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攝影家楊基炘 對臺灣農村的深情一瞥

1955年1月24日楊英風(左)與楊基炘(右)在豐年社後院合照。(圖片提供/楊英風美術館)

文/蕭永盛、楊雋珩

楊基炘,1923年生於臺中清水,為當地望族楊氏子弟,是二戰後臺灣最活躍的鄉土攝影家之一。他在1951年進入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復會)服務,從此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他因工作的關係走遍臺灣,替《豐年》雜誌拍攝近1萬張質量均優的照片,忠實紀錄了1950~1960年代臺灣早期農業社會及人民生活的影像。

當年楊家是擁有土地數百甲的大地主,楊基炘的祖父楊澄若是日本政府於1917年指派的牛罵頭(今臺中清水區舊名)區長,二伯父楊肇嘉當時是改制後首任臺中州大甲郡清水街街長,而楊基炘的父親楊天賦,則是楊家三女五男中的五男,楊基炘是楊天賦的長男。

在他5歲時,因父親前往早稻田大學留學,楊基炘隨家人移住東京。9歲時,因為祖父楊澄若已過世,二伯楊肇嘉又奔走於臺灣、日本之間推動臺灣地方自治改革運動,他的父母遂返回清水協助管理楊家產業,楊基炘就此獨自寄宿於津久戶小學校的校長家中,過著完完全全的日本人生活。中學5年,他就讀東京都立九段中學校。要升大學時,楊基炘因興趣在文學,與寄宿家庭監護人期望他就讀理科的期望衝突,才結束多年的寄宿生涯。後來楊基炘考上上智大學英文系,又因為時下日本島內反對英美的政治氛圍強烈,於是在大三時轉系研究西洋歷史。

太平洋戰爭末期,楊基炘數度接獲臺灣總督府假冒他的父親楊天賦名義之書信,誘他應召參加「皇軍」。從多方面匯聚來的信息,他知道日本將輸去由己方發動的戰爭,便與友人疏散至東京郊外等待戰事終了。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裕仁透過收音機「玉音放送」宣讀《終戰詔書》,戰爭真的結束了。

於是1946年楊基炘返臺,於故鄉清水初級中學教授英文。但回到出生地的他,早已失去了母語,也不會說普通話。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現實狀態呢?

每到上課前,楊基炘會先到一位教授普通話的老師家學中文,然後現買現賣地到課堂上去教英文。他的母語(河洛話)則深埋在幼年時期的微弱記憶裡。在日本的廿年間,雖然他一直使用原本的姓氏,其實他已經徹底是個日本人了。好在回到家鄉後與家族親友間頻繁的往來,讓他的語言經驗被喚醒回來。數年後,他的河洛話已可與一般人談話。

當了兩年半的英語教師後,楊基炘辭去教職前往臺北尋找新的工作。身在清水楊家這個大家族裡,免不了的血緣、家產糾葛及人多口雜的是非紛擾,讓他情願選擇自己的道路。楊家尤其是楊基炘的二伯父楊肇嘉,在臺灣近代的政治運動及文化藝術贊助活動中出錢出力,具有袖時潮的能力和名望。父親楊天賦也是地方民代,並出任彰化銀行董事。唯楊基炘違背了大家族希望他也進入銀行工作的好意,刻意與眾人保持距離。

選自第4卷到第10卷楊基炘攝影封面
選自第4卷到第10卷楊基炘攝影封面。

他到美國新聞處探詢工作機會,意外地在美援機構農復會所辦的《豐年》雜誌,找到了日文版日文編輯的工作。原本就會拍照的楊基炘偶爾也兼差拍照片,由於他的攝影技術及英語能力,兩年後農復會新聞組的美籍組長,便將他調到新聞組擔任專職的新聞攝影記者。楊基炘的攝影經驗始於學生時代的業餘愛好,並未和日本及臺灣攝影界有任何往來。在他1999年舉辦第一次攝影個展「相思臺灣.時代膠囊」之前,他只在1956年參加過一次名為「拾粹」的攝影聯展。

在楊基炘晚年時,他回想起來,覺得在豐年社和農復會新聞組工作的這十年,整個五〇年代,是他一生中最幸福,也最怡然自得的時期!並不只是因為他的服務單位是美援機構,薪資以美元計、有專屬的汽車與司機、擁有最好的攝影器材,和新聞組有自己的暗房及沖放技術員工……等等這些物質條件,都不及臺灣這塊豐饒的土地及活動其上的人事物,帶給他的精神慰藉。

「對於剛從日本回國僅僅數年的我來說,臺灣農村之於我,反而具有某種程度的異國情懷,當相機架起時,也從未出現過題材枯竭的情形。柔和的風兒、光與影層次分明的輪廓、緩慢流逝的節奏、靜謐中人們的歡笑聲、雞鴨牛群的啼叫聲……,每當我閉上眼睛,當時優美燦爛的景色猶歷歷在目。」——引自《時代膠囊》序言

右為第7卷第2期楊基炘攝影的封面〈評判〉及封裏的〈北部耕牛比賽〉新聞影輯。封面說明正在評判的兩位畜牧專家是國立臺灣大學畜牧獸醫系的戈福江教授(右)和劉錫禎講師(左)。

因為有這十年,楊基炘得以重新認識當時仍保有遼闊自然土地、勤奮勞動庶民與淳樸人性的故鄉,那「某種程度的異國情懷」想必也在這十年內,漸漸萎凋淡去吧!讀者如我們,又如何從楊基炘那段歲月裡拍得的一萬多張底片中,感受他作品視覺上可能的微妙改變呢?

前面20年完完全全生活在日本,25歲重回臺灣執教,而後進入豐年社工作十年,後來的楊基炘,於39歲時創立「太洋廣告公司」,49歲起轉而經營自行車工廠,忙碌埋首於事業與家庭生活中四十多年直至退休。幸運地是,他並沒有忘了放置於那些舊箱子裡的數千張底片。「讓心靈休憩的淨土、時間,如今已蕩然無存……」,楊基炘衷心期盼,能有更多年輕人看到過往歲月的美好影像,於是七十多歲時,他開始著手整理往年拍攝的那些以臺灣農村風貌為主題的照片,那段屬於個人回憶和時代土地的光影切片。

他相信在那裡面,有個人和時代都無法割捨的東西,那絕不是新的事物可以比擬的。這些珍貴的照片不單只是照片,它代表的更是一種臺灣農村美學與鄉土文化的傳承紀錄!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