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約老友L九月底飛日本,走三天兩夜的「表銀座縱走」。原本考慮帶帳篷,但後來沒花太多時間就決定全程住山屋了。原因很簡單:日本山屋的吃住條件簡直寵壞人。
表銀座是走在所謂的「北阿爾卑斯」山脊上,途經燕岳、大天井岳和槍岳,尤其尖聳如槍頭而得名的槍岳,在日本岳界地位崇高,因此也有人說表銀座縱走是一生必走的路線。
去日本找朋友。疫情時,友人的生活瞬間冒出了兩位小孩。現在,為了能一起散步,孩子也可以盡情玩,我們於是相約「上野動物園」。
當天下著細雨,我們分別從東、西園不同入口前來會合,雨瞬間狂落了下來,推著娃娃車撐開傘,我們躲進園區內的餐廳吃點東西,沒料想日本這麼親子友善,桌子旁多附設幼兒座椅,還有推車租借。
私以為,麻豆有三多——文旦、碗粿、菜市場。常聽人說「市三」、「市五」、「中央市場」,就沒聽過「市四」、「市二」或「市一」。
偌大的市三市場空間看似規劃良好,招牌設計統一、販售品項也多元,唯一弔詭的是——沒有一家營業。我以為自己來錯時間,不過裡頭賣雞肉的阿姨表示,此處確實只有少許攤位營業中,緊鄰的市五市場有一樣的閒置情況。
林投公園位於澎湖的湖西鄉,離機場只有一步之遙,是許多觀光客都會造訪的觀光名勝。公園的設置源於一九四六年的造林,長長的沙灘旁種植了滿滿的木麻黃,作為防風林,也是澎湖少數早期開闢的綠地,並於一九五三年正式建成公園。
臺北市西門町的新潮時尚離我越來越遠,但我還是喜歡來西門町,原因是這裡有廟宇,即使遊客來來去去,流行變來變去,但是廟宇始終靜靜的在這裡,守護傳統守著你,與熱鬧商圈形成強烈對比。
西門町之名來自日治時期,一九二二年設立臺北市劃分的新行政區。假如讓時光往回走,回到日治時期的西門町,當時的西門町是日本人聚集處,有劇場、有夜店,是娛樂休閒的地方,也是佛寺、神社聚集的朝聖地。
就算不爬山的人,多半也聽過「黑色奇萊」這個名號吧。早年奇萊山發生過多起岳界知名山難,讓這座山不僅惡名昭彰,還連帶生出不少靈異傳說。
但我想到的是普照的陽光、金色的日出、滿天的星空,以及一整晚忍耐肚痛的回憶。
奇萊主山約莫是我的第四或第五座百岳。那時剛爬完雪山主、東,自己帶隊走過加羅湖,熱血正盛。
友人問我有沒有空和她一起去泡湯。天氣還炙熱,不過能對我提出這種邀約的朋友,就真的是熟人,知道我不管在什麼季節,都能夠享受溫泉。
尤其淡季。避開人潮,朋友帶我來到「北投麗禧溫泉酒店」放空,其實小時候我完全不懂,為什麼有人可以一整天都待在飯店裡,不順便往附近走走看看,或爬爬山呢?
夏天的英國日照時長,到了晚上九點、十點天還不會黑,雖說許多人抱怨倫敦的天氣差,但比起臺北,我倒覺得倫敦的天氣還算客氣,夏天時經常是風和日麗的藍天白雲,再怎麼樣熱,對以前在臺中讀書、租屋沒冷氣的我來說都是小菜一疊。
夏天一到,英國各大超市開始推出燒烤組合,說明了夏日的英國,是個燒烤的季節。走在路上,傍晚各處的後院都會傳出炭烤香配上動感歌曲。
從暖暖車站往源遠市場的公車已經滿載,全是目測七十歲以上的長輩──是一輛萬歲公車。到站時,除了我們,還有一位身穿紫金湖人隊配色的阿嬤下車,兩手空空、沒拖菜籃車,她說她也要去菜市場。
剛踏進市場,攤商婆婆們便爭相告知:「十一點才開啦!」她們說的是市場裡那間咖啡店,或許在阿嬤的認知裡,低於四十歲的人,都是來喝咖啡的。源遠市場小,站在市場頭,就能望見尾,各攤坪數不大,眾人距離緊密,以正常音量就能和所有人談天。
澎湖以玄武岩地形著稱,海岸周圍多是險峻岩壁。
百萬年前海底熔岩迅速冷卻收縮,使岩體形成多角柱狀的陣列,稱為柱狀節理。無論是直的、彎曲的還是傾斜的,柱狀節理經過長期風化、海蝕作用,形成澎湖列島獨特地景樣貌,也造就了不少經典觀光名勝。像是遊客必訪的「大菓葉柱狀玄武岩」,是日治時期為了連接西嶼和馬公之間的海上交通,在大菓葉海岸建設碼頭期間,意外挖掘出來的奇景。
當初,「森之形」的好朋友柏璋,才聽到我正到處訪茶,居然就能立刻介紹小白大哥給我;大哥的岳父就是茶農,在苗栗銅鑼種茶,更精確的地點是九華山。
據說,那裡原先整片茶山景色,因土地徵收,現陸續開發成科學園區。
雖說如此,有些茶農用被徵收的錢買了旁邊的地,繼續種茶。聽說有些則趁園區尚未移除原先的茶樹,禁止開發、無人進入期間,私下還是會偷偷回去採茶。
我們約好一天,正式拜訪小白大哥的岳父,巫先生。
計畫往往趕不上變化。這個道理很好懂。
但還有一個道理需要一點契機才能明白: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時,有時候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阻止你。讓我領悟這個道理的,是我老是去不了的志佳陽大山。
志佳陽大山隸屬雪霸國家公園,過去可走中橫前往,但自從九二一中斷後,中橫至今一直受到管制,中部公車族只能搭乘豐原客運每天班次有限的865路,從谷關到梨山,轉乘國光客運到環山部落,才能抵達登山口。
住山上時,有時白牆上會突然冒出動作神速的蟧蜈(lâ-giâ),小時候我都會立刻尖叫地飛奔去找我爸處理,只見他拿起掃帚輕輕一揮,把牠掃進畚箕中,放生到外面的草地,動作之俐落。
搬到山下後比較少遇見蟧蜈。住屋仍舊選擇附近有綠意的區域,小鳥繼續在窗外唱歌,貓咪則窩著窗檯邊和鳥朋友互相打招呼,愉快共享陽光。慵懶搔耳的貓與吱吱喳喳的鳥兒,早晨就在我打開陽臺瞬間,闖了進來。
童年時期,只要阿公跨上紅色的YAMAHA Mate 機車,轟隆隆一聲騎去土庫街上,我就開始期待著清香撲鼻的當歸鴨麵線。
一個孩童怎會喜歡藥膳湯麵線呢?土庫當歸鴨麵線是由琥珀色的湯、些許薑絲,再鋪上小塊的帶骨鴨肉組成。完全不是印象裡中藥湯的苦與黑。
每年夏天,是英國盛產草莓的季節。與臺灣常見的淋煉乳吃法不同,英國的草莓除了直接吃,其他常見吃法還有撒點砂糖、淋淡奶油,或是做成簡單的夏日甜點,甚至沙拉。一路吃到夏季尾聲,隨著最後一盒寫著英國產的草莓在市場消失,日照漸短又開始陰雨發冷,就知道夏天真的結束了。
充滿草莓香與陽光的英國夏天,明明早已不像孩子有暑假可放,心情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放鬆起來。
各式各樣的歡樂時刻,總少不了一盤讓人看了心情就好的Eton mess(伊頓混亂)。
「我有准妳拍照嗎!」雜貨店老闆從櫃檯前一路罵出來,蹲在地上挑蒜頭的客人,掀起口罩悄悄對我說:「妳別介意,老闆很嚴肅。」這種情況下,要我對老闆說出「因為門口春聯字很美」都開不了口。
「西港市場」在當地大廟「慶安宮」的對面,探索的開頭便來這麼一記,挺讓人沮喪。踏進市場,發現半數攤位跟我的心一樣已經打烊——不,是根本沒開,剩餘幾個肉鋪子,在八點鐘就清閒得彷彿將收攤。
澎湖的潮間帶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尤其是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潮差最大,大退潮後可以徒步抵達平日難以踏上的海礁,螺貝、蝦蟹也較沿岸的更大、更肥美,因此老手都會看準時機,即便是半夜三更也戴著頭燈前往採集。可母親卻說:「大海是我們的冰箱,想吃什麼拿一點就好,不用冒險只為了豐收賺錢。」
早期,到海邊撿螺扒貝的確是澎湖許多家庭的經濟來源。在今日,潮水退去後,海岸邊也總可以看到三三兩兩的人們在礁石旁撿拾螺貝,但這可不是亂挖亂撿就可以的。
八卦山大佛是很多人的兒時回憶,日前到彰化市,在市區街道遠遠看到大佛的頭從招牌群中冒出,越接近身形越大,彷彿兒時老友的招喚。我對老友的印象已模糊,臨時決定趁空檔拜訪。
走到大佛下,仰望大佛,還是印象中的巨大,一九六一年落成,仿日本鎌倉大佛設計,為釋迦牟尼佛像,不同的是鎌倉大佛為銅鑄,八卦大佛則以混合鋼筋水泥建造。去年大佛整修,漆色煥然一新,帶點金屬光澤的紅黑調,在烈日下呈現很陽光的巧克力膚色。
去年跨年前的四天「南二段」行程,應該會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經歷之一。
出發前知道第一天會下雨,第二天起就放晴。時值深冬,本來就冷。對登山的人來說,這樣的天氣是可接受的。誰知道,最後寒冷和風雨的程度都遠超想像。第一天從向陽登山口出發,中午途經嘉明湖時,我已經冷到發抖,往拉庫音溪山屋時,沿途只剩一片白霧,道旁植物掛著冰霜,強風呼呼,我的輕量登山傘不慎脫手,隨著冷風在空中翻滾,消失在山谷中,忍不住氣得大罵髒話,狼狽抵達山屋。
與友人們搭上火車,去了瑞芳。印象中很遠的地方,火車移動間才發現,原來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抵達,一點都不遠。搖搖晃晃,跟著窗外風景,進入一片綠意,天氣很好,說走就走的旅行這樣開啟。
有時為一間店,有時沒明確目的,只因某個地名,就搭上火車,帶自己出去走走。沒有預設的出發,總得到最真實的感受。熱就是熱,下雨便迎著雨,遇到什麼天氣,就乘著那樣的風前進或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