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供/衛城出版.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撰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志豪
臺灣北部茶產業的發展興起甚早,約自18世紀晚期起,便有文獻提及桃園龜山、臺北木柵等地的茶園,顯示淺山丘陵早有種植茶樹的情形。
不論是龜山或木柵,這時的茶園多半還是分布在海拔500公尺左右,與今日中南部的高山茶型態稍有不同。約略是18、19世紀之交,大屯山區裡海拔高度橫跨200到1,120公尺間的丘陵坡地,也因雨量充足,讓茶農可找到適合開發茶園的山坡。
陽明山大屯山區適合種茶
就地形特色來說,今日大屯山與周遭丘陵地區,係火山活動後形成的淺山丘陵與河谷地,整體地勢由東北至西南逐漸降低,形成低緩的丘陵,延伸至沿海及淡水河岸。地質上亦受火山活動影響,以安山岩與火山碎屑岩為土壤母質,質地黏重,土色成紅棕色。氣候上受東北季風影響,終年多雨且雲霧繚繞,氣候較平地潮溼、多雨低溫,故有些地區海拔不高,卻有中海拔植物的生長。
但國家公園內部各區域的雨量又因季風關係稍有不同,其中,東北側地區因受季風影響,平均雨量較高,年雨量接近4,000公釐,中央山區如竹子湖一帶,則雨量更豐,約有4,000公釐以上。不過,西北與西南側的雨量受到季風影響較低,年雨量僅2,000至2,500公釐左右。
大屯山區不僅是雲霧繚繞、氣候較為潮溼的丘陵地帶,且離港口市鎮(淡水)距離不遠,有商業貿易上的便利性,故適合投入經濟作物的生產。所以,不論是從自然環境或從人文環境的角度來看,大屯山區的丘陵坡地確實適合作為茶樹的種植環境,這個地區不僅符合茶樹生長條件,也有利於後續茶葉的產銷。
清代民間的土地契約,對大屯山區的茶產業發展,提供不少時間戳記。依據當時的契約所載,大屯山區的茶園最晚在19世紀初期時,已陸續出現於大屯山區西側與東南側的丘陵地帶,即今新北市淡水、三芝區以及臺北市士林區一帶。可見在兩百年前,今日的大屯山區已成為了茶葉產地。
儘管清代土地契約內容,無法說明最初茶農對於自然環境的考量。不過,日本統治初期的官方調查報告中,留下大屯山一帶土地利用情形的記錄,正好可以回推茶園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例如,19世紀末官方調查淡水、三芝一帶的土地利用與產權時,畫了一張地圖說明當時土地利用的情況。
古地圖、漢詩、外國人見證茶跡
這張百餘年前的地圖(圖2–3),雖未完整繪出大屯山區的土地利用,但從地圖標示的圖示線索,已經足以了解當時的土地公埔庄、新庄仔庄、小坪頂庄、後厝庄、興福寮庄等處丘陵聚落(淡水、三芝靠近大屯山的聚落),遍布不少茶園。官員也在調查報告中提到:淡水、三芝一帶東臨大屯山,山岳連亙、平地稀少,山間僻地水利缺乏,因為氣候關係,收穫不易。不過,山間茶園頗多,從山腹至山頂皆可進行開墾,且土質十分適合栽培茶樹。
顯然,大屯山區的淡水、三芝一帶丘陵,雖較不適合糧食作物生產,但其土質適合茶樹栽培,且氣候適宜。換言之,農人若投入茶樹栽種,不必特別改造環境,僅需妥善利用丘陵原有的自然條件,便足以從事茶樹栽種與茶葉生產的經濟活動。
今日大屯山區內巴拉卡公路一帶,便是典型早期茶園開發的地理環境。20世紀初,三芝地區曾有一首漢詩提及:「百六戛茶種最先,陳盧兩氏着先鞭。」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三芝茶產業最早係陳、盧兩姓居民於「百六戛」種植茶樹。「百六戛」亦即今日的「巴拉卡」,可知巴拉卡公路一帶的山坡,實為大屯山區早期種植茶樹的區域。
「巴拉卡」一帶的地形高度約在800公尺上下,平均坡度約6%,最初的茶園可能就分布在這樣的丘陵環境。同時,這也說明最初種茶的茶農,實先選擇了大屯山區西側海拔較高的巴拉卡,作為種植的起點。後續隨著茶產業的發展,茶園才逐漸往山腳下蔓延開來,形成了丘陵滿布茶園的人文景象。
1897年,有一位美國記者達飛聲(James Wheeler Davidson)曾於書中提及,他從大稻埕住所向外望去,視線所及的山坡地都是茶園。這段敘述,正是形容大屯山區茶產業的盛況。我們也可以這麼說:19世紀末美國記者見到的景象,其實是茶農從山坡頂端一路往山腳開闢茶園的歷史過程,這段過程也讓大屯山區成為了臺灣北部重要的茶產地。
茶稻並行的農業曾盛行於北臺灣
茶園與稻田並行的景象,在清代士紳的詩文中留下很清楚的描述。大約在19世紀中葉,某天新竹士紳林占梅(1821-1868)北上至臺北內湖、文山地區時,寫下一首〈過內湖莊〉的詩,詩中提到:
平隴多栽稻,高園半種茶。溪彎沙岸仄,徑曲竹籬斜。老屋棲深樹,閒門掩落花。地幽人境隔,耕讀足生涯。
這首詩雖不是描述大屯山區一帶的茶園,卻已清楚說明當時臺北近郊的淺山丘陵,地勢較低之處,開闢為稻田,地勢較高處,則開闢為茶園。
大屯山區茶園與稻田並行的景象,在19世紀末日本統治當局的調查中,也留下線索。例如,日人在金山一帶調查土地產權時,曾針對七股庄(今八煙一帶)繪製地圖,而這張地圖正好記錄了茶園與稻田並行的農業景觀,如圖2–10。
在這張地圖裡面,繪圖者以紅色圓點構成的三角形狀,作為茶園的圖示,以類似「艹」的符號,來標示水田,這也是目前地圖通用的茶園、水田圖示。仔細檢視兩種圖示的分布,便能見到丘陵溪谷旁的坡地,茶園分布於地勢較高的丘陵,且常與稻田並行而作。由此可見,臺灣北部常見茶園與稻田並行的農業型態,大致也是大屯山區茶產業發展的模式。
(一)茶園與稻田的並行:
關於茶園與稻田的並行,可從今淡水區坪頂里張姓家族分家的記錄進行觀察。張家在1857年分產時提到:「田在小公厝門口外截一坵;又王坵仔田一坵;又水尾大石公頂田二坵……又分得茶園在厝門口大埔,與乃湖毗連半埒;又竹圍外西畔茶園一所……及土地公茶園一段。」
這段記載顯示,張家後代成員分產時,除了分配稻田外,另外又分配茶園的產權,顯示其家族在農墾事業經營上,同時包含水田與茶園。這也顯見19世紀茶產業發展之初,水田與茶園並行,確實是農家經營的常態。但我們也推測,水田的開墾可能還是早於茶園,隨著茶葉經濟價值的提升,丘陵地區的水田周圍地勢較高處,才開始新闢茶園,作為農家在糧食作物以外的額外收入。換言之,初期在茶園、稻田並行的經營模式下,茶園比較接近農家生產的附屬品,而非最主要的經營項目。
(二)茶園與其他經濟作物的並行:
茶園有時也與其他淺山丘陵的經濟作物並行,例如,1877年一份三芝區圓山里的契約提到:「又帶茅屋連牛稠及茶寮共五間,暨稻埕、菜園、茶園、茶欉以及竹木、果子、什物等項。」這段記載為當時大屯山區農家豐富、多元的經營型態,留下清楚的記錄,剛好證明茶園與其他作物並行的情形。
在許多訪談或文獻記錄中,也都能找到相同的說法。例如,三芝區的文史專家周正義先生,曾採集到一份1870年的契約,契約即顯示當地的李瑞記、李吉記商號,同時經營大青(印染工藝的染料)與茶葉兩種作物。
淡水區樹興里里長許秋芳先生,也在訪談時提及日治時期聞名的大屯山桶柑,即是栽種於茶園之間,其作用為遮蔽較矮的茶樹,避免日曬過多。當地居民提供的口述說法,剛好證明大屯山區也有經濟作物並行的情形。
被遺忘的百年茶園 轉瞬返為林野
不過,20世紀以後大屯山區除了有茶園與其他作物並行的景象外,也有不少茶園因為產業的變化,改栽種其他經濟作物。1918年日人鈴木三彥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在大屯山區東南側地區(約今臺北市士林區)一帶,有些農人因果樹經濟價值的增加,故於原本的茶園中,改種桃類果樹。
1960年代開始,今新北市萬里區的山坡地,也從茶園轉作桶柑、番石榴等果樹。
丘陵上的人為開發景觀,往往隨著時代與產業的變遷,有並行或轉作的經營型態。可以想見的是,今日大屯山區的坡地,過去有不少的茶園,只是隨時間流逝而有了變化,或成為新的作物栽植之地,或漸漸恢復原始的林野景觀,讓人忘了這裡曾作為茶園的樣貌。
作者:陳志豪
出版:衛城出版、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