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產
政府推動「班班有鮮奶」,這學期執行狀況多,行政院院長卓榮泰日前裁示農業部及教育部改善,下周做出最後決定。農業部規劃方案之一,供應學校學童乳將由中央主導改為地方縣市政府招標或學校自行採購,並將補助金額提高每瓶6元,採購品項納入鮮羊乳,建議以每位學生每周能喝到一次為原則。
教育部與農業部協力推動學童喝國產乳品「班班有鮮奶」政策,但開學至今約一個月,僅約4成學校完成採購,教育部今(7)日在立法委員建議下,兩個月內研議發送「鮮乳兌換券」可行性,讓學童就近至超商兌換鮮乳;「班班有鮮奶」政策衝擊國內羊奶產業,農業部也擬納羊奶為供應學童乳品選項。
國產鱸魚以往被視為是術後照護、婦女產後復原食用營養豐富的魚種,農業部漁業署為了讓優質國產水產更容易接觸國人,尤其是年輕消費族群,特別與統一超商合作推出即食餐盒「法式烤鱸魚青醬燉飯」,99元即可享用到優質國產鱸魚,即日起在全臺6,800間7-ELEVEN門市銷售,預計推廣兩個月,銷售20萬份。
依據「臺紐經濟合作協定」,紐西蘭液態乳2025年將可全面零關稅進口,立委洪申翰日前邀請農業部與產業召開第三次溝通會議獲得共識,農業部將以國產鮮乳自給率9成為政策推動目標,並在半年內將國產保久乳納入「章Q食材」,讓學童喝得到國產奶。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7)日表示,已有4千多家製茶場完成溯源資訊登錄,明年起消費者在市面購買國產茶葉,「絕對100%是臺灣的茶」;後續農委會將針對香菇、蒜頭及牡蠣開發產地檢驗方法,杜絕進口農漁產品混充情事發生。
臺灣大豆消費市場需求每年約250萬公噸,其中榨油及飼料用占比9成,且多為基改大豆,餘1成供加工製作如豆漿、豆皮、豆干等大豆製品者,多使用非基改大豆,而國產大豆全部是非基改大豆,主要做鮮食用加工,因此,國產大豆市場與進口大豆市場向來有所區隔。如今,後疫情時代及俄烏戰爭等因素影響國際糧食供應緊張,目前進口非基改大豆價格,已較去年同期提高約45%,今年1月至2月份更因航運問題,發生進口非基改大豆嚴重缺貨現象,凸顯國產非基改大豆的優勢。
全家便利商店採用國產甘藷、紅豆及芋頭開發推出特色烘焙產品,成功創造3億元銷售佳績,今日宣布再採用國產東昇南瓜推出「南瓜多穀麵包」產品,讓消費者可以親民價格買到以在地農產品製作的美味麵包。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今年全家烘焙產品使用國產原料可望突破130公噸,再創逾3億元營業額。
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去年起聯合衛福部、農委會展開專案稽查,抽驗市售臺灣茶葉樣品進行產地鑑別,其中含有非臺灣境外茶的比例高達19.7%。為了強化國產茶溯源管理,農委會擬將茶葉納入強制溯源品項,預計6月底預告,最快7月底公告上路,將成為繼雞蛋後,第2個強制溯源的農產品項目。
由55個農民團體組成的「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今(17)日成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國際大豆價格大漲、淨零排放趨勢,以及農委會推動水稻產業轉型下,國產大豆食用市場市占率短期內可望達到10%。
日本作為大豆的消費大國,同樣與臺灣面臨小規模生產、供給不穩
定,以及生產及加工者間需求落差等問題,故提出2025年自給率從
7%提升至12%,平均產量達每分地215公斤的目標。他山之石可以
攻錯,日本的經驗將可作為臺灣推廣國產大豆的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