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 image
  • 1198 文章
走進農生種子行,種子種類琳瑯滿目,老闆娘廖麗華從栽培時令到種子應用都能一一解說;這間傳承百年歷史的家族老店,更隱然勾連著臺灣蔬菜產銷的發展。

從通路端逆流而上,百年農生種子行:農民排隊買高麗菜種子 不僅是追憶

車子經過臺灣中部重要的溪湖果菜市場,轉進一旁英山街,放眼望去資材行、農藥行、種子行比鄰而居,其中「農生種子行」已經傳承百年,過去曾引進風靡半個臺灣的日本蔬菜種子,整個中南部甚至臺東都有客戶搭火車來買種子,如今更從末端通路商逆向發展,在了解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培育出自家高麗菜品種「雪翠」。

豐年7310立體書

《豐年雜誌》2023年10月號 育種植苗 詳解產業鏈

市場上品質穩定的農產品怎麼來的?
在農民栽培生產以前,它們的種子、種苗來源都有專業的分工,有專業的品種研育、種子及苗的品質管理;然而種子種苗雖是現代農業生產的「根源」,種苗產業卻可謂與末端農產消費者最為遙遠。

香瓜「臺南15號」成熟果鮮黃,色澤亮麗,約成人拳頭大小,且符合市場潮流,適於1~2人一次享用。

黃皮香瓜新品種「臺南15號」 既是韓風新潮流也是古早味再現

香瓜屬於甜瓜家族之一員,本文要介紹的新品種「臺南15號」便是香瓜生力軍。香瓜喜溫耐熱,光照充足之溫暖季節生長快速,穴盤苗移植後50~60日即為適採期,果實發育日數依不同季節為25~32日,產季分散於4~11月中旬,早期集中於夏季生產,栽培粗放,常見品種為「新玉」、「銀輝」、「金輝」,前2者為梨形銀白皮淺綠肉類型、後者為橢圓黃皮白肉類型(俗稱黃香瓜)。

(攝影/黃毛)

蛋價波動從何來? 臺灣雞蛋供需現況與對策剖析

鑒於禽流感及通貨膨脹等因素,近期國內雞蛋生產面臨供需落差,導致雞蛋供應不穩定、蛋價波動。農業部亦即時施行眾多措施,以穩定供應與蛋價。本文針對近期國內雞蛋供需情況深入探討,期能藉系統性分析與建議,提供穩定雞蛋生產與蛋價之解方。

國家作物種原中心 「臺灣作物諾亞方舟」30年

有「臺灣作物諾亞方舟」之稱的國家作物種原中心。今年適逢國家種原中心成立30週年,迄今收集保存超過10萬份種原,核心精神就是種原的保存、蒐集、交換、研發。

胡蘿蔔的植物結構。

斗南食物日:胡蘿蔔 透過吃,讓學生認識在地循環農業的故事

胡蘿蔔富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Beta Carotene),可在人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有效幫助維持視力健康之外,並具有抗氧化、防癌、抗老等各種營養好處。斗南鎮「斗南食物日」將胡蘿蔔融入校園營養午餐,邀請生態廚師設計專屬的斗南餐盤,豐富學童的餐桌與風土文化。

太平洋畔見釋迦:遠渡重洋的果子,身世波瀾不斷

臺東,蔚藍絕美之地。若至臺東直奔市場、水果行,先入眼的許是一籃籃翠綠、彷彿滴得出水的釋迦。釋迦是季節性水果,一年中品嘗到大目釋迦代表已近中秋,過年時分則是鳳梨釋迦盛產,強烈甜味在口中化開,直是人間最大美味。但近年來臺東不時登上媒體版面,卻也是因為產值與果實都不小的釋迦,歷經中國禁輸、又開放部分進口,引發蟲害檢疫、政治因素交雜的波瀾。

催生水圳綠道文化扎根 響應落實淨零排放:沿著嘉南大圳出發親近水資源

國家綠道主題軸線之一「水圳綠道」,沿著有百年歷史的嘉南大圳設置自行車專用道,於2022年3月12日正式啟用。這是臺灣第一條依傍灌溉圳路,以國家綠道規格建置的自行車道,使得大圳提供農業生產灌溉功能之外,也讓人們藉由綠道建置,走向戶外,走向大自然,體會對水資源的珍惜與這片土地的關愛。

灌排渠道就能設置!農田水利設施結合小水力發電:提升農村能源自主、綠電更多元

2050淨零轉型(NET ZERO)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努力的目標。臺灣地區降雨豐沛,具備發展小水力發電的優勢條件,如何善用農業水資源再生發電是農業部農田水利署重要努力的方向,持續盤點適宜發展小水力發電的潛力場域,結合產學研界專業量能進行可行性評估及合作開發,將透過分階段擴大推廣設置小水力發電設備,有效運用農業水資源再生發電,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3步驟有通!農田水利圳路清淤多元通報機制,拿起手機1分鐘內就完成

全國農水圳路長達7萬餘公里,不免有臨時性堵塞情形,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以下簡稱農水署)設置「圳路清淤通報專線及通報網」,讓民眾可透過專線及通報網更便捷的反映清淤需求,累積資料後更可精準掌握圳路瓶頸段及易致災區位,進一步加強圳路維護管理及更新改善,強化農田水利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