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養豬場
199頭(含)以下的小型養豬場從10月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餵飼豬隻。學者認為,這是「兼顧學理與現實」的調整,但仍提醒,臺灣要避免病毒隨畜產品進入國境幾乎不可能,應加強疫區國家畜產品檢驗管控。
農委會將與縣市政府開會研商10月以後廚餘養豬新規定,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9月暫停1個月的廚餘養豬,全面稽查結果仍有24場違規使用廚餘,其中23場為小場。非洲豬瘟傳染風險最高者就是這些小場,農委會將對小型養豬場提升管理強度。
109年5月底國內養豬戶數只剩6609戶,較105年同期調查大減1072戶,農委會畜牧處分析,環保標準提升、防疫要求趨嚴,以及行政系統清查並註銷未營運養豬場的畜牧場登記等因素,是養豬戶數4年內縮減上千場的主要原因。
「真的沒有味道!」台糖著手改造超過一甲子的東海豐畜殖場,不僅聞不到豬味,園區後方處理糞尿的發酵過程要添加水果,空氣中還飄著鳳梨香。台糖是國內養豬大戶,2016年投入6.8億元,將東海豐畜殖場,重新打造成為全國首座循環經濟模式畜牧場-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也是全球第一座獲得「BSI循環經濟」認證的養豬場,預計9月可對外開放參觀。
養豬場因為臭味問題,一直不受附近居民歡迎,中南部有2、3個縣市地方政府建議農委會,暫停受理養豬場畜牧場登記及新擴建申請,但農委會畜牧處認為,申設畜牧場是人民的權利,地方政府可以依地方自治精神提出更完善的規劃,讓產業團體遵循。此外
《水污染防治法》嚴格開鍘,廢水問題成了養豬戶難以逭逃的責任與經營壓力。目前臺灣有95%養豬場建置三段式廢水處理設備,若各步驟有確實發揮機能,一來有助事業廢水達放流水標準,二則厭氧醱酵階段所蘊積的沼氣可再利用或轉換成電力躉售。
嘉義縣境內養豬頭數將近50萬頭,大量畜牧廢水排放至河川,招致嚴重民怨,且對河川造成很大的負擔,近幾年開始推動畜牧業資源化政策,以減少畜牧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嘉義縣境內的台糖岸內畜殖場,現在成為全國第一場達成廢水全回收零排放的台糖畜殖場,1天廢水量560噸,已可全部回收再利用。
1997年是臺灣養豬產業關鍵轉捩點,絕跡了68年的口蹄疫病毒重現蹤影,短短1年,全臺灣撲殺了3成豬隻,損失1千7百億元豬肉產值,連帶失去日本1年5百億元外銷市場。當時臺灣省政府調查原因,發現關鍵傳播點可能來自新竹縣竹東鎮一處屠宰場,由於人員、車輛進出未消毒,加上防疫觀念薄弱,養豬業者習慣到處參觀別人的豬場、抓豬車直接進場且緊鄰豬舍,加速病原擴散。
防檢局已發文給國內的養豬業者,呼籲業者及場內工作人員,勿至疫區國家畜牧場參觀訪問或接觸動物,若從疫區返國,至少應觀察1週再進入畜舍。並且確切落實場內外清潔消毒工作,並觀察紀錄場內動物健康情形,如有出現異常症狀,應立即通報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協助處理,確保國內人畜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