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 連俞涵
插畫 林倩誼
與友人們搭上火車,去了瑞芳。印象中很遠的地方,火車移動間才發現,原來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抵達,一點都不遠。搖搖晃晃,跟著窗外風景,進入一片綠意,天氣很好,說走就走的旅行這樣開啟。
有時為一間店,有時沒明確目的,只因某個地名,就搭上火車,帶自己出去走走。沒有預設的出發,總得到最真實的感受。熱就是熱,下雨便迎著雨,遇到什麼天氣,就乘著那樣的風前進或駐足。
沿著水湳洞整條街閒晃,走進書店或咖啡店,被海與山擁抱在其中,靜靜聆聽夏日蟬聲鳴鳴,瀑布聲也流進耳裡,光線被調到最亮,原來這天是夏至。
節氣總在感受到天氣變化時,提醒我它們的名字。小雪出生的我,簡直要融化在這樣的炙熱中。同行友人也揮著汗,邊走邊說:這是他能承受的極限了,不能再走下去了。
才出門就要被暑氣逼退,只好走進一個個陰影底下,喘口氣再繼續探索這個地方。順著下坡,眼前的海湛藍展開,我們像水草晃蕩,搖晃曲折地在烈日下走著,遇見這裡的居民,問起:「要去哪呢?」 同行友人回:「要去那個傳說中拍照起來很像鎌倉的地方。」
逆著光,居民瞇起眼睛說:「有個地方看海更美,是很少見的視角,就像站在懸崖邊,垂直看海一樣。」我們聽了突然打起精神問:「在哪?」
依他抽象的描述,我們跟隨路上慵懶的貓咪,沿路回想他的指示,像是「看到廢墟不要怕,勇敢走進去」、「我們這裡沒有壞人」,然後就鑽進看起來像廢墟的幾個巷子,我們走著、走著發現再無路可走。
正打算放棄時,又出現一隻貓,坐在階梯上看著我們,我問:「你知道祕境在哪裡嗎?」牠沒有回答,倒是起身往前走,我們跟著尾巴走上一段,看到蜻蜓飛過,牠就又躺下來休息晒太陽了。
我伸出雙手,朝四周摸了摸空氣,感受一下大概方向,從建築物附近的相對位置,感覺到底哪個「右邊的小徑」才對,看能不能觸摸到什麼靈感。
驀然,看見右手邊一塊石頭上好像寫了什麼字。頓時覺得應該就是這裡吧!小跑步往前去看,這時又跳出一隻動作很快的小貓,順著牠來的方向,我終於看見窄窄的路旁,有一大片完整的廢墟。
作者 連俞涵
小雪出生,喜歡與大自然待在同一空間,第一次參與專欄合作,在鄉間小路,充滿我熟悉的自然萬物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