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廠火車經常奔馳在蔗田與糖廠間,是日治時期臺灣特有的景象。
封面故事
臺灣農政體制時光機 升格農業部 回首前行路

臺灣農業的行政體系始於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設立了殖產部、米穀局等單位。1948年,美國與中華民國合作成立農復會,推動數項土地改革政策,其中也包括創辦農業雜誌《豐年》。1979年,改組為農發會承接其業務。1984年,農發會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為農委會。2023年,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為因應未來農業挑戰,加入社區營造、永續經營、動物保護等觀念,以期可以與時俱進,帶領臺灣農業更加進步。

新聞
農業部終成立 前農委會副主委林國慶期望再訂《農業基本法》 提升農業體質

臺大農業經濟學系名譽教授、前農委會副主委林國慶回顧我國從農復會、省政府農林廳以降農業部門演變,他認為,省政府虛級化後的農委會已具正式部會組織架構,但徒留「委員會」之名、遲未成「部」;現在成立農業部,他期望進一步訂定《農業基本法》,改革《農發條例》所定下「保價收購」、「現金救助」等過時政策。

新聞
形塑「好」農民:早期《豐年》雜誌漫畫 能反映怎樣的戰後臺灣?

豐年社考慮當時農村環境及農民的閱讀習慣,為了引發農民興趣,幫助他們閱讀,特別開闢漫畫欄位,每期都有圖文搭配的豐富漫畫,不論是連載或單篇都會採用寫實圖像搭配淺顯易懂的白話文圖說,通俗又貼近生活,試圖跨越語言藩籬,吸引農民的目光。

新聞
【典藏歷史】臺灣麵食的養成:美援時代輸入麵粉 也改變烹飪文化

就臺灣而言,麵食成為主食絕非偶然。以當時國際局勢而言,隨著美援的進入,美國的小麥為本來不生產小麥的臺灣提供了食用麵食的糧食來源,並打開美國在國外的農產品市場;另一方面站在政府的角度而言,推動臺灣人食用麵粉,不但有助於臺灣製粉工業的培育,更可以出口較高價的稻米到國外賺取大量外匯。

新聞
臺灣山地資源調查的一闕牧歌──哈卡巴里斯

程兆熊的宜蘭山地行:哈卡巴里系和流興是同屬於金岳村,那裡只有十二戶人家,但人口有七十餘人,而且很是富足。那裡有大小柑橘樹三千株,每年可以結果的已不下二千株,據說在這已結果的柑橘樹中,有一株最大的柑橘樹每年結果,可達千斤。

封面故事
豐年跨越語言鴻溝撐起戰後農推 以吳郭魚養殖為例

《豐年》雜誌可說是戰後臺灣農業報刊中,時間悠長、影響力最大者,尤其是在創辦後的4年裡,以中、日文並用方式編輯文稿,且力求淺白易懂,使它能跨越族群語言的鴻溝,擁有國語、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讀者。另外,其經營方式雖從免費贈閱改為收費,但因售價不高,而成為當時農民主要讀物。《豐年》對戰後初期臺灣農業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以吳郭魚在臺灣的養殖推廣過程為例,可以看出它扮演政府與民間交流的重要橋梁,使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知識普及且深植民間。

豐年社時期,到農村中與農民交流的藍蔭鼎。圖片來源/翻攝自蕭瓊瑞《真善美聖的實踐者:藍蔭鼎的生命與藝術》
農藝
世界級的水彩畫家 亦是媒體人──豐年社創社社長藍蔭鼎

藍蔭鼎敏銳於現代化、國際化潮流,也很早與國際畫壇建立關係。他在二戰後以畫家兼媒體人的身分,結識愛好藝術的時任美國新聞處處長許伯樂(Robert Sheeks),在許伯樂的認同與支持下,將創辦農民刊物的想法寫成計畫,向美國國務院爭取經費,成為豐年社創立的緣起。

封面故事
《豐年》雙翼!創社初期的藍蔭鼎與楊英風

《豐年》雜誌創刊於1951年7月,發行迄今,是臺灣出版史上發行悠久、從無間斷的一份雜誌,也是戰後臺灣農業發展的重要推手與見證。茲逢《豐年》70週年慶,謹以此文緬懷創社初期的社長藍蔭鼎與美術編輯楊英風兩位藝術家,重溫當年的豐年風華與藝術丰采。

封面故事
阡陌七十年 豐年的創刊故事

《豐年》自1951年7月15日發行創刊號,迄今發行不輟,已出版1621本雜誌,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定期刊物之一。70年來,《豐年》一步一腳印,不僅見證臺灣農業發展每一個關鍵時刻,《豐年》自身從創辦、成長到蛻變轉型的過程,也可看出臺灣農村隨著時代變遷的各種樣貌。

harvest7107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1年7月號 豐年七十

豐年七十週年特刊,醒目的「豐年」刊頭,復刻自1951年7月15日發行的《豐年》創刊號,別具歷史意義。封面為楊英風在1951年的木刻版畫作品「豐年」,此作原型出自《豐年》一週年特刊的漫畫,主人翁一手拿著《豐年》,一手拿著稻穀,臉上堆滿笑容,四周充滿了各式水果及農作物,似在傳達只要詳細閱讀《豐年》,就會有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