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好農情】慶修院百年物語

慶修院保留著濃濃日本風,是許多人到花蓮旅遊時的必去景點。

文字.攝影/王曉鈴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的慶修院流露日本風情,每隔一陣子造訪,都會發現新奇事。新奇事其實一直存在,只是隨著自己處在人生不同階段,眼中所見不同罷了;而另一層意義,也代表擁有百年歷史的慶修院故事精彩,足以品味許久。

一百多年前,日人在花蓮七腳川建立日本移民村,移民多來自四國德島縣,便以故鄉的吉野川為新家園命名為吉野村,也就是日後的吉安鄉。隨著移民的腳步,信仰隨之進駐,1917年川端滿二募建真言宗吉野布教所,正是慶修院前身,這也是為何慶修院帶有日本風的原因了。

最初造訪慶修院,是因為過去我常到日本出差,很喜歡四國地區的淳樸鄉土,因此對於花蓮曾有個四國人的村子,而這些四國人是來開墾臺灣土地的這件事感到很有意思。日後我追起日治時期日本佛教在臺的足跡,目光轉向慶修院供奉的日本佛像,我開始感到好奇──弘法大師與88尊石佛為什麼會出現在花蓮?

弘法大師即空海,出生於四國,是日本真言宗的創建者。當年四國人來到花蓮,就像在家鄉一樣拜起弘法大師,而庭院那一排88尊石佛,則是模仿追尋空海88個修行地的朝聖路徑四國遍路,好讓思鄉的人可以就近巡禮、參拜。

可惜後來88尊石佛散失不少尊,只存十多尊石佛是原件,其他為重新雕刻。而庭院的百度石、不動明王及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也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直到後來,灣生的故事轟動一時,灣生也就是日治時期在臺出生的日本人,這使得我來慶修院的關切議題,轉變成:當年的日本住持一家人有回來過嗎?

PROFILE

王曉鈴 艋舺人,路過寺廟拜拜是日常。資深旅遊記者,採訪途中拐彎看廟是經常。研究宗教文化,思考土地農事與神同行是正常。著有《日本珍奇廟》、《從弘法寺到天后宮:走訪日治時期臺北朝聖之路》。

代表日本四國遍路的88尊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