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
【木虌果攻略5】天然色素、保健原料或料理應用通通行!一果數用的神奇木虌果

機能性農產品近期受到國人重視,過去1950年代著重「吃得好」的飲食習慣,到1980年代變成「吃得巧」。隨著科技趨勢不斷變化,日新月異的今日,「吃得健康」儼然已躍升為飲食消費的重要選項。而木虌果由於茄紅素及β-胡蘿蔔素含量特別豐富,近年更受到消費者的關注與喜愛。

新聞
豬價跌 飼主說季節性下波無關萊豬

豬價近來下跌,全國平均價格約每公斤70元,國內最大產地雲林縣平均價格在66、67元間徘徊,但11日跌破65元,有人質疑是因為萊豬,雲林縣養豬協會理事長許裕聰表示,中秋節過後到尾牙這段期間,本來就是每年的價格下波,他強調這是市場季節性的現象,根本無關萊豬。

新聞
南向發展,前進國際 「加值化農產品產銷及物流技術,運籌亞太潛力市場」研討會紀要

配合新南向政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自106年起統籌執行「加值化農產品產銷及物流技術,運籌亞太潛力市場」旗艦計畫(簡稱旗艦計畫),針對外銷關鍵技術進行研究,籌組新南向國家隊,以突破障礙,打響臺灣農業優質、安全的國際名聲。計畫執行至今已取得諸多成果,農糧署特於109年10月16日假臺北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舉辦旗艦計畫研討會,邀請13位產、官、學界專家分享產業趨勢、計畫亮點及新南向拓銷經驗,作為我國農業新南向人才培育及相關政策發展的參考。

新聞
進軍手搖飲千億產值 百香果取漿機取漿率達98%

百香果除了鮮果食用,其果汁含有130種以上芳香物質,還適合搭配各種果汁,製作飲品及加工應用。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研發「百香果取漿機」,可以克服傳統機械取漿可能的汙染,節省人工,平均果實取漿率更高達98%。

農業經營
借鏡日本經驗,助國產大豆糧倉 日本推廣國產大豆之策略

日本作為大豆的消費大國,同樣與臺灣面臨小規模生產、供給不穩
定,以及生產及加工者間需求落差等問題,故提出2025年自給率從
7%提升至12%,平均產量達每分地215公斤的目標。他山之石可以
攻錯,日本的經驗將可作為臺灣推廣國產大豆的借鏡。

新聞
西瓜50年來最低價 陳吉仲:啟動收購加工、一週內公告河川地租金減免

4月起國內西瓜進入產季,但今年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西瓜價格直直落,產地收購價甚至低於生產成本,立委莊瑞雄27日要求相關部會能研議減免栽培西瓜河川地租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一週內將配合財政部公布河川地租金減免方案。

新聞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銷路差 農糧署首祭紅豆加工採購獎勵

紅豆消費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驟減,農糧署今年首度祭出加工採購獎勵,只要加工廠以每公斤69元以上價格向屏東縣米穀商業同業公會等團體採購,農糧署即給予每公斤4.5元的採購獎勵金,申請採購獎勵時間自即日起至4月30日截止。

新聞
食米量僅20年前一半!國產稻米與小麥食用量 驚現死亡交叉

你今天是吃飯還是吃麵?在20年前10人有7人會回答吃飯,如今可能不到一半。臺灣擁有稻米王國的美稱,然而國人卻越來越不愛吃飯,民國70年每人每年平均食米量有90公斤,但107年下滑到45.61公斤,食量接近腰斬,當然這也影響到台灣米的銷量。

新聞
柳橙加工果因天雨收購趨緩 農糧署:週日轉晴、業者已重新進場

秋冬是柳橙盛產季節,為穩定柳橙產銷,農糧署每年均會輔導業者收購小果次級品加工榨汁,但上週因產地降雨較多,加工業者擔心倉儲不易,收購動能減緩,加工果收購價因此跌至每台斤6元。

新聞
小農職人手作食品正夯 運用小巧思打造安全食安環境好安心

隨著民眾食安意識日漸提升,有越來越多民眾嘗試在家製作食品,更有人拿到市面上販售,形成「小農職人」建立的市場,但由於小型食品生產者受限於食安知識,或是家中環境難以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因此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的「建構食品安全網」研究團隊發行《職人手作幸福密技-小型生產者的第一課》雜誌,透過圖文並茂的內容,教導手作職人關於生產食品的食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