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跨越語言鴻溝撐起戰後農推 以吳郭魚養殖為例

在鮮少有報章雜誌的戰後初期,《豐年》扮演著傳遞知識與國際消息的角色。

文/王文裕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教授

《豐年》雜誌可說是戰後臺灣農業報刊中,時間悠長、影響力最大者,尤其是在創辦後的4年裡,以中、日文並用方式編輯文稿,且力求淺白易懂,使它能跨越族群語言的鴻溝,擁有國語、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讀者。另外,其經營方式雖從免費贈閱改為收費,但因售價不高,而成為當時農民主要讀物。《豐年》對戰後初期臺灣農業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以吳郭魚在臺灣的養殖推廣過程為例,可以看出它扮演政府與民間交流的重要橋梁,使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知識普及且深植民間。

從免費到收費 經營形態變化

《豐年》雜誌的創辦,由於得到美國國務院的認可和一些國會議員的支持,所以經費由中國農業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單獨供給,亦即悉數來自美援,自第1卷第1期(1951年7月15日)至第2第12期,採取免費贈閱。其發行方式是:先送到各農事小組、農會、地方政府、小學、中學、學院、農業學校、圖書館、個人及省、地方政府官員,然後再分贈農民。農民取得後,利用雜誌附錄的索閱單索取,再由豐年社直接郵寄送達。據統計,在免費贈閱期間,每日大約有500封索閱信件寄至《豐年》編輯部,因此份數自第1卷第1期的2萬5,000份,成長至第2卷的7~8萬份。

《豐年》第2卷第11期的收費啟事。

《豐年》免費贈閱的方式,大約歷時1年即思改變。這是因為美國方面認為長期贈閱會流於「取而不閱」;另一方面,農復會並不是一個永久性的機構,美援亦總有終止的一天,因此儘可能先使《豐年》成為一個半商業性的報刊,然後再成為一個完全自立的報刊。所以在第2卷第6期刊登即將酌收費用的公開信,徵求對收費價格的意見。

《豐年》雜誌將酌收費用的消息發布後,自然會遭到部分讀者的批評。針對這些批評,豐年社除強調目前並無經費困難,收費是為使這份雜誌在農復會結束後還能繼續維持,且提及收費價格將與普通報紙一樣,只收新臺幣5角,並保證絕非以營利為考量,收費是基於:「在將來農復會停止補助,本刊照常能夠設法繼續發行」、「藉此得到一個正確可靠的認識,更進一步的明瞭本刊所具有的真正價值,和給與農民的益處」。豐年社的回答,受到不少讀者支持,《豐年》以「來函照登」的方式呈現在第2卷第9、10期,以爭取讀者認同,並於11期起刊登收費方式。

自第2卷第14期(1952年7月15日)開始,《豐年》雜誌酌收費用每份5角,除訂戶直接郵寄外,分送各地書報攤出售。此一經營方式的改變,使發行份數由8萬份降至3萬份。為提高銷售量,除請農會、政府單位、農業改良場所、學校、圖書館廣為推銷外,豐年社製作電影廣告推銷;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簡稱農林廳)所屬的電臺每日給予5分鐘免費廣告。而後《豐年》舉辦多次「有獎懸賞」、「有獎測驗」,並編輯農家日曆、農業手冊,提供禮品(例如菜種、球鞋等)致贈長期訂戶、獎勵讀者介紹訂戶。如此,銷售量漸回升至3~4萬份左右。

另外,自第3卷(1953年)以後,由於《豐年》的內容偏重於農業生產,美國經濟合作總署中國分署(ECA)和美國新聞處相繼退出;到1954年,豐年社就完全改由農復會新聞處主管,以後歷任社長亦均由農復會(後來為農發會、農委會)派人兼任。

早期《豐年》曾多次舉辦「有獎懸賞」

中、日文並用,跨越族群語言鴻溝

戰後初期的臺灣,日文仍是最普遍使用的文字。然因政治及軍事情勢等考量,政府下令禁止日文,造成政府與人民間的溝通出現問題。《豐年》為改善這種情況,在創刊初期,獲得政府特許,成為當時唯一以中文、日文並用方式編輯文稿的報刊;為了使農民能夠看得懂,文字盡量淺白,甚至使用「閩南語」。此種文字的編輯形態,獲得許多使用閩南語的農民歡迎,致函鼓勵。但是,對於非閩南語系的讀者,如客籍人士對《豐年》所使用的中文,就有所批評,進而建議多用日文。另外,對於原住民,《豐年》因為有日文翻譯,所以頗能理解內容。據當時對烏來地區的泰雅族原住民調查指出:在訪問的48個家庭,共259人當中,8人收到《豐年》,16人常閱讀;加上,37位學生就讀烏來小學,10位就讀於中學,亦即至少有63位的讀者;不過對於中文,或日文翻譯裡出現的漢字,原住民則無法閱讀。這種情況亦見於阿美族,據當時調查,阿美族讀者也希望此刊物能有更多的日文翻譯。

為了讓農民能夠看得懂,《豐年》在創刊初期,獲得政府特許,成為當時唯一中文、日文並用編輯文稿的報刊,甚至使用「閩南語」書寫。
《豐年》第3卷第21期的日文摘譯。

《豐年》此種中、日文並用形式,使它能跨越族群語言的鴻溝,擁有國語、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讀者,卻與當時政府禁止日文的命令相左。因此,《豐年》創刊不到半年,就遭到內政部去函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糾正。而後,雖經「農復會向內政部檢具使用日文需要及經過情形」,然亦只能暫時維持。因此,自第1卷第7期起,原本中、日對照的臺灣消息、世界消息、法令欄日文取消,僅保留農村指導、婦女家庭欄的日文譯文;至第3卷21期(1953年11月1日)起,改以中文為主,附文摘譯,內容仍著重農業生產指導及婦女家庭相關知識。此一形式,後來亦無法維持,至第5卷(1955年)就全用中文編輯。至於補救方式,則為每期免費附贈兩頁日文內容摘譯,由讀者去函索取,約至1957年左右才告停止。

除了用中、日文介紹,《豐年》也經常使用插圖說明農業技術。

傳播農業知能,增產報國

作為一份農業報刊,傳播農業生產的知識與技術,無疑是《豐年》最重要任務,也是農民矚目的焦點。《豐年》創辦初期特闢「農業生產」專欄,大量介紹新技術、新方法、新品種,以利提高農業產值。

《豐年》介紹的農業知識及技術,究竟對當時農民產生怎樣的影響?以下以吳郭魚在臺灣的養殖推廣過程為例,略窺其一斑。

吳郭魚引進臺灣,據引進者郭啟彰所說:是他與吳振輝二人於1946年4月22日,由新加坡帶回魚苗。其後,郭啟彰到全省各處宣傳,吳郭魚養殖逐漸擴展到中南部、東部,尤其是南部飼養者最多。

由於吳郭魚繁殖力高、飼料簡單,到1951年初,時任農林廳廳長的徐慶鐘創辦吳郭魚水田養殖法,由農林廳委請各地農家,於第二期稻作期間,開始水田放養的實驗。

1951年7月《豐年》創刊,即以〈吳郭魚〉為題,向農民介紹。該文除了介紹吳郭魚引進歷史、樣貌外,強調其繁殖力高、成長快、飼料簡單,且能「捕食蚊蛆及小昆蟲,是有益於農作品,尤其是對於防止農村的瘧疾,也能撲滅水田的害蟲」,因此「從農村經濟方面來講,它對蛋白質的食料供給,是很有貢獻,再由農村衛生方面來看,亦值得考慮而不能忽視的一種新淡水魚」。

《豐年》曾多次刊登與吳郭魚養殖相關的文章,大力推動吳郭魚成為經濟物種。

創刊號介紹吳郭魚後,《豐年》密集地刊登與吳郭魚養殖的相關文章,在一年內就有10篇,引起農友們高度的興趣,頗多讀者寫信詢問吳郭魚相關問題,皆得到《豐年》及時的回應,刊登於「讀者來函」以便分享。

對於《豐年》在推廣吳郭魚所扮演的角色及引起的養殖盛況,1952年1月農復會新聞教育處的工作報告中有如下的觀察:

幾乎所有的農會人員及單位主管均稱《豐年》雜誌是一好的教育媒介。他們發現它易讀易懂,切合農民需要。它引起農民養殖吳郭魚的興趣,特別是在員林和溪洲地區。據溪洲農會的農業指導者廖義倫(譯名,Liao I-lun)表示,吳郭魚數量增長迅速,8個月內吳郭魚由19尾增至8萬尾,另有2萬尾售出,5,000尾死於寒冷天氣。

吳郭魚養殖風潮既起,政府因勢利導。自1952年起,在農復會協助下,由農林廳的漁業管理處與水產試驗所合作,進行為期兩年大規模的吳郭魚養殖推廣。在全省各地免費配給魚苗,出版《怎麼養殖吳郭魚》、《吳郭魚(南洋鮘)繁殖實施綱要》、《吳郭魚稻田養殖指南》、《吳郭魚養殖推廣督導注意要點》等書籍,舉辦講習與研習會,指派技術人員提供養殖技術與疾病災害防治等指導。另外,為支援上述吳郭魚養殖推廣計畫,農復會將《豐年》上有關稻田養殖吳郭魚的技術,集結成一小冊《吳郭魚稻田養殖淺說》,分發各農會、漁會及養魚者參考。到1953年吳郭魚養殖推廣計畫結束時,吳郭魚養殖的產量已躍升到六千多公噸,僅次於虱目魚養殖。至此,吳郭魚成為臺灣的養殖魚種,也是當時主要消費魚種。

由上述吳郭魚養殖推廣的實例,可以看出《豐年》實扮演政府與民間交流的重要橋梁。它使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知識普及並深植民間,全面提升農民智識,對戰後臺灣農業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豐年》第2期介紹利用水田培養吳郭魚的技術。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