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七十年 豐年的創刊故事

豐年社在1951年7月,由美國新聞處、美國經濟合作總署中國分署及農復會聯合成立。

文/陳慧萍 豐年社副總編輯

《豐年》自1951年7月15日發行創刊號,迄今發行不輟,已出版1621本雜誌,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定期刊物之一。70年來,《豐年》一步一腳印,不僅見證臺灣農業發展每一個關鍵時刻,《豐年》自身從創辦、成長到蛻變轉型的過程,也可看出臺灣農村隨著時代變遷的各種樣貌。

1951年,是什麼樣的年代?彼時二戰早已結束,然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未久,韓戰又接連爆發,臺灣社會仍處在各種政治經濟的震盪中,人民生活相當辛苦,如何改善農村經濟與農民生活,推動農村復興,是政府當務之急。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下,出身農村、心繫臺灣農村發展的知名畫家藍蔭鼎,與美國新聞處長許伯樂(Robert B. Sheeks),因緣際會結為好友,兩人理念相近,加上美國因韓戰爆發,臺灣戰略地位重要,決定恢復對臺灣的經濟援助,種種難能可貴的機緣,促成《豐年》的誕生。

豐年社第一任社長藍蔭鼎(右一)。

藍蔭鼎遇上許「伯樂」攜手創辦豐年

許伯樂在1949年派駐臺灣,擔任美國新聞處處長及美國大使館的公共事務官員。他不僅會講日語,本身也很喜歡美術,是個業餘的木雕家。在一次畫展中,許伯樂認識了藍蔭鼎,兩人相談甚歡,一見如故。

當時藍蔭鼎已歷任《臺灣畫報》創刊主編、社長等職務,十分了解出版刊物的影響力,從小生長在農村、對農民生活知之甚詳的他,認為有必要創辦一份農民雜誌,提高農民知識和生產技術,才能真正幫助農民改善生活。這個想法與許伯樂不謀而合,他以具體行動支持藍蔭鼎,積極向美國國務院爭取經費。經過多方奔走努力,1951年7月,美國新聞處、美國經濟合作總署中國分署及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三個機構聯合成立「豐年社」,以發行《豐年》半月刊、向農村傳播實用及新穎知識為主要任務,由當時農復會主任委員蔣夢麟擔任發行人。藍蔭鼎不僅擔任豐年社首任社長,也延攬同為宜蘭藝術家的楊英風擔任美術編輯,開啟《豐年》的黃金年代。

《豐年》發行之初,考量農民中文閱讀能力尚未普及,在發行人蔣夢麟極力爭取下,得以突破禁忌採中日文並行。
1952年,《豐年》為感謝訂戶支持,隨刊附贈由楊英風設計的神農氏五彩掛圖。

創刊號以報紙版型發行 內容力求通俗多元

《豐年》創刊初期,是以八開16頁、報紙形式發行,第一年希望擴大接觸農村民眾,採免費贈送,最高發行量達8萬份。第二年起,改向讀者收取一份5角的象徵性訂費,農民仍反應熱烈,訂戶達4萬份,以當時全國農戶計算,平均每14戶農家,就訂閱一份《豐年》。

1953年11月1日起,《豐年》半月刊改為雜誌版面,同時增加內容與頁數,加強農業生產技術宣導,以穩健的步伐,朝向「農民之友‧生產之道」的發行宗旨邁進。而在《豐年》逐漸步上軌道之際,美國經濟合作總署中國分署和美國新聞處也決定讓豐年社完全改隸農復會,由農復會新聞處主管。

考量美援可能隨時停止,農復會亦非永久機構,為了繼續為臺灣農民服務,豐年社在當時農復會主委蔣夢麟的倡導下,1963年改組「財團法人豐年社」,正式成立董監事會,以擔任董監事各單位所捐助的基金繼續經營。

《豐年》創刊初期,即以「通往農村的一座橋梁」自我期許,編輯人員與全臺農業專家、各鄉鎮農業工作基層人員者保持密切聯繫,並經常訪問農民,將農業研究與試驗機構的成果,以及各地農會、四健會、農事研究班、家政研究班舉行的各種活動,及農民的耕作經驗詳細報導,在農村中廣為傳播。

《豐年》經常舉辦各種輕鬆有趣的抽獎活動,獎品以腳踏車、電風扇等實用物品為大宗,對農民相當具有吸引力。

除了農業訊息,豐年也利用漫畫、歌謠、故事等形式,提供農村家庭各式新知識,包括營養、衛生、飲食、服裝、生活習慣與環境改善等,達到藍蔭鼎創辦豐年另一個初衷——「改善農村生活」。從「家庭與婦女」與「兒童園地」專欄即可看出,《豐年》編輯部設定的讀者並不以農村男性為局限,也將農村婦女與兒童納入讀者群。

為了農民容易吸收資訊,豐年文稿在排印前,會以最通俗的文字全部改寫,力求簡單淺白。不僅如此,考量當時臺灣讀者的中文閱讀能力,在當時發行人蔣夢麟的爭取下,《豐年》成功突破民國39年政府宣告「一般報刊除傳達政令宣揚國策,經內政部核准外,不得使用日文」之禁令,採中日文並行,不管是漫畫或專有名詞,都會附註日文拼音,幫助農民理解內容。

此外,《豐年》創刊時,內容也不局限農業新聞,還涵蓋「臺灣消息」、「世界動態」等頭條要聞,在改版為雜誌版型後,更增設「世界畫報」單元,以照片式報導國際最新動態,讓農民朋友掌握國際大事,增廣視野的最佳知識來源。

為了吸引更多訂戶,《豐年》請鄉鎮農會推廣人員擔任特約推銷員,多次舉辦推銷競賽,每半年統計一次,成績最優者,由豐年招待來臺北觀光。圖為一名農事指導員正在構思如何吸引農民訂閱《豐年》。

「農業信箱」解答疑難雜症 熱誠服務農民

為了服務讀者,《豐年》貫徹「農民之友」的信念,特闢「農業信箱」專欄,歡迎農民來函提問農業問題。豐年社在當時有限的人力下,每月收發不下千封信件,但仍竭盡所能委託農業專家幫忙解答,即時函覆給農民,當中若有具普遍性的問題,則在《豐年》上公開回答。《豐年》編輯部曾統計,1951年至1961年間,《豐年》總共回覆了2萬3,918封信,解答了11萬9,487個問題。

豐年社也不定期在鄉村舉辦座談,就特定農業議題與農民交換意見。早期為了推廣雜誌,豐年社甚至曾到農村放映電影或幻燈片,在農村娛樂貧乏的情況下,這項活動非常受到農民的歡迎。

為了吸引讀者,《豐年》經常在雜誌上舉辦各種輕鬆有趣的抽獎活動,第4卷第3期曾經舉辦過「米」字懸賞比賽,在一固定方格內填入正楷「米」字,誰能填寫最多,誰就是優勝者,頭獎為腳踏車一輛。還有一次,《豐年》刊出一張「何太太」生了五胞胎女兒的可愛照片,要讀者試試運氣,猜五胞胎出生次序,猜中有獎,相當逗趣。豐年社慶祝10週年時,也曾舉辦過「豐年兒童」的活動,徵求出生日期與《豐年》完全相同的農村兒童。

《豐年》5週年時曾大手筆舉辦猜謎贈獎活動,頭獎是全臺「免費空中旅行」,招待讀者環島旅遊。

1954年,《豐年》刊出一位縣農會農事指導員的感謝信,原來他為了全縣運動大會,奉命到豐年社購買500本新出版《豐年》,然而運動會舉辦日期比預定出刊日還早兩天,豈不為難?沒想到總編輯及所有編輯人員,竟然都願意為了這個特別任務加班,總編輯不僅熱心打電話給印刷廠和製版廠確認,還派工友到裝訂店詢問,最後確定在運動大會當天上午交件,讓他感動不已。

這位農事指導員寫道,「我想起日本時代,我在一艘輪船上服務的情形,那位戴眼鏡的總編輯,正是號令的船長。各欄的編輯和記者,正像各有專責的水手,他們加油添煤撥輪轉舵,緊張嚴肅的發行部正是對外聯繫的無線電室。」「豐年社正好像一艘大輪船,全省農村就是一個大海洋,豐年號在綠色和金色的海洋中航行著,任何一位農友,都可以用極低廉的票價,做它的乘客,航行到一個豐衣足食的國度裡去。」這封讀者來信,生動地描述了當時豐年編輯室工作情形,也反應出豐年實踐「農民之友」的精神。

1953年美國副總統尼克森夫婦訪問臺灣農村,登上《豐年》半月刊封面。
1955年,美國安全署以專機將美國聯合教會贈送給臺灣的101隻安哥拉羊運來臺灣,該署卜黛曼夫人與農復會畜產組長亨德博士登機照應。

臺灣經濟轉型縮影:從農業週刊到鄉間小路

1970年代,隨著臺灣農業經濟朝向專業化與商業化發展,因應農民需求,豐年社在1975年另創辦《豐年》的姐妹刊物《農業周刊》,內容以報導農產品行情及產銷資訊為主。到了90年代,歷經臺灣經濟起飛,中產階級已成為臺灣工商社會中的主力,《農業周刊》隨之轉型為《鄉間小路》,改以月刊發售,將讀者擴及一般消費者及關心農業、飲食生活的社會大眾,除了訂戶,也在各大書報通路零售。《鄉間小路》的轉型蛻變,也正是臺灣社會由農業社會轉型至工商社會的縮影。

《豐年》也隨著臺灣社會經濟結構變遷,以及農民知識水準的提升,不斷調整內容與形式。2016年9月,《豐年》以日本農文協的農業月刊《現代農業》為標竿,由半月刊轉型為月刊,提供讀者更深度豐富的內容。

走過70年歲月,2021年的《豐年》雜誌,將繼續傳承「農民之友.生產之道」的精神,持續耕耘農業議題。農業科技日新月異,現代農業除了生產技術的改進,也日益重視產品運銷及環境生態議題,《豐年》將持續努力,與農民朋友共同成長,因應新時代的挑戰。

1956年,臺語電影興起,《豐年》以歌仔戲名伶洪明秀為封面人物。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