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產銷履歷
臺北農產公司兩年來建置全國第一個冷鏈拍賣場,建構完整蔬果冷鏈物流體系;提高產銷履歷蔬果供應量並優先拍賣;以及改善到貨結構,控管不具商品價值的次級品,提升農產品價值。
農業生產產量多寡均會影響產銷平衡,農糧署長胡忠一重視開發農糧加工與行銷,用消費端的拉力解決生產過剩問題;未來並將透過冷鏈物流體系的建立,確保農糧生產品質,以強化農產品外銷、導入雨林認證,為國產農產品加值。
雲林縣西螺鎮農會今(30)日舉辦黑豆豐收饗宴,黑豆產銷班員和觀摩農民一起體驗黑豆採收、三合院前曬豆、品嘗豆皮捲、生菜沙拉等黑豆料理,實踐從田間到餐桌的食農教育,產銷班長蔡財興表示,俗話說「見黑就補」,黑豆是很棒的養生食品,尤其西螺是臺灣醬油產業重鎮,使用非基改的國產履歷黑豆釀造,風味更佳。
農委會農糧署輔導桃園市農會及禾璞果菜產銷合作社與外送平臺合作,供應有機及產銷履歷蔬果,並首創販售小包裝「截切有機蔬菜」,方便家庭料理「免切、零廚餘」,開封即可快煮。防疫經濟商機看俏,農糧署目標一年後,截切蔬菜銷售可達每周1萬包業績。
「名間有三寶,茶葉、山藥及生薑。」時至秋冬,正是南投縣名間鄉採收山藥的時節,時常看到農民賣力採收的農村情景。他們各司其職,用挖土機熟練地除去露在地表外的植株,挖出躺在地底的山藥,再人工將塑膠管中的山藥撈出、割去外皮長出的氣根,新鮮的山藥散落在田埂上,預告今年的豐收。
臺灣大豆高達9成以上是進口,農委會積極推廣國產「黃小玉」雜糧,今年種植面積已經累積到3萬2,600公頃,農糧署22日上午在雲林縣北港鎮舉辦採收感恩會,國內豆漿大廠正康公司自創Jacksoy’國產大豆豆漿品牌,成功打進日本連鎖零售市場,下階段目標是打造臺灣國產大豆標章,讓大豆國家隊名揚四海。
大埔合作社有傳承客家傳統的使命,近來更找尋在地農業元素,讓農業走向社區及文化,運用最傳統的手作加工智慧,加上無毒健康的種植和生產理念,讓合作社產品逐漸被市場所接受。但好產品更需要好包裝和好故事行銷,幫忙加強品牌概念及產品優化,大埔合作社運用精緻包裝為優質加工農產品穿上一件華麗外衣,更搭配網路行銷,讓客家庄媽媽味道在網路社群平台發酵。
近年來到臺南喝牛肉湯已成為國民旅遊必走行程,湯頭鮮甜、肉質軟嫩滑口的牛肉湯,只有產地直送的國產溫體牛肉辦得到。經營肉牛畜牧場、餐飲門市產銷一條龍的鈜景食品公司,善用國產牛肉優勢,餐廳門市使用的牛肉不僅來自產地直送,肉品還獲得CAS優良農產品標章認證,從產地到餐桌全程以15度C以下低溫冷鏈處理,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農糧署南區分署於107年起推動國產大豆豆漿進入國中、小學,年年顯著成長,今年可望突破80萬杯,成果豐碩,嘉義、臺南、高雄和屏東4縣市學生反應佳,香純濃的好味道,讓學童大讚有雞蛋的香氣,學校還延伸出相關的食農教育課程,讓孩子更認識國產優質大豆食材,體驗從土地到餐桌的食物旅程。
南臺灣年度最重要食品盛會─「高雄國際食品展」今年10月下旬舉辦,高雄市政府邀請22家水產業者設置「高雄海味專區」,4天展出創下2千萬元效益。魚之達人不是首度參展,但今年展場規劃是透過農委會科技處輔導建立的行銷模組,以此為基礎進軍國際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