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節前3周農漁畜產品供應盤點 蔬菜略減 毛豬增供1成6

農曆年前是農漁畜產品的需求高峰,農委會盤點蔬果、肉品、水產品、花卉等供應情況,除蔬菜略少外,其餘產品透過調度都能滿足消費需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特別點名水產品及水果,今年水產品價格親民,水果則是因為雨水少而特別甜,值得消費者多購買。

新聞
土雞暫拉大與白肉雞的距離 中元節需求增溫價格回穩

8月初產地價跌至每台斤31元的土雞,隨著中元節的逼近,需求量增加,價格穩定回升中,至24日(農曆7月初6)產地價每台斤已回升至36元。農委會畜牧處表示,中元節是土雞的年度需求高峰之一,預估節前一週上市量可達280萬隻。

新聞
疫情鋒火中 土雞為何逆勢漲價?全因農曆年後使出殺手鐧

COVID-19疫情導致各國人民往來停滯,觀光客幾乎消失,打擊餐廳業績,也衝擊農產品的正常供銷,但土雞價格卻沒受到影響,竟逆勢上揚,農委會畜牧處表示,這要歸功產業快速調節奏效,就在農曆年後,土雞業者達成減產共識,年產目標從1億1千萬隻,下修至1億隻,透過自主調整降低產能,價格就穩住了。

新聞
【氣候變遷下的畜牧業】哪種雞耐熱?土雞vs.商用肉雞:耐熱品種的選育之路

雞隻體溫受環境溫度影響甚大,當氣溫高於35℃時,雞隻開始降低採食,造成營養利用率下降,進而影響生長、產蛋率、蛋重、採食量、蛋殼厚度等性能表現,繼而能量貯備耗竭,新陳代謝出現不可逆變化,適應性破壞,最終導致死亡。面對高溫環境,除了改善飼養管理的措施,選育耐熱品系雞隻也是有效的改善方式之一。

新聞
臺中秈17號出列,畜試所開發飼料米,養出美味米飼雞

臺灣人越來越不愛吃飯,隨著飲食西化的趨勢,臺灣人的飲食習慣正在慢慢改變,根據統計國內的白米需求量逐年下降,過去20年來已減少了14.3公斤,然而稻米生產依舊維持一定產量。為了擴大國內稻米消費量,畜產試驗所(以下稱畜試所)特別以臺中秈17號作為飼料米來取代玉米,發現食用飼料米的土雞,不論是在肉質以及風味上,皆有明顯提升,適合畜產業規劃取代。

新聞
臺灣土雞復興路迢迢,後端屠宰、冷鏈運輸成難題

有史第一次,臺灣土雞保種巨擘李淵百、接班人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陳志峰、催生「大武森雞」的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等產學專家,20日齊聚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的「台灣土雞論壇」,暢談土雞復興的辛酸血淚和產銷難題。

新聞
土雞界的「雞腿王」,豐輝下營紅牌土雞省飼料又腿肉飽滿

林德育認為,臺灣土雞若要與外國白肉雞競爭,得打出品牌、特色,例如「豐輝下營紅牌土雞」雞腿肉多,符合臺灣民情。臺灣土雞若能打出品牌,讓消費者願意花較多錢購買,臺灣土雞不輸外國白肉雞。

新聞
土雞保種的30年漫漫長路,創造臺灣的基因寶庫

吃雞「起家」,辦桌、入厝、祭祖、圍爐,都不能缺了這一味。土雞和台灣人飲食文化息息相關,但台灣土雞有著什麼樣的特殊身世?在美味的肉品背後,其實有著一群為台灣畜產發展默默付出的人們。

新聞
正港臺灣雞!優良育種,認識臺灣土雞新品種

雞是臺灣重要的畜牧產業,養雞產業可分為蛋雞產業與肉雞產業,蛋雞產業又主要可分為白殼蛋雞與褐殼蛋雞,極少數生產其他顏色雞蛋的蛋雞。肉雞產業又可分為白肉雞與有色肉雞。2016年養雞產業年產值約650億元,占畜產產值近40%。而蛋雞、白肉雞及有色肉雞年產值分別約235億元、192億元及224億元。

新聞
家禽食慾不振及早發現,智慧禽舍用大數據監測雞隻健康

近日農委會在鴨場檢出低病原性H5N6亞型禽流感,讓禽農繃緊神經,動物防疫單位也呼籲業者應避免家禽和野鳥有接觸機會,並需落實出入禽場的人車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