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加工
以往,臺灣人多嗜鮮筍,新鮮現採成號召,卻也限縮了筍農的發展性。但在阿丹果菜生產合作社運用高水準加工技術,在不添防腐劑也能封存新鮮滋味的情況下,不但嘉惠更多嗜筍人,一年四季都能購入仿若現採的各類竹筍,也為更多筍農打開新市場。
花蓮及宜蘭地區的文旦柚種植面積約1,200公頃,約為全國的3成。文旦是極耐貯藏的水果,中秋過後品質仍極佳,加上東部地區推動無毒健康的農業多年,果實非常適合進行加工。為因應產銷調節需求,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稱花蓮農改場)今年針對現有的蔬果削皮機械完成調整,並應用於文旦削皮,最近更輔導瑞穗農會進行加工,媒合生技業者參與,在農糧署經費補助下,結合削皮機的應用與精油的壓榨技術開發文旦洗潔劑,促使文旦加工產業一舉火力全開。
近年來一連串液蛋食品安全問題引發社會關注,為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擬訂的《液蛋製品製造業者良好衛生作業指引》草案日前出爐,強調破蛋不能作液蛋,原料蛋需洗淨、風乾才能進入打蛋等程序。不少業者憂心忡忡擔憂沒有相關清洗設備,未來該如何符合標準?地方衛生首長也指出,目前臺灣液蛋主要來源以小型蛋商、採純手工打蛋的形式居多,食藥署應試著針對不同規模業者建立更細緻的指引,否則小型業者一旦走入地下化,未來將更難稽查。
文旦年年都有產銷失衡的壓力,農委會預估今年產量將比去年多一成,為解決產銷問題,農糧署輔導東部地區成立文旦策略聯盟,成軍首日便交出亮眼成績單。今年8月底前,臺灣共出口1,894公噸文旦,有7成以上都來自宜蘭、花蓮、臺東三個地區,目前聯盟分為生產控管、加工媒合、內銷通路、外銷通路及休閒及文化5小組運作,正積極結合產區業者生產優質文旦、穩定價格,並研發加工品、開發旅遊活動,讓文旦與中秋節脫鉤,成為一整年都可以食用與使用的產品。
雞蛋是重要的民生必需品,營養豐富、單價不高、購買方便;蛋製品則多元又美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幸福美食。雖然它無時無刻存在你我周遭,國人對液蛋及液蛋產業的發展現況相對陌生,也不習慣使用,可是在歐美日等國,液蛋是很普遍的產品;藉著國內發生液蛋的食安事件,我們不妨深入認識一下甚麼是液蛋?用何原料以及如何製成?哪些產業會用到它?又須避開哪些食安風險呢?
高雄場也表示,為配合推動農委會「產銷調節策略三箭」的其中一環:加工,同時加速推行研發省工農機具及輔導小農進行農產加工的政策,場內特別積極投入果實去籽機械開發,包括近年從手動及電動果實去籽機械開發與授權,到今年3月發表有專利的轉盤氣輔式棗果去籽機,以及這次再度推出的氣輔式小果實去籽機,都是讓去籽加工過程可以更加省工,並達到提升產品價值的目的,藉此發揮產銷調節,又能增加農家收入。
陳吉仲補充,農委會會積極改進加工技術,以前食品加工廠是由經濟部負責,生產的安全管理由衛福部負責,經行政院會協調後,以後農產初級簡易加工如乾燥製果乾,將由農委會負責,把一級產品和加工合在一起,搭配學術界、業者合作,可以為農產品創造出更好的附加價值。
最近蔬果產銷失衡頻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聰賢今(3)日在記者室召開「水果產銷調節精進作為」,提出未來要提升外銷、加工、直銷數量分別達作物總產量各10%,目標5年能降低產銷失衡頻度。面對很多人關心火龍果將成為下個產銷失衡水果,林聰賢表示,已請農糧署啟動輔導專案,各改良場也進行相關輔導措施。
至於有媒體提到地方加工廠不收次級果品,蘇茂祥澄清,是因為嘉義附近的加工廠飽和無法再消耗,但目前臺南、臺中、南投都陸續有加工廠表示有收購意願,預計在啟動收購下,再加上產季又快到尾聲,鳳梨價格很快就會回到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