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農糧署提供)
新聞
港口看歷史!尋找消失的麻豆社,文旦果園隱藏部落風景

臺灣四面環海,整座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都與海洋息息相關,而港口正是海洋與陸地間的樞紐,許多故事都由此而起。臺南麻豆曾緊鄰倒風內海,擁有一座貿易興盛的內海河港「麻豆港」,也是西拉雅族最強部落「麻豆社」的居住地。

有很長一段時間,海洋對臺灣人來說遙遠而陌生,但從植物、漁村、貿易和詩文紀錄,都可以找到精彩的故事與歷史。(圖為17世紀威尼斯製圖師、方濟會修士Vincenzo Coronelli繪製的「廣東福建與臺灣海圖」,CC0)
新聞
東亞軍船曾懸掛荷蘭國旗?隨陳國棟由海岸植物潛入記憶海洋 探索臺灣及周邊水之道

電影《阿凡達:水之道》中有一幕說道:「海洋環繞著你,也在你體內」、「出生前、死亡後,海洋都是你的歸宿」傳遞了海洋與人類密不可分的關係,四面環海的臺灣是否也有發人深省的海洋故事呢?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歷史語言研究所陳國棟研究員,他是熟知「水之道」的一員……

新聞
牛肉、味噌、高麗菜,有什麼稀奇?17世紀臺灣人的食材,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且枯燥

挖掘17世紀臺灣海上飲食史!後來稱為被安平的大員港,常常讓那些從非常遠的地方開航前來,或是短暫歇息於此地的荷蘭船隻停泊。途經此港的,當然也有在臺海兩岸航行,或者是巡遊東南亞各港的唐人商船。荷蘭風味、日本出口、東南亞的香料還有臺灣的雞豬肉等食材在大員相遇,混雜出我們尚未透徹明白的時代風情。如何料理,還請您揮灑豐沛的想像力……

楊基炘在《豐年》雜誌工作時期的工作照。(楊文華女士提供;吳尚鴻翻攝)
新聞
他是臺灣首位農業媒體攝影記者:楊基炘百歲「凝光」典藏展開展

攝影家楊基炘(1923-2005)今年正逢誕生百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特別以「凝光」百歲典藏展的主題,展出他於1950至1960年代初期,在《豐年》雜誌任職時期,所拍攝的臺灣珍貴影像及農業記錄,創辦於72年前的《豐年》雜誌,可說是臺灣戰後第一個農業媒體,楊基炘也可謂是臺灣第一個農業媒體攝影記者。

新聞
古人瘋海產,19世紀吃遍全世界?海產臺灣的百年歷史縮影

一口啤酒、一盤熱炒海產解千愁!海產店是今日最臺味的庶民飲食,但回到清代臺灣,大啖海鮮卻是仕紳文人的潮時尚。更意想不到的是,當時臺灣人想吃魚蝦、牡蠣、鹹魚還得依賴島外的輸入?!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林玉茹研究員,帶我們一探臺灣海產轉為進口導向的關鍵,並從中窺見19世紀捲入世界舞臺的臺灣樣貌。

新聞
形塑「好」農民:早期《豐年》雜誌漫畫 能反映怎樣的戰後臺灣?

豐年社考慮當時農村環境及農民的閱讀習慣,為了引發農民興趣,幫助他們閱讀,特別開闢漫畫欄位,每期都有圖文搭配的豐富漫畫,不論是連載或單篇都會採用寫實圖像搭配淺顯易懂的白話文圖說,通俗又貼近生活,試圖跨越語言藩籬,吸引農民的目光。

新聞
土魠魚羹其實是葡萄牙料理?專訪鄭維中追查土魠魚和虱目魚身世之謎

「土魠」這個詞在清朝方誌出現前,鮮少在更早的文獻中出現,幾乎可說是憑空跑出來的名稱。但土魠魚又不是外星人,當然不可能之前都不存在,卻突然出現在清領時期的臺灣,因此引起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鄭維中好奇:在荷治、明鄭時期的土魠魚到底是怎麼來、又怎麼成為臺灣特產的海鮮?

新聞
《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這裡有顆打火石,等你來碰撞/楊鎮宇

1923年到2020年,李登輝近百人生,跟臺灣民主體制轉型息息相關,也與臺灣農業發展密不可分。如果你關心農業,李登輝生平值得細讀,如果你納悶農業與你何干,現在機會來了,李登輝的生平可以當做認識的入口。

新聞
走向「農學報國」:當少年李登輝遭遇思想先哲與農經學者

李登輝並不是從小立志從事農業研究,高校時期的他,其實對歷史、藝術甚至哲學更有興趣。這時期影響他最大的作家是英國的湯瑪士・卡萊爾,他的著作《衣裳哲學》是李登輝晚年最常提到的一本書;另一位則是來臺規劃蔗糖產業的農經學者,曾為《衣裳哲學》編寫講義的新渡戶稻造。

農藝
【封面後的故事】自製瓦斯讓太太登上封面 推廣技術順便放閃

在距今60年前的1962年,有個愛妻男子憑著在家自製「瓦斯」(沼氣)的技術,獲得登上《豐年》雜誌封面的機會。愛妻男叫做陳平助,藉由水肥發酵實驗的經驗,在自家製作出「瓦斯產生器」,封面上便是陳平助嫂示範使用瓦斯爐的模樣;陳平助本人的身影,則是在內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