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產試驗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 蘇皇銘、葉怡均、利淑如、吳豐成
按:本文轉載自水產試驗所《水試專訊》第81期,原標題為〈刺足沼蝦幼苗培育技術初步建立〉,完整論文、參考文獻請見原期刊或逕洽作者。
刺足沼蝦(Macrobrachium spinipes)為長臂蝦科沼蝦屬中大型的淡水蝦物種,分布於西印度太平洋區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型島嶼,近年才被確立為獨立物種。在臺灣南、北部皆有發現,在自然環境河川中,以攝食各類的小型昆蟲、小貝類、甲殼類、有機碎片、穀類或各種植物的種子及水生植物的莖或葉等為主。
重新被發現的原生蝦種,觀賞、食用性具養殖潛力
在臺灣最早為陳建初與張昕照(1987)所發表的金線蝦幼苗生長過程之形態特徵中,描述的金線蝦特徵與已發表的刺足沼蝦極為相似,而推測可能金線蝦即為刺足沼蝦,因此刺足沼蝦早期又稱金線蝦,坊間稱為青鬚仔或青龍。
此外,過去國內並無刺足沼蝦種分類的記錄,除了體型與羅氏沼蝦相近外,其亞成體額角呈紅色,頭胸甲與腹節都有不規則的墨綠色縱向紋路,第二步足呈現黑白相間的環紋,所以成為國內淡水沼蝦的新記錄物種,但刺足沼蝦的體色艷麗勝於羅氏沼蝦(即俗稱的泰國蝦),身體具有花紋且觸鬚為藍色(圖1),為具有特色的淡水沼蝦之一。
臺灣淡水蝦以羅氏沼蝦養殖為主,由於多年來養殖種原多樣性不足,基因漸有弱化之趨勢,造成抵抗力的減弱,使得病毒及細菌感染率風險增高,面臨養殖的困境。
刺足沼蝦為臺灣原生種淡水蝦,生長適應臺灣氣候的環境,野生種原豐富,比較沒有基因弱化的問題,而刺足沼蝦的肉質也比羅氏沼蝦來的Q彈扎實鮮甜,且肌肉表面紋理具有花紋(圖2)。因此刺足沼蝦除了體型大,兼具觀賞及食用性等優勢外,是極具成為臺灣新養殖物種的潛力。
巴布亞新幾內亞大學(UPNG)於2014年5月雖成功發表可人工繁殖刺足沼蝦,但繁殖技術仍不成熟且無法量產。另外,目前國內外對刺足沼蝦幼苗培育方面的研究紀錄仍不足,國內刺足沼蝦在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施志昀教授帶領下,完成首次孵化養殖成功實例,以室內孵化幼苗培育及進行不同鹽度下對其幼苗發育之影響研究中,雖其育苗率為4.46%,但奠定了國內刺足沼蝦的育苗技術基礎。
至於品種的產量技術仍是目前尚待建立的關鍵,因此,本試驗主要目的為建立刺足沼蝦保種及種苗繁殖初步技術,期望能成為重要的淡水蝦養殖物種之一。
刺足沼蝦種蝦與蝦苗養殖建立
一、種蝦培育
種蝦來源於2021年3月購入蝦苗,於室內養殖池飼養,蓄養至2022年6月才開始挑選健康活力佳的種蝦,種蝦入池前先用漂白水15ppm進行蝦池消毒。由於刺足沼蝦具有互相殘食的習性,種蝦的放養密度避免過高,放養密度控制在10~15尾/m²。以減少因搶奪空間或投餵量不足時而互相殘食。
在餵養管理過程中,以定時定量投餵餌料以2小時內完食即可。種蝦每日投餵淡水蝦人工飼料,每天早晚各投餵1餐,其間每週投餵沙蠶2次,以補充營養及提高種蝦性腺成熟。
種蝦培育與飼養管理上,水溫控制在25~26℃,同時在室內以半遮光設施,避免陽光直射。種蝦培育過程中每天換水1次,依水色濃度及懸浮有機物多寡決定換水量,換水量約為1/3~1/2,平時則以溢流微流水狀態,維持水質。
刺足沼蝦為雌雄異體,成熟種蝦的個體在外型具有不同的特徵,雄蝦的第二步足較雌蝦粗大,雌蝦則較細小且長度短於體長。生殖孔部分,雄蝦的第五對步基部內側具有生殖壺,狀呈小球物透明,為儲藏精液的位置,雌蝦的生殖孔則在第三對步足基部,且第四對到第五對步足基節間空隙較大,為雄蝦用來將精夾貼附黏上,而成熟卵粒則從雌蝦第三步足生殖孔排出,行體外受精後抱於腹部下方。本試驗在開始培育時,在種蝦中隨機挑選雄蝦及雌蝦混養在同一池中待其自然交配。
二、幼苗培育
自種蝦池挑選已完成交配且抱有黑褐色卵的雌蝦1尾,移至1.8噸FRP(纖維強化塑膠)方型桶(圖3)中蓄養,約3~5天後,受精卵即孵化出蚤狀幼體(Zoea),以手撈收集蚤狀幼體並轉移至另外的1.8噸FRP方型桶繼續進行培育,所收集之蚤狀幼體約11,600尾。培育的幼苗水溫控制範圍為27~32℃,培苗初期以微弱氣泡補充水中溶氧。
培育期間每天早晚以人工配合飼料及新鮮的豐年蝦無節幼生各投餵1次,所使用的豐年蝦餌料是以耐久卵在水溫25~28℃的海水鹽度30psu中,經18~24小時孵化的無節幼蟲。本試驗所使用之豐年蝦在餵飼刺足沼蝦幼苗前,先以乳化魚肝油、卵黃和麵包酵母混合液進行滋養,經營養滋養後24~48小時內收集儲存在10℃以下,以備餵食。刺足沼蝦苗養殖至18~20天後,於每天換水後可再增加投餵蝦片,以供換完水後刺激脫殼的蝦苗,減少蝦苗因飢餓而互相殘食。
本次育苗場域為半室外環境,在設置的過程中桶槽先提前消毒,育苗溫度不控制,水溫範圍為27~32℃,鹽度則隨其成長時間調整,調整養殖水鹽度之方式為養殖過程中例行性換水及後期鹽度淡化(圖4),再注水至所需鹽度,初期鹽度調控在15psu,後期蝦苗(Postlarvae)則漸淡化至全淡水為止。
育苗後期,由於大量投餵人工飼料,隨著投餌量增加及生物排泄物增多等因素,使得水中懸浮有機質增多耗氧量高,隨時注意水質變化情形依需求換水。在育苗過程中,每日換水1次,換水量為原水量之1/2,且在投餵的人工飼料中添加含酵母菌及枯草桿菌等益生菌,在後期幼苗則增加換水效率,由於配合人工飼料添加了益生菌,可增加水體中益生菌含量,這些益生菌可幫助分解水中有害物質及平衡水質,有助於水質調控外,也可分解食物殘渣及排泄物,以降低氨氮濃度,如此達到水體菌相藻相平衡,保持水質清潔,減少水中氨氮累積,進而降低死亡風險,提升活存率。
三、後期蝦苗收集淡化與移池飼養管理
本試驗從孵化後放養到移池所需時間48天,其中在孵化後33天時,發現少數幼苗開始變態為後期蝦苗,而在孵化後38天全部幼苗均完全變態為後期蝦苗,此時期開始進行淡化處理,待後期蝦苗完全淡化後移至蝦苗池進行養成,淡化的育苗池底部設置排污管,在其出水口處包覆紗網以防止蝦苗被吸走,蝦苗淡化過程為先將池水排掉約1/3,再由給水系統緩緩補入淡水至原有水位,每日重複此淡化操作流程,直至池水完全淡化為止。經淡化後的刺足沼蝦後期蝦苗體長約0.6~0.8cm,此階段的蝦苗體質較為幼嫩,對環境適應力較差,因此需先蓄養5~7天,待蝦苗體健後,再以浮游生物網袋收集蝦苗(圖5)移至蝦苗池。
剛移入的蝦苗以投餵蝦類粉料為主,1個月後再改為小碎粒飼料,並隨著蝦苗生長調整飼料粒徑大小。刺足沼蝦與羅氏沼蝦的特性大同小異,皆具有殘食性及地域性,同批蝦苗的成長會有明顯參差不齊的現象,蝦苗在養殖約3個月後,其體型可成長至3~4g,之後定期再依體型大小進行篩選,將不同體型大小蝦苗分養,以防止大小殘食,提高活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