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貿社區第八、九棟大樓
土地
【菜市人生場】家離市場那麼近

果貿社區的第八、九棟大樓是兩座相對的半圓弧形建築,我們站在之間的中庭──「欸妳抬頭!」──天空被密集的大樓窗戶圈成一個圓形,那一刻我簡直像是自帶魚眼鏡頭。早晨的中庭,乘著輪椅的老人被推出來透氣,阿伯繞著花圃健走,手機播放80年代金曲給大家聽。

白沙屯二媽遊庄,深入山林小徑與鄉鎮社區。
土地
【神明好農情】白沙屯二媽遊庄探鄉親

大家都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還認為臺灣最有人情味的一條路,就在白沙屯二媽遊庄路線上。原本是媽祖出巡探視鄉親的路,隨著越來越多外地人參與、沿途居民熱情款待,形成既神氣又有人氣的地方風景。

雙溪口溪。
土地
【水裡的回音】神在的地方

你看過《神隱少女》嗎?如果有看過的話,對這一幕應該難以忘懷吧:門簾掀開,腐爛神探頭進來,湯婆婆僵住笑臉招呼,千尋開始引路,一路上人人露出驚愕和作嘔的表情,黏稠的聲音不絕於耳,髒水不斷從神明的身軀湧現,流淌在乾淨的地板上。

日本西國33所寺院皆立有石碑,表示為巡禮中的一站。
土地
【神明好農情】登觀音山找觀音

最近周遭朋友紛紛出發到日本京都旅行,賞櫻名所清水寺無疑是大家的口袋名單。對我們來說,清水寺是搭飛機才能造訪的古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一百年前,臺灣就與清水寺有了連結,不必飄洋過海也能參拜清水寺觀音菩薩的分身。日治時期,移居臺灣的日本人為了求保佑,將故鄉的信仰帶來臺灣。這些神佛,有的是單一神像,也有石佛組成的靈場,好讓他們就近巡禮。

下次進中藥鋪,千萬別說是來買胡椒的。
土地
【菜市人生場】往市如煙

不似多數菜市場周邊通常有的舊氛圍,文賢市場緊鄰大路和眾家連鎖店,改建不過二十多年的市場,還有一塊專屬立牌,呆板藍底掛上金色黑體字,若非寫的是「岡山文賢市場」,還以為是哪個公家機關辦公室。當地朋友說,文賢市場是岡山的命脈,我想是的,光市場旁的維新路,就擠了好多顆心臟,要是大家的脈搏可以被聽見,我恐怕是會耳聾。

明仁枝牙鰕虎
土地
【水裡的回音】圖鑑對你來說是什麼

從大溪川回來後,我整理了照片,打開圖鑑,翻到明仁枝牙鰕虎(Stiphodon imperiorientis)那頁。「明仁枝牙鰕虎,別名東方帝王、帝王枝牙鰕虎。屬於兩側洄游性魚類,通常出現於清澈的小溪流中,但以中下游較為常見。」我翻閱圖鑑,瀏覽照片,讓知識在我的經驗裡發芽。「具底棲性,為底棲性魚類,不好游動。食性以藻食性為主,亦以浮游性生物或小型的水生昆蟲為食。」

絲瓜絡
土地
【織物記憶】祖孫絲瓜情

隨著漸暖的天氣,我開始動手整理囤放在倉庫的纖維原料,為了延長使用年限,需要定期做好防潮、防蟲、抗菌等措施,以利存放。趁著午後好天氣,我將絲瓜絡整齊排列於門口埕(mng-kháu-tiânn),讓陽光中的紫外線幫忙殺菌、除濕,最累的就是要定時翻轉,以免晒不均而生黴。

大路關第一代石獅公
土地
【神明好農情】大路關石獅公三兄弟

去年聖誕大餐在屏東縣高樹鄉的鹿角蕨溫室裡享用,產地即餐桌,滿滿的田園料理裡有酪梨沙拉、南瓜熬的甜美濃湯,用最新鮮的鳳梨汁舉杯代酒。同桌的農家大哥說,蔬果優質的因素很多,尤其是水,高樹鄉正好被劃為水源保護區。

玉米葉
土地
【織物記憶】被人遺忘的田間黃金

一道暖陽灑落在金色浪花上,微風吹著沙沙作響的玉米葉,如同黃金般耀眼奪目,當我還沉浸在暖陽微風的美好光景,背後卻傳來一陣疼痛,「你要玩到什麼時候?趕快採一採,等一下收割機就要來了!」媽媽趁我摸魚的空檔從背後猛然一拍,嚇得我往前踏了兩三步,回:「我才剛停下來,哪有玩……」手裡拿著鐮刀,將玉米一穗一穗往茄芷袋裝。

鯰魚的側面照
土地
【水裡的回音】怎麼可以吃鯰魚?

「為什麼說鯰魚沒有個性,很無聊?」老師在我的貼文底下問,那時我還沒有在水裡看過鯰魚。

看不出裡頭藏了整組電腦桌機吧!
土地
【菜市人生場】人人愛仁愛

睡過頭,上午11點半才跳上火車,行至八堵,感覺基隆的市場也將收市,傳訊給基隆通友人:「市場還開著嗎?還是我在八堵跳車回臺北算了?」

棉花
土地
【織物記憶】棉花自己種,棉被自己打

依稀記得小時候逢年過節,就會聽到媽媽與電話另一頭的外婆討論著今年種多少棉花、可以打出幾斤棉被、數量不夠要拿舊的棉被去補斤數……一番討論後,媽媽掛上電話轉頭對我們說「假日不能亂跑,要去田裡幫阿嬤採棉花」,便打給棉被工廠敲定時間,否則越靠近年節,打棉被的人變多,工廠幾乎天天滿班,萬一排不進去,只能將就蓋舊棉被,等過年後才能去打一床新的。隨著阿嬤年紀漸長,自己種棉花打棉被的生活場景也隨之消逝。

土地
【水裡的回音】眼睛藏在貝殼裡

在我所受到的訓練裡,只有拍到的魚才算數,證據的形式必須是影像,唯有這樣才能使人採信。至於那些在能見度之外的、躲進石縫裡不見的,因為各種亂七八糟的原因沒拍到,結果在茶餘飯後被拿出來吹牛的,充其量只能算作傳說。

肪片龜
土地
【島民觀察】菊島喫風土:乞龜鬧元宵

「新正玩三天,上元玩三暝。」澎湖人過元宵比過年還熱鬧,小島居民稱元宵節為「上元」,不同於過年到初三的白天走春拜年,從正月13日起的春節尾聲,人們連續三個晚上為了慶祝元宵而忙碌,各大活動都在夜裡展開,尤其是外垵的溫王宮最為熱鬧。

鐵線橋
土地
【非關爬山】岩穴、廢橋與殘屋

我們提著燈走入漆黑的洞穴,洞內積水深度及膝,水珠從洞頂的石壁滲出,長出一條條鐘乳石。原本以為小小的洞穴,沒想到隨著我們的燈光不斷往前延伸。突然燈光外圍的黑暗中一陣騷動,幢幢黑影倏地朝我們襲來──原來是棲息在穴底深處的蝙蝠。

枯葉蝶
土地
【生態抓寶趣】紅葉谷追尋枯葉蝶

記得某年秋天,我為了追蝶跑到新北三芝的青山路,發現濃密森林下方有條山徑,入口指標寫著「紅葉谷瀑布步道」,我好奇的往內走,突然看見很多片枯葉在林中飛起,原來是枯葉蝶!這是我遇見最多枯葉紅葉谷追尋枯葉蝶的地方,往後這條步道成為我經常探索的生態祕境。

存德藥房
土地
【島民觀察】軍管時代下的生意經

沿著莒光路往靈濟古寺而去,是金門最繁鬧的中心。如今,穿梭往來的泰半是尋訪古蹟或美食的觀光客,對照攝於1958年的黑白照片:八二三砲戰不久後的後浦大街上,趁著不打砲的雙數日〔註1〕上街採買的阿兵哥們,才是被鏡頭捕捉到的多數主體。

苑裡 阿嬤
土地
【菜市人生場】苑裡風

連綿蔽住大同路的陽傘被吹得掀呀掀,夾在兩側房子之間,像一條蓄勢待飛的龍,站在路口的阿公,西裝褲被風灌滿、鼓成一條燈籠褲,苑裡風真的很大。

飛瀑流泉
土地
【生態抓寶趣】踏訪內洞森林,臺灣原生種寶庫

秋冬最令人身心舒暢的事,莫過於泡溫泉了!新北市烏來區是北臺灣的溫泉勝地,也是生態豐富的物種基因寶庫,烏來位於大臺北地區的水源地,有南勢溪與支流桶後溪、內洞溪、大羅蘭溪、扎孔溪等流竄,到處可見飛瀑流泉,茂密森林孕育了豐富生態,不少生物都以烏來來命名,例如烏來月桃、烏來柯、烏來杜鵑、烏來捲瓣蘭……不妨走一趟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一窺堂奧。

五狄軍
土地
【神明好農情】五營捍衛戰士好親民

偶爾在南部發現鄉間小廟,先別急著認定是土地公,仔細瞧瞧,有可能是統稱為「五營」的神將。不要小看這小巧的廟,裡面可是擁有千軍萬馬神力,守護村莊不受邪魔入侵,是村裡的捍衛戰士,在臺灣南部與金門、澎湖為普遍的民間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