellia sinensis)是否原產於中國尚未定論,但茶文化發源於中國。

中國人很早就懂得喝茶,茶本是藥物,後來變成飲料。中國從唐朝開始盛行喝茶,當時的茶學家陸羽就寫了世界第一本有關茶的專書《茶經》。中國自古已發展種茶、製茶、喝茶的文化,共有南區、西南區、長江南區、長江北區四大產茶區,其中南區的氣候最適合茶樹生長,尤其福建很多山丘,成為中國重要的產茶區。

在19世紀中葉,英國人開始在印度東北部阿薩姆(Assam)、大吉嶺(Darjeeling)大量種茶之前,中國茶獨霸世界市場,尤其在歐美上層社會受到歡迎。[1]

臺灣何時開始種茶?一般都說始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當時福建移民從原鄉引進茶樹,在臺灣北部淡水河域的丘陵地帶種植。不過,根據臺灣民間契約文書,1770年代已有「茶園」、「茶叢」 項目。[2]

清人揀茶和分茶種;約1750年繪畫。(圖片來源/荷蘭國家圖書館)

此外,荷蘭時代臺灣也有種茶的紀錄,以此來看,臺灣的種茶歷史應該有3、400年以上。一般認為臺灣茶種都由中國引進,其實臺灣山區本有野生茶樹,但因採茶不易,產量很少。

水沙連自古產好茶?臺灣野生茶樹

根據荷蘭《巴達維亞城日誌》1644至1645年的紀錄,在臺灣發現「茶樹」(近代荷蘭文Theebomkens),可能是臺灣野生茶樹最早的紀錄。臺灣清代文獻記載臺灣的野生茶樹,都說在「水沙連」的山區,水沙連指今以日月潭為中心的的魚池鄉、埔里鎮一帶。

荷蘭文獻記載華人已進入南投(Lamtau)、草屯(Paktau)及水沙連(Serrien),以此來看,《巴達維亞城日誌》提及的臺灣茶樹,不排除就是水沙連的野生茶樹。

臺灣山茶。(圖片提供/楊智凱)

《諸羅縣志》(1717年)說:「水沙連內山茶甚夥,味別色綠如松蘿。山谷深峻,性嚴冷,能卻暑消脹。然路險,又畏生番,故漢人不敢入採,又不諳製茶之法。若挾能製武夷諸品者,購土番採而造之,當香味益上矣。」[3]

由18世紀等清代文獻記敘,臺灣華人移民很早就知道臺灣有野生山茶,進而採菜焙製,也了解山茶的味道、性質和藥效,並說也算茶中佳品。

清朱仕玠《小琉球漫誌》(1765年)提及「水沙連茶」:「水沙連山在諸羅縣治內,有十番社……內山產茶甚夥……凡客福州會城者,會城人即討水沙連茶,以能療赤白痢如神也。」清唐贊袞《臺陽見聞錄》(1891年)也談到「水沙連茶」:「惟性極寒,療熱症最效,能發痘。」

以此來看,清代有焙製臺灣野生山茶,但產量有限,所以福州省城的人遇到臺灣來客, 常會索討水沙連茶,以其可治療「赤白痢」(中醫指便中帶膿血)。此外,臺灣野生山茶因性極寒可排解熱毒、消除痘瘡。今天,臺灣野生山茶已證實是臺灣原生種,並在2009年正名「臺灣山茶」Camellia sinensis f. formosana)。

根據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官網資料:臺灣山茶屬山茶科、山茶屬常綠小喬木大葉品種, 高可達8公尺,樹齡可超過百歲,主要分布於南投、雲林、嘉義、高雄、屏東、臺東海拔700至1,600公尺的山區。以臺灣山茶製成的綠茶,香氣優雅、滋味清新甘甜,抗氧化能力及兒茶素含量明顯優於市售綠茶。近年來,臺灣山茶受到重視,出現市場需求,因而發生盜採事件,政府採招標來管控採收,以保護山林。

由美國商人愛德華・格里(Edward Greey)1870年攝影照片重繪印刷的畫報,背景為淡水附近大屯山區。可見開闢為茶園的梯田及工人。(圖片來源/Reed Digital Collections

清代的製茶 北臺灣才是重要茶產地

自18世紀以後,前來臺灣北部開墾的華人愈來愈多,農作物主要是稻米,另有少量的甘蔗與茶。到了18世紀末,臺灣北部開始有福建移民從福建武夷山引進茶樹,在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大漢溪、基隆河的丘陵地帶種植,並引進福建焙製茶葉的技術。

根據清代臺灣文獻記載,乾隆年間(1736至99年),桃園龜山已有茶園。乾隆末年,臺北深坑、木柵一帶已有福建人租地種茶。嘉慶年間(1796至1820年),福建人柯朝在臺北瑞芳一帶種茶豐收,更帶動了種茶風潮。

道光元年(1821年),桃園大溪、臺北新店等地也大量種茶。1820年代,臺灣北部的製茶業逐漸興隆,已有茶商開始把臺灣茶銷往福州、廈門。清代後期,臺灣北部因茶與樟腦新興產業崛起,使臺灣產業重心從南臺灣轉移北臺灣。

淡水留下「異人茶跡」 福爾摩沙茶外銷

荷蘭東印度公司到廣東選茶、買茶;約1750年繪畫。(圖片來源/荷蘭國家圖書館)

臺灣茶外銷歐美,則是歷史的因緣際會。17世紀初,荷蘭人就把中國茶輸往歐洲。18世紀以來, 英國成為喝茶大國,也影響北美殖民地美國大量進口中國茶。

美國在1776年宣布獨立後,不斷派船前往中國購買茶葉,茶葉在進口貨物中所占的比率逐年升高,在1830年代已超過百分之五十,對中國茶的需求愈來愈大。因此,美國輿論開始主張在臺灣種植茶葉,這樣就可以大幅降低對中國茶的需求,以免讓中國茶奇貨可居。到了1850年代,甚至有美國海軍將領、外交官、商人主張美國買下或占領臺灣。

1858年,清與美、英、法簽天津條約,臺灣的安平、淡水開放成為國際港,讓英國商人德約翰(John Dodd;另譯為約翰・陶德)看到臺灣茶直銷美國的機會。

德約翰在1865年前來臺灣北部考察茶樹種植,1866年即引進福建泉州安溪「烏龍」茶種,以貸款鼓勵茶農種植,並收購所有茶葉。1867年,德約翰把茶葉運到福州焙製,再成功賣到澳洲後,就在臺北艋舺開設「茶館」研究製茶,並引進廈門和福州的製茶技工。

臺灣漫畫家張季雅創作的《異人茶跡》即以德約翰來臺灣經商、銷售臺灣茶的故事為背景。(圖片來源/聚珍臺灣

1869年德約翰帶領裝載12萬7千多公斤臺灣茶的兩艘輪船,從淡水直接開往紐約銷售,這是臺灣茶首次直接運到國外販賣。以Formosa Tea(福爾摩沙茶)為商標的臺灣茶,在美國試銷成功,打開臺灣茶的國際知名度。

清末在歐美受到歡迎的臺灣烏龍茶,應該是做成迎合歐美市場的全發酵茶(紅茶系統),與戰後臺灣人愛喝的半發酵烏龍茶不同。不過也有人認為,清末臺灣外銷歐美的烏龍茶是白毫烏龍,此茶的發酵度是百分之七十。無論如何,還是與戰後至今流行的烏龍茶不太一樣。

日本時代的製茶 臺灣紅茶的奠基

日本時代初期,臺灣總督府即了解臺灣茶產業的經濟價值,馬上展開法制化、機械化,並設立製茶及茶樹栽培試驗、茶檢查所、茶業傳習所等,推動臺灣茶的發展,臺灣的茶樹栽種面積、茶葉產量大增。

1941年臺北勝山寫真館出品的明信片,以臺灣茶園為背景。(圖片來源/Lafayette Digital Repository

日本人在臺灣清代茶業的基礎下,繼續研發烏龍茶新品種,並以Formosa Oolong Tea(福爾摩沙烏龍茶)品牌外銷國際。此外,日本人也引進印度阿薩姆紅茶品種,種植成功之後,以Formosa Black Tea(福爾摩沙紅茶)品牌外銷國際,與印度茶、錫蘭茶競爭。(編按:《茶金歲月》姜阿新會致力於紅茶即與日本人注重紅茶的培植和外銷有關)

日本時代末期,二次大戰爆發,日本參戰,因缺乏勞力與糧食,臺灣茶園或改種糧食作物,或因人力缺乏而荒廢,造成臺灣茶產業大幅萎縮。

戰後臺灣茶文化的發展

戰後初期,臺灣茶園雖然開始復興,但因產量太少及國際競爭,臺灣茶逐漸轉為內銷為主, 烏龍茶繼續發展,紅茶則因國人不習慣喝而幾近停產。

然而,隨著臺灣經濟發展、民生富裕,各地出現茶藝館、觀光茶園,臺灣茶文化蓬勃發展,臺灣茶產品走向多元化。

烏龍茶種:中南部有凍頂烏龍茶,北部有包種茶、鐵觀音茶、白毫烏龍茶(東方美人茶),1990年代並「提升」產製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茶」。

2012年交通部觀光局為臺灣茶的宣傳文宣,有高級、高山環境意涵的「High」成為關鍵字。(圖片來源/Reed Digital Collections

紅茶種:在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南投縣魚池鄉選擇以日本時代的紅茶產業重新出發,尤其以臺灣野生山茶(即當地歷史上所稱的水沙連茶)與緬甸大葉茶種培育的新品種「台茶18號」,稱之「紅玉」,因品質極佳而大受好評,帶動臺灣紅茶產業的復興。

此外,臺灣也開始產製綠茶,以及原生的臺灣山茶。


[1] 中國茶往西方傳播,最早是在漢朝經由中國北方的陸路(絲路),經由中亞、西亞到歐洲,所以這些地區「茶」的發音來自北方漢語chá。

在16、17世紀,歐洲海權國家從中國南方的海路帶回中國茶,所以「茶」的閩南語tê被音譯為荷蘭語thee、西班牙語té、英語tea、法語thé、德語tee等,葡萄牙語chá則是來自租借地澳門的粵語chà,或是耶穌會士所學到的官話châ。

[2] 《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中收錄清乾隆年間「石碇堡友蚋庄(今基隆市七堵區)」一杜賣契,記載山地買賣交易,含括「茶欉竹林樹木」等。乾隆38年10月「桃澗堡新路坑庄(今桃園市龜山區)」的杜賣契也記載交易內容包含茶園與茅屋。

[3] 有說臺灣文獻最早寫到野生茶樹是清郁永河的《裨海紀遊》(1697年),書中的〈番境補遺〉一文提及水沙廉(連)山區有丈高野生茶。此說被大量引用,但經查〈番境補遺〉通篇並未談茶。


 

《吃的台灣史》
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

 

作者:翁佳音、曹銘宗

出版:貓頭鷹出版

 


本文經農傳媒編輯,節錄自《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完整原文請見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