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塑「好」農民:早期《豐年》雜誌漫畫 能反映怎樣的戰後臺灣?

內容提供/貓頭鷹出版 文/曾獻緯(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稻米是臺灣社會最重要的主食之一,也曾是大宗出口商品,使得臺灣稻米具有食物、商品的雙重特質。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大量移民播遷臺灣,多數住臺北市,不僅水、電、菜均供給困難,短時間內也難以供應如此龐大的食米需求量,形成食米短缺的危機。

與此同時,臺灣財政狀況岌岌可危,外匯存底告罄,甚至積欠國外銀行的外匯達一千餘萬美元。當時臺灣銀行開發的信用狀被外國銀行拒絕接受,進口物資來源幾乎中斷,政府急需輸出米糧來換取外匯,於是糧食增產成為國家當務之急。

政府為提高糧食生產,向農民宣導農業新知識,精進農民的生產技能,像是在稻作栽培的過程中,講究品種、栽培技術、土壤肥力、植物保護,進而提升糧食生產量,以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

政府推廣農業技術,《豐年》雜誌是重要途徑,其創刊於1951年,由美新處、經合署、農復會所籌辦,設定以農民為主要讀者,是深入農村的重要刊物,扮演政府與民間交流的重要橋梁。

豐年社考慮當時農村環境及農民的閱讀習慣,為了引發農民興趣,幫助他們閱讀,特別開闢漫畫欄位,每期都有圖文搭配的豐富漫畫,不論是連載或單篇都會採用寫實圖像搭配淺顯易懂的白話文圖說,通俗又貼近生活,試圖跨越語言藩籬,吸引農民的目光。這些漫畫既反映當時農村的實況,也看得出規範的意圖。接下來,我們來看政府如何利用漫畫搭配圖說,傳遞新知,並規範農民生產行為,提升農民生產知識與技術,促進糧食增產。

利用正條密植器

臺灣種稻的面積已達到飽和狀態,想要增加糧食生產的目標,當然必須從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著手。在有限的土地內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糧食增產的關鍵。然而,戰後初期臺灣水稻的單位面積植株數均是疏植,卻由於稻株分蘗過多,造成青米與未熟米混合甚多、米質惡劣,單位面積產量甚低。「密植栽培法」即是利用有限的空間插入更多且密集的秧苗,進而使得單位面積產量增加的栽培法。

進行密植栽培需要密植器的輔助,在田中劃出整齊的格子,農民將秧苗插入交會點,可有效規劃田間有限的空間來植入更密集且數量更多的秧苗,植株分蘗數增加,藉以有效利用土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增加農民收益。但是栽培密度提高,肥料的施用量勢必要隨之增加。但戰後初期,臺灣肥料十分缺乏、價格昂貴,農民若使用密植栽培,必會增加肥料的施用量與成本支出,導致農民沒有意願採用密植方式栽種。

《豐年》第10卷第2期(1960年1月15日刊行)。

政府為推行水稻正條密植器,在《豐年》雜誌刊登〈利用正條密植器,實在經濟又便利〉漫畫,漫畫中的人物、服裝、農具等均反映農家現況,利用淺顯易懂的對話,向農民反駁正條密植器費時又不方便的誤解,反而整齊的秧行可提升日後施肥、除草、除蟲等便利性與效率。同時宣導使用正條密植器的多種益處:水稻生育情形遠較普遍農家為優,既節省人力又能增加單位面積產量,鼓勵農民擺脫傳統的疏植耕作法,改採密植栽培法。套用現今的說法,這根本就是正條密植器的業配文,對農民來說,應該充滿了吸引力和說服力。

然而,新技術的推行往往只傳達新技術的益處,而忽略其負面的影響,例如密植栽培法會嚴重耗損地力,因而需要大量施肥。但在使用大量肥料的情況下,將會嚴重造成土壤酸化,是追求糧食增產過程的後遺症。

有毒農藥愛注意

臺灣高溫多雨的氣候,提供了昆蟲及病菌滋生的良好環境,導致糧食作物極易發生病蟲害。戰後初期,農復會與農林廳合作實施病蟲害防治措施,由農復會自外國引進農藥,當水稻害蟲發生時,可撥發給農民使用,徹底驅除害蟲。然而,由於農民缺乏資料參考,以至於使用農藥的方法錯誤,經常發生農民中毒身亡的悲劇。

例如農民張阿清,在清晨攜帶殺蟲藥劑及噴射器至田中噴灑農藥,以清除稻熱病及蟲害。因為早上風力較強,他不熟悉農藥使用方式,竟逆風噴射,殺蟲藥粉被風吹進口腔,一個小時後藥性發作,在田間昏迷不醒。後經家人發現緊急送往醫院,但因中毒太深,到達醫院即宣告死亡。

早期《豐年》刊載的農藥廣告。多利農是一款有機磷農藥;成分為Diazinon(俗稱大利松),至今仍在多種農藥中在使用。

甚至還曾發生誤食農藥致死的慘劇。農民黃阿爐家中平常備有各種農藥,其中農藥「安特靈」為白色粉末狀,外觀與麵粉一樣,有一天竟然誤把「安特靈」混在麵粉中一起煎韭菜,導致全家食物中毒,更因此而造成韭菜、白菜、蔥蒜乏人問津。農民許阿邦在農忙時期,把兩歲大的孩子放在家裡,無知幼童在家裡到處亂翻,誤把農藥當成糖粉而大量吞食,等中午時分阿邦夫婦從田裡返家時,兒子已全身發紫、停止呼吸。由於農藥中毒事件頻傳,引起農民驚慌,在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時,無不提心吊膽。

《豐年》第7卷第11期(1957年6月1日刊行)。

《豐年》雜誌刊登〈有毒農藥要注意〉漫畫,具有強烈的規範意圖,用以勸導農藥正確的使用及貯藏方式,呼籲農民在噴灑劇毒性殺蟲劑時,必須穿戴防毒衣,防止藥劑經皮膚侵入體內,造成感覺神經或中樞神經中毒。此外,存放農藥要更為慎重,不得與食物混置,以避免家人誤食。透過漫畫形式來宣導,更能提醒農民注意,以減少意外事件發生。

糞間毋通做房間

臺灣地處高溫多雨的亞熱帶,土壤中所含的有機質養分容易流失,加上可耕地每年休耕時間很短,因此造成土壤內所含的肥料消耗迅速。如果不適當補充作物的養分,生產力勢必會降低。而補充地力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施用自給肥料或化學肥料。

臺灣生產化學肥料的工廠因戰爭時遭受轟炸,廠房設備破壞嚴重,以致化學肥料產量銳減或全部停工,面臨肥料供應不足的困境。為節省化學肥料的使用,農政機構鼓勵農民增產「自給肥料」,一來可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量,二來節省外匯損耗,改善國家財政收支。

自給肥料可分為堆肥與綠肥,堆肥主要取自家畜及人類的排泄物,混合稻草、落葉、雜草等,於「堆肥舍」內發酵而成,在室內製造堆肥的產量高於室外約百分之五十。然而,戰後臺灣大部分堆肥舍受到戰爭破壞,都已不堪使用,農民無法自行修建,導致堆肥產量銳減。為此,農政單位補助農戶修護或新建堆肥舍的經費,或是補助農民購買水泥加固底座,避免肥分流出。

《豐年》第9卷第11期(1959年6月1日刊行)。

在堆肥舍逐漸修建完成時,卻發現堆肥舍的利用不甚理想,因為許多農民私下將推肥舍當作房舍,使用率遠低於預期,此時再向農民追回補助金或徵收罰金都困難重重。農林廳及農復會督導各縣市政府及各級農會切實負責隨時抽查各農戶的修建情形,如有未照規定修建者應賠償全額補助金。

《豐年》刊登〈糞間嘸通做房間〉漫畫,呼籲農民勿將肥舍當作房舍使用,應該落實堆肥舍的原本用途,不得移作他用。此外,室外堆肥由於肥份容易流失,因此宜在室內堆肥來保持肥份,勸誡意味濃厚。

稗仔通當米賣

在稻作栽培過程中,常因花粉傳播,導致品種退化或混雜等不良現象。稻田內如果有異品種稻作,除了會耗損地力外,也會阻礙水稻生長。更深的影響是收割期不一,造成稻米品質低劣及產量降低。除了異品種侵入,稗草也是常混入稻田間的作物,稗草生長初期的外觀與水稻相似,難以區分。除了會消耗田間肥力外,收成時稗粒常會混入稻穀中,影響商品價值。

政府要求農民徹底拔除稻田中的稗草,卻面臨雙方觀念上的差異。例如督導員至各地督導農戶除稗草時,發現稻田中仍散生異品種及稗草,但農民卻不願除稗草,並認為「糧食局每期收購稻穀時,僅檢驗稻穀之水分,對稻穀有無混雜稗子或異品種並不檢驗」。在此認知下,農民為了增加收成重量,很少會做去偽去雜的額外工作,導致收成的稻穀中經常混雜稗粒。

《豐年》第9卷第11期(1959年6月1日刊行)。

有些農民縱使拔除了稗草,卻忽略稗草拔除的後續處理工作。例如農民將拔除的稗草隨便丟在田埂上,被太陽曬乾後的稗穗種子被風吹散後,反而促進稗草的傳播繁殖。有的農民將稗草丟在灌溉排水溝裡,稗草種子隨著溝水流進稻田,又重新繁殖。有的農民用拔除的稗草或稗粒來餵飼禽畜,但是稗粒外殼堅硬,食用後不被消化、分解,最後混同禽畜糞便排出體外,仍然可以萌發。上述這些不完備的稗草處理方式,都使得稗草對稻田的危害無法根除。

農政機構為了破除農民「稗子當米價」的迷思,除了大規模發起去偽去雜運動外,還動員學校全體學童幫助農民徹底剔除異品種,拔除稗草及不良稻穗。《豐年》還刊登〈稗子嘸通當米賣〉漫畫,破除農民稗子同米價的迷思。漫畫描述阿牛認真地除稗草,阿獅卻將稗子當作米賣,更嘲笑阿牛何必辛苦拔稗草。阿牛苦言相勸阿獅,不要將稗子當米賣破壞名聲,而且稗草還會影響收成,減產約兩成左右。阿獅聽後覺得有道理,領悟去除「偽雜」對增產的益處,於是也開始認真除稗草。此漫畫用對比法來描寫勤勞與懶惰的農民對最後產量的影響,呼籲不要做目光如豆的農民,不要只看顧眼前利益,高瞻遠矚才能夠永續經營。這是一個帶有寓言味道的故事。

勿捕食青蛙鷺卵

青蛙在水田插秧後大量繁殖,農民會趁著夜晚,手持釣竿、以蚯蚓為餌,插在水草旺盛的水田地區,誘引青蛙(即田雞)上鉤。等到隔天再到田間收取上鉤的青蛙,順道撿拾田間白鷺鷥的蛋,一起拿到市場販賣,或是帶回家烹煮。

然而,青蛙和白鷺鷥可捕食田間害蟲,在農藥短缺的情況下,牠們是田間功臣。政府為抑制蟲害、減少損失,決定回歸自然界生物平衡的力量來防治病蟲害。臺南縣、嘉義市政府認為青蛙及白鷺均是有益動物,可啄食水稻害蟲,有益稻作生長,於是向農林廳提議頒布禁捕田蛙等益蟲法令。

《豐年》第1卷第3期(1951年8月1日刊行)。

臺灣省政府頒布禁捕青蛙暨禁取白鷺卵的規定,督促各鄉鎮公所、村里長挨家挨戶勸導民眾捕取及販售,並由縣市政府令飭警察局通知各菜館及菜市場不得收購、售食,藉以保護青蛙及白鷺鷥。農政機構要求警務處及各縣市政府嚴格執行取締,如果各地市場、餐館仍有違規情形,甚至打廣告以招徠者而影響糧食增產,一經發現即送警懲辦。

農政單位亦積極透過《豐年》雜誌,刊登〈青蛙白鷺是朋友,勸你千萬勿捕食〉圖像,利用淺白易懂的圖說宣傳政令,強調青蛙、白鷺鷥是朋友,勸導農民勿貪口腹之欲,切勿捕捉青蛙及取白鷺卵,以便天然防治田間害蟲。

大家要緊學國語

從上述故事,可以看到《豐年》透過漫畫與淺白圖說,扮演傳遞知識與行為規範的角色,所用文字十分淺白,甚至直接使用「閩南話」,令人好奇的是,這不是違背了當時推行國語的政策嗎?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豐年》如何在國家推行國語政策的壓力下,做到以淺白文字讓農民看得懂,取捨之間試圖能夠雙贏。

戰後初期,臺灣人仍習慣使用日文,乘坐火車,甲站與乙站人員之間的通話全是日語;到醫院,醫生和護士的談話也是日語;在國營企業機構裡,更是滿耳日語、滿目日文;其他像郵局、電信局,乃至警察局,也是通行日語。甚至藥袋上面的日期,仍舊使用「昭和」的年月日。街頭小販穿梭往來,叫賣使用的還是日語,可以說當時的臺灣到處都可聽聞到日語。

日治時期教育相對普及,日文仍是戰後初期臺灣人普遍能閱讀的語文。《豐年》第1卷第10期陳水土投書,稱讚《豐年》能照顧讀者。(1951年12月1日刊行)。

《豐年》第1卷第10期,豐年社回覆陳水土投書(1951年12月1日刊行;掃描本脫漏底部文字)。

政府雖然禁止說日語,取締得如火如荼,終究無法根除,這讓外省移民感到如置異族之境。《豐年》創刊時,考量農民家中沒有無線電,也沒有報紙,即使有機會拿到報紙,也不熟悉報紙所用的中文。許多農民僅懂一些日文,因此《豐年》決定採行多語種形態,不僅「中日文合刊」,為了使農民能夠看懂,甚至還使用閩南語,力求淺白易懂。真實情形就像讀者陳水土來函所說的:每日報紙都是國語,或是純粹白話文,看得懂的很少。但是貴報我們農民都看得懂,希望以後貴報多使用日語或本地土語。《豐年》回覆此為權宜之計,為不懂國語的農友方便閱讀起見,一部分暫用日文,以後將會逐漸減少,請農友努力學習國語。

1954年底,《豐年》表示1955年1月1日起廢止每期2頁的「日文摘譯」版面,但「日文摘譯」將改為另外刊印的附錄,有需要的讀者仍可申請索取,由豐年社免費寄送;這項服務日文讀者的補救措施最終於1957年終止。(翻攝《豐年》合訂本第四卷)

政府積極推行國語運動,不斷發布命令取締使用日語的習慣,限縮使用日語的空間。例如1955年,臺北縣政府鑒於各鄉鎮公所及部分附屬機關職員在辦公室仍以使用日語居多,於是下令各鄉鎮公所及所屬機關員工應以身作則,嚴禁用日語交談,以免影響推行國語運動。甚至餐館菜單也禁用日文,或是不准在公共場所、商店播唱日本歌曲,私人播唱則不准使用擴音器放送。

隨著國語運動推行日趨熱烈,《豐年》刊登〈大家要緊學國語〉漫畫,描寫阿琪認為學國語沒有必要,不願去國語補習班學習,後來有次去看戲時卻和外省阿兵哥因語言隔閡,將「不起」聽成「卜死」(要死),兩人發生爭執,大打一架。警員趕來勸架,要阿琪應該好好學國語,阿琪在認真學習半年後,國語已經說得很流利。這個故事強調農民要趕緊學國語,當本省外省做伙(一起)時,一切誤會都能免除。我們可以看到,圖說雖然是中文,卻是以方言(閩南語漢字)書寫,這樣做既能符合國語政策,又能讓農民看得懂,可以說是一個不得不的變通之舉。

《豐年》第7卷第7期(1957年4月1日刊行)。

形塑好農民

豐年社考慮當時農村環境及農民閱讀的習慣,雜誌中特別開闢漫畫欄位,每期都有生動有趣的圖文漫畫來吸引農民的興趣。《豐年》雜誌把對農民行為規範的文字轉變為漫畫,圖像保存豐富的歷史訊息,透過漫畫和農業政策的比對,可以看出政府為提高糧食生產,不斷透過以文搭圖的漫畫形式,向農民宣導農業新知識,精進農民的生產技能。

《豐年》雜誌的漫畫家都是用六格漫畫說一個故事,內容帶有寓言性質,富有道德說教的意味。漫畫前半部反映農村實況,呈現的大都是負面形像,將農民刻劃成善於鑽漏洞、遊走於灰色空間,是官方欲革新的對象。愈到後半部則愈具規範意圖,也就是官方期待農民展現的行為指標,比如注意農藥使用方式、按時去除稗草、妥善使用堆肥舍等。最後則是強調,只要去除舊有習慣,立即就能大豐收、化戾氣為祥和,形塑一個「好」農民的典範。這樣循規蹈矩的好農民,必定會有好的結果,預示理想行為帶來的好處。

《豐年》雜誌的漫畫透過舊/新、壞/好的強烈對比,誘引農民群起汰舊換新、改頭換面,意圖讓農民朝著政府預設的理想方向前進,藉此改變及規範農民的行為。只不過,這些看似「有利無害」的宣導,其背後要付出什麼代價卻沒人能說清楚。

延伸閱讀

農傳媒編按:本文摘錄自貓頭鷹出版《跨越世紀的信號3:圖像裡的臺灣史(18-20世紀)》,原標題為〈形塑「好」農民:《豐年》雜誌漫畫中的行為規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原書。

王文裕老師(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教授)於《豐年》雜誌70週年特刊專文〈豐年跨越語言鴻溝撐起戰後農推 以吳郭魚養殖為例〉對早期《豐年》的語文轉變有較詳細的說明:

《豐年》此種中、日文並用形式,使它能跨越族群語言的鴻溝,擁有國語、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讀者,卻與當時政府禁止日文的命令相左。因此,《豐年》創刊不到半年,就遭到內政部去函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糾正。……至第5卷(1955年)就全用中文編輯。至於補救方式,則為每期免費附贈兩頁日文內容摘譯,由讀者去函索取,約至1957年左右才告停止。

而關於「閩南語」之使用,就農傳媒粗略觀察,早期如雞籠生等部分編輯還具臺語(閩南語)漢字素養,但約自1960年代起則逐漸變為「華文音譯」用字為主,只表臺語語音而不顧字詞意思了。(農傳媒數位主編陳大中)


《跨越世紀的信號3:圖像裡的臺灣史(18-20世紀)》

主編:張隆志

作者:簡宏逸、鄭螢憶、盧正恒、林紋沛、蔡思薇、莊勝全、曾獻緯、黃悠詩、楊淳嫻

出版:貓頭鷹出版


附錄:漫畫外的《豐年》 版面上有哪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