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豆豆漿入校園成果豐 學生反應佳

國產大豆豆漿進入校園,學生喝的津津有味。

文、圖/保證責任嘉義縣嘉農農產加工生產合作社

農糧署南區分署於107年起推動國產大豆豆漿進入國中、小學,年年顯著成長,今年可望突破80萬杯,成果豐碩,嘉義、臺南、高雄和屏東4縣市學生反應佳,香純濃的好味道,讓學童大讚有雞蛋的香氣,學校還延伸出相關的食農教育課程,讓孩子更認識國產優質大豆食材,體驗從土地到餐桌的食物旅程。

嘉義縣水上鄉柳林國小校長邱金春指出,嘉義縣政府補助全縣國小每周喝1次乳品的政策,但是少數小朋友有乳糖不耐症,一喝就拉肚子,也有人對牛奶過敏,還有不喝牛奶、不吃蛋的蔬食者,校方便以午餐結餘款等經費,從上學期開始,加碼每周喝一次豆漿。

邱金春表示,這幾年國產品都很夯,農糧署也大力推廣國產大豆,這2~3年皆在嘉義縣全縣營養午餐執行秘書研討會,宣導學校多多採購國產大豆豆漿,多家團膳與乳品業者也免費提供試喝,訴求百分百臺灣生產、新鮮非基改的大豆豆漿。

嘉義縣水上鄉柳林國小校長邱金春估計,嘉義縣至少有5成以上學校提供國產大豆豆漿供學生選擇,逐漸打開推廣之路。

柳林國小營養師詹舒婷說,除了最普及的黃豆漿,另有黑豆漿,學生和家長反應都很好,她設計菜單時,也特地在「營養知識補給站」介紹大豆的營養成分及對人體的好處,與如何成為豆製品食材等,文末設計有獎徵答,小朋友響應非常熱烈!柳林國小二年級小朋友呂維誠說,豆漿好好喝,很營養,而且有雞蛋的味道。另位學生李珈妤表示,喝了會頭好壯壯,更有體力,更健康。

邱金春指出,12月10日四年級小朋友將到嘉義縣新港鄉農會,參加農糧署補助辦理的國產大豆採豆活動,孩子可以親眼看到大豆植株、豆莢、豆仁的樣子,更了解豆漿是如何製作,是土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最佳體現。

嘉義縣新港鄉農會辦理多場國產大豆採豆食農教育活動,邀請學生參與學習土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

屏東縣南州國小同樣是利用午餐結餘款讓學童飲用國產大豆豆漿,雖然每個月才喝一次,但飲用的時間已經2年。校長涂建平說,這個良善的行動有個美好的奇緣開端。

涂建平指出,學校過去只提供牛奶而沒有豆漿,5年前與「台灣好基金會」合作推動神農計劃,其中包括土地教育、一校一畝田、有機飲食以及農場參訪課程,2年前又因神農計劃認識當時豐年社副社長蘇登呼,透過蘇副社長的引介,除了原有每月喝一次牛奶,也開始提供孩子每月一次,由農糧署推薦的國產產銷履歷的豆漿。

涂建平強調,讓孩子喝國產產銷履歷大豆豆漿,是以健康飲食為主要目的,豆漿擁有相當豐富的蛋白質與膳食纖維,又沒有膽固醇與脂肪,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相當有助益,口味香純甜美,小朋友非常喜歡喝,家長也樂見學校推動健康飲食提供國產豆漿的作法。

涂建平說,南州國小校田種的都是有機作物,2年前就規劃過種豆課程,小朋友看到蟲時,老師會引導不是急於除之而後快,而是聯想到慣行農法對自然和人體的傷害,孩子親身實作有機農作,在飲食上也有所改變,學校因而將神農計劃轉化成校本課程,成為真正的神農小學校。

因為飲用國產大豆豆漿,南州國小下學期將規劃大豆有機栽種課程,讓孩子連結喝豆漿的生活經驗,以達到健康的素養,同時呼應108課綱素養導向的課程目標。

屏東縣南州國小學生除了飲用國產大豆豆漿,未來更規劃結合大豆有機栽種課程。

農糧署南區分署統計,107年起推動國產大豆豆漿進入南部縣市國中、小校園,去年南部縣市學校訂購約50萬杯,今年截至11月初訂購量已達71萬杯,全年預估可超過80萬杯,約可去化27公噸國產大豆,成長逾6成,成果亮眼。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指出,臺灣每年自美國、加拿大等國進口約800萬公噸大豆,長時間的運輸有變質的風險,而且相當高比例是經過基因改造,國產大豆每年約產46萬公噸,都是非基改品種,嘉義、臺南等縣市是主要產區,大大縮短產地到餐桌的運輸里程,減少碳排放量,更環保愛地球。

財團法人臺灣雜糧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林源泉表示,國產大豆生產成本較高,市場價格高於進口大豆2至3成,推廣不易,推動國產履歷大豆豆漿進入國中、小,讓最優質的國產大豆守護臺灣最寶貝的下一代健康,還能從小教育國人「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觀念,有助未來國人對國產農產品的支持。

臺灣國產大豆豆漿,營養成分高,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產地品質有保障。

【保證責任嘉義縣嘉農農產加工生產合作社 廣編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