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越南蚵6,786公斤檢出「無機砷」超標 長期累積危害人體骨髓造血、免疫系統

衛福部食藥署今(21)日公布邊境檢驗稽查結果,其中有兩批由不同進口商分別自越南進口的「蚵肉(FRESH OYSTER MEAT)」,共6,786公斤,檢出重金屬無機砷超標2倍至5倍以上。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暨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人體長期攝取砷會累積在骨頭,恐危害骨髓造血及免疫系統,檢出超標食品就不建議食用。

新聞
食農關鍵字》打造生態系養殖,育成美味的安心水產

你聽過「生態養殖」嗎?你知道生態養殖是一種友善環境的方式嗎?所謂的生態養殖,就是回到早期粗放、低密度的自然養殖方式。透過適量、多樣性魚種的混養,營造出模擬自然環境的塘埤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內會有各階層物種,除了經濟魚種,也會放養不同功能的工作魚,讓牠們各司其職;如此一來,就不需依靠藥物來控管水池與水產的狀況。

河豚定食
新聞
從中毒到解毒:近代日本「河豚料理」的故事/郭忠豪

提到日本食物,你會聯想到什麼?精緻高雅的「懷石料理」、新鮮美味的「握壽司」,或是街頭巷尾經常出現的「拉麵」與「居酒屋」?日本強調職人精神,其飲食不僅受到世界各地的喜愛,與飲食相關的大眾文化也十分流行,諸如「深夜食堂」、「將太的壽司」、「妙手小廚師」等,都是臺灣觀眾熟悉的作品。學界也有許多關於日本飲食文化的研究,包括拉麵、啤酒、和食、壽司與茶道等。

捕穫文蛤
農業技術
水產養殖的科技之眼 精準掌握水質與數量

臺灣文蛤養殖自1969年以後經常發生異常死亡事件,直到近幾年還是時有所聞,4年前甚至傳出漁民養殖文蛤死亡率高達9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簡稱水試所)、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和國立嘉義大學等學研機構曾多次實地訪查研究發現,養殖環境溫度出現劇烈變化,導致養殖池水質與土質惡化,潛伏病原菌趁機快速繁殖感染,如果沒有在病原菌星火燎原前及時採取適當因應措施,就會引發文蛤暴斃災情。雖然漁民知其所以,卻還是無法防患未然。「養殖最大化,才能賺最多錢,是漁民根深蒂固的觀念。」水試所企劃資訊組副研究員王郁峻直言,目前仍須持續跟漁民宣導友善生態養殖,改變高密度放養的經營形態。

A黃國良 虱目魚 水產養殖
新聞
【在地農人01】科技漁夫黃國良的「旭海安溯」智慧養殖

黃國良說起,十年前原本在中國擔任高階經理人,因為生了場重病,加上從事養殖漁業的老父年邁,返台接手家業,一開始也是經歷了魚販的剝削,他天生不服輸的性格,將科技導入水產養殖成為翻轉漁業的契機,黃國良說:「不是裝個sensor(感測器)就叫智慧養殖」,更要「聰明養、聰明賣」。

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一隅。(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提供https://memory.culture.tw/)
新聞
臺灣近代淡水養殖試驗先驅 被地圖遺忘的霄裡水產試業所

1913年,日本殖民政府在霄裡設置臺灣史上第一個淡水水產試驗公部門研究單位。之後,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在草魚、鰱魚、鯁魚、鯉魚、香魚、美國食用蛙的試驗與推廣上皆有歷史上的貢獻。經歷27載風華歲月,霄裡淡水養殖試驗場風光不再,逐漸隱沒在時代更迭之間。

午仔魚養殖
新聞
午仔魚養殖能否永續?中國封殺鳳梨、釋迦為鑑 業者應有危機意識

國內外午仔魚市場需求量與利潤提升,午仔魚養殖產業快速興起,近10年來放養量逐年增加,養殖業者往往在沒有做到周全的評估即積極投入或增量養殖,造成養殖風險與健康管理難度增加,在放養面積與放養量未進行整體養殖總量管制下,提高供需失衡風險。

豐年雜誌
力大生技復育日本黑蜆!開啟另類臺灣「黑金傳奇」

原本主要生長在日本島根縣宍道湖的「日本黑蜆」,目前列為瀕危的生物,臺灣水產養殖業者力大生技引進國內後,在臺東知本的水產養殖園區,以虱目魚、白蝦和日本黑蜆生態混養的方式成功復育,用東部純淨的海水混合淡水,加上全程無添加人工飼料及不用藥無抗養殖,不但拿到全國第一家的「有機水產養殖認證」,也獲得「清真認證」。日本黑蜆製成的蜆精及蜆錠,因為營養價值豐富,成為購物臺熱銷的保健營養品,現在日本業者積極接洽要將日本黑蜆回銷日本,力大生技將開啟一頁另類的臺灣黑金傳奇。

YU01 七股 臺南新農 蚵學教室 三股社區
新聞
【遊於農01】三股社區「蚵學教室」小旅行 聽農漁村故事品嚐鮮蚵、紅蔥酥

臺南市七股區是全臺最西邊的行政區,因為靠海,從很久以前曬鹽、養殖產業就很發達,除了有知名的七股鹽山,更是臺灣虱目魚養殖重鎮。三股社區是七股區裡的一個小村落,居民兼營農、漁業,養蚵之餘也種種紅蔥頭,七成的漁業與三成的農業,顯現居民靠海吃海之餘,仍在近海鹽鹼地辛勤農耕地拚搏精神。

臺南新農 推薦主圖YC01 鮮饌以虱目魚加工冷鏈一 條龍,將新鮮的虱目魚直 送消費者手中。
新聞
【陽光物產03】鮮饌投入虱目魚加工冷鏈 穩銷超市通路

臺南學甲是虱目魚的產區,十年前原本與妻子吳素雯從事皮包生意的洪志民,返鄉接手岳父的虱目魚養殖產業,成立鮮饌公司及品牌,不但進行契作及混養虱目魚、白蝦和草魚,還以一條龍的虱目魚加工冷鏈,從分切、包裝、冷藏到通路端上市,並且成功打進全聯超市,站穩虱目魚的冷凍魚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