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鳥事】形似麻雀的黑嘴嗶仔——斑文鳥

文/關渡自然公園環境保育部專員 林章信 圖片提供/關渡自然公園

斑文鳥不論外型或是體型大小,都與麻雀非常相似──身長11公分,身體主要為褐色系,粗厚錐狀的嘴呈鉛黑色,成鳥的胸、腹部有褐色鱗狀斑紋,幼鳥則是乳白色。斑文鳥也喜歡成群結隊,卻少了麻雀的聒噪,牠們的叫聲很單一,就是「嗶──嗶 ──嗶──」,因而獲得「黑嘴嗶仔」這個可愛的臺語名字。當一大群斑文鳥一起行動,便能聽見不絕於耳的嗶嗶聲。

以草籽、昆蟲為食的斑文鳥很常出現在平地、農田裡。每當稻子結穗時,斑文鳥就會飛來覓食,所以小學課本常提到麻雀會吃稻米,讓農民相當頭疼,其實也包括了斑文鳥。嘴形相近的這兩種鳥食性也差不多,只是麻雀更適應都市生活,會飛到柏油路吃東西,斑文鳥則不會。

斑文鳥雖然個子小,在築巢時卻非常用心。牠會以草莖編織一個球型的巢,巢口小且有遮雨的屋簷。不但可以遮風避雨,同時也能避免幼鳥跌落巢外。如果在樹上看到躲避球形狀的巢,側面有一個圓形出入口,那就是牠們的巢。

斑文鳥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而且能一次在巢裡下很多顆蛋,甚至會超過十顆,但常有少數幾顆不會成功孵化出鳥寶寶,這樣的繁殖策略可以確保族群成功繁衍,所以牠們的數量一直很多。許多養鳥人喜歡的白文鳥、十姊妹等文鳥,其實都是從斑文鳥雜交配種而來。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