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這裡有顆打火石,等你來碰撞/楊鎮宇

李登輝擔任臺北市長時訪問北投區模範農友,興致盎然地觀察農友收成的香菇。(圖片來源/中央社 陳漢中攝)

文/楊鎮宇(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領隊、《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作者)

前陣子中共飛彈直直來,臺灣島內平常心、海外咇噗跳。上次中共丟飛彈,是1996年臺灣首次民選總統,該年當選的李登輝後來說:「你管伊中共偌大,大甲按怎,嘛無比阮老爸閣較大!​」(你管中國有多大,再怎麼大,也沒比我老爸大啦!)

李登輝的比喻用語經常讓人很有感。陳水扁執政初期,打算用商業銀行接管農漁會信用部,他說這「好比將牛牽去豬牢,根本行不通。」2003年立法院通過《農業金融法》,他說「比我家生一個孫女還要高興。」1973年頒布的《農業發展條例》,幾十年來歷經多次修訂,他說「穿著西裝改西裝」不夠用了,無法符合國際潮流及產業現況,要訂製新西裝──《農業基本法》。

1923年到2020年,李登輝近百人生,跟臺灣民主體制轉型息息相關,也與臺灣農業發展密不可分。如果你關心農業,李登輝生平值得細讀,如果你納悶農業與你何干,現在機會來了,李登輝的生平可以當做認識的入口。

可是,臺灣農業多麼廣,李登輝生平那麼長,材料又如此多,要從何認識呀?《永遠的農業人》超佛心,閱讀大量文獻,採訪相關人士,介紹李登輝的農業人生,也整理臺灣的農業史。

與農業交織的扎實人生,也會與你產生連結

看此書,你能掌握臺灣農業梗概,而且,這本書還蘊藏著與各種讀者連結的契機。

李登輝心繫臺灣農業,與許多地方結下緣分;任省長時參訪臺東鹿野鄉「高臺製茶工廠」,茶廠主劉天來(中)介紹當地茗茶,李登輝為提振地方茶業,將鹿野烏龍茶命名為「福鹿茶」。(圖片來源/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CC BY-NC)

如果你站在臺北市松江路209號,眼前是中央通訊社,身旁六線道馬路,放眼望去大樓林立。而在1960年代,李登輝曾和他十多歲的兒子李憲文在松江路玩棒球。1979年李憲文投書中華日報回憶那段時光:

「那時松江路除了中央通訊社外,沒有其它的建築物,現有的馬路兩旁都還是一整片的稻田。秋天的日子放學後,我總是迫不及待地回家,換上短褲,坐在田埂上等待父親回家,然後我們一起在收割後的田裡打棒球,一個投一個接。……在那些歲月裡,當夕陽拖長了一對並肩走在田埂上的父子的影子時,望著父親那頎長的身影,我從來沒有那樣迫切地希望自己快點長大,長到我的手可以搭在父親的肩上,一如他總搭著我的肩一樣,到那時我們可以在一起做更多的事、說更多的話。」

1960年代,李登輝下班時陪兒子玩棒球,在農復會上班時想的是:臺灣的農業發展起來了,為何農民收入比其他行業還要低?他的康乃爾大學博士論文就是他的解答。

如果你來自雲林麥寮,或者,你的爸媽阿公阿媽來自麥寮,那麼50年前,李登輝曾在海豐村推動「農漁牧綜合經營專業區」計畫。當時農復會職員包車來考察,遇到情況是「因為村莊開始養豬,到處都是蒼蠅,而沒穿褲子的小孩到處跑,身邊都圍繞數十隻蒼蠅」。

李登輝認為政府要建基礎設施(像是農地重劃、興建道路)、幫農民提高技術(結合養豬、養魚和農耕的技術),協助農民以家戶為單位發展農業(不必學美國弄成大型畜牧企業)。後來海豐村計畫發展不錯,麥寮的三盛、雷厝和後安寮等村莊也依此推動。

1970年代,李登輝當行政院政務委員,他的農業政策目標是:如何增加農民所得?如何提高農民生活水準?1972年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長後,提出9項「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就由李登輝負責執行推動。

二峰圳以地下堰堤收集伏流水,成為李登輝口中的「地下水庫」,再以渠道供應飲水、灌溉等用,1923年啟用(與李登輝出生同年)已取水引流近百年;圖為古樓部落二峰圳渠道。(圖片來源/WEI, WAN-CHEN(魏琬臻)  CC BY-SA 4.0)

如果你來自屏東,那麼你們屏東有個「地下水庫」,是十年前李登輝跟他幕僚說特別想去看的地方。當時幕僚四處問專家、耆老,才知道可能是來義鄉的二峰圳,「一行人開著車在兩座山頭之間來來回回,山上也問,山下也問,就是找不到……」,問了好多人才找到。二峰圳興建至今約一百年,當年由日本水利技師鳥居信平規劃,在林邊溪河床下9公尺深的地方建地下堰堤,收集河床下伏流水,每日供水給下游農田。

年近90歲的李登輝實際參訪二峰圳後,認為利用伏流水很值得推廣。他長年關心農業,每個縣市農業情況他都能尬聊,他知道的事,有些連當地農業人員都沒聽過。曾和李登輝共事、後來曾任中央銀行總裁的謝森中說:「在農復會共事時,我們常一起出差,跑遍全省三百多個鄉鎮。」

在松江路、雲林麥寮和屏東來義二峰圳之外,從臺灣頭到尾,從日本時代至今,你在某個時空環境下的經歷,都有機會作為認識臺灣農業的入口。江昺崙和陳慧萍兩位作者,以李登輝生平為經,時代背景與農業發展為緯,編織出《永遠的農業人》,則像扎實的打火石,等待你來碰撞。

與時代、社會的矛盾相碰撞,激發新的農業願景

如果你讀了,冒出感受,浮現疑問,就是碰撞到啦!

以我這讀者為例,我覺得李登輝在農復會時期反對企業買農地,帥氣!大概1969年吧,臺塑想在雲林沿海買四千公頃農地,希望修法,讓自耕農才能買賣農地的規定,改成企業也可買農地。當時他反對,也找其他5位農經學者一起反對。

30年後,李技正成了李總統,面臨農地買賣問題,還是帥氣。當時一些立委主張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可讓非農民蓋農舍,時任農委會主委彭作奎反對。李總統也反對:

「這個問題不是現在的問題,而是20年、40年以後的問題,應該為後代子孫考慮,農業不是落後產業,而是尖端產業,土地資源很重要。……我跪下來拜託大家,把觀念轉過來,有人說要帶農民遊行,我也可以如此,眼光要看遠一點,不要再說了。」

然而隔年,1999年,因為連戰參選總統選情告急,老農派立委持續施壓,李登輝只好妥協。農委會主委彭作奎選擇辭官明志。最後《農業發展條例》放寬農地可自由買賣,也引發「農舍」管理的問題。

關於農地自由買賣,農復會李技正反對,李總統也反對,但在卸任前因選舉壓力而妥協。從1996年到1999年之間,《農業發展條例》修法期間,老農派立委聲量大,民間對農地關注少。

李登輝年輕時讀過日本左派經濟學家河上肇的《貧乏物語》,他的心得是:「老百姓對社會整個情形要睜大眼睛,要了解社會結構究竟是怎樣,如果不了解這結構,老百姓就會被騙。」

如果,有更多老百姓想了解社會結構,有心的官員會不會受到更多支持?臺灣農地會不會受到更好的照顧?如果,有更多讀者透過閱讀李登輝的生平,對農地、農業、農民有更多關注,未來會不會有更強大的社會力,制衡對農業的不公與襲奪,進而開展更多樣化的農業願景?


延伸閱讀


《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

作者:江昺崙,陳慧萍

出版:財團法人豐年社附設出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