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排渠道就能設置!農田水利設施結合小水力發電:提升農村能源自主、綠電更多元

農水署積極發展多元綠電,圖為臺東管理處關山圳小水力發電廠,設置容量為1,000kW(瓩)。

文/梁秋萍(農業部農田水利署簡任正工程司) 朱孝恩(農業部農田水利署組長)
圖片提供/農業部農田水利署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引發國際高度重視,2050淨零轉型(NET ZERO)是全世界的目標,我國在2022年3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淨零轉型也是臺灣努力的目標。政府透過與產學研界共同合作帶動各領域的綠色轉型,臺灣地區降雨豐沛,具備發展小水力發電的優勢條件,如何善用農業水資源再生發電是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以下簡稱農水署)重要努力的方向,持續盤點適宜發展小水力發電的潛力場域,結合產學研界專業量能進行可行性評估及合作開發,將透過分階段擴大推廣設置小水力發電設備,有效運用農業水資源再生發電,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我國能源轉型以「展綠、增氣、減煤、非核」潔淨能源發展方向,確保電力供應穩定,兼顧降低空污及減碳,經濟部訂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政策目標,水力發電推廣目標2,150MW(千瓩)。經濟部推動相關措施促進小水力發展,於2023年6月21日公布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放寬小水力發電之定義:指利用水道、圳路、管渠或其他水力用水以外用途之水利建造物之原有水量及落差,以直接設置或另設旁通水路設置之方式,轉換非抽蓄式水力為電能,且裝置容量未達20MW之發電方式,另外,透過新增小水力未達2MW躉購費率級距,提供合理設置獎勵誘因。

2023年修正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放寬小水利定義,並新增未達2MW躉購費率級距。圖為雲林管理處鹿場課圳第6號跌水工小水力發電潛力地點。

農田水利設施正適合小水力發電

農業部因應國際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規劃「減量」、「增匯」、「循環」及「綠趨勢」四大主軸推動具體策略措施,農水署規劃賡續積極推動農田水利裝設小水力發電,善用水力資源發展多元綠電,踐行再生能源政策及淨零政策。在不影響灌溉排水功能,保障農民用水,並且不破壞環境生態的前提下,農水署積極盤點適合小水力發電發展之潛力地點,並將藉由專業技術單位協助提供推動發展建議方向,進行各面向的可行性評估後辦理招商,以期透過結合產學研及民間專業量能,善用豐沛農業水資源進行再生發電,促使農業、環境與能源共生共榮,共同合作推動能源轉型並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共創臺灣永續未來。

農水署嘉南管理處西口小水力發電廠(設置容量11,520kW)。
農水署雲林管理處林內圳微水力發電測試機組(設置容量20kW)。

努力具體成果及後續推動方向

一、 推動小水力發電發展具體成果

農田水利設施依場域條件可發展不同規模之小水力發電系統,例如:農水署臺中管理處運用后里圳幹線3.6公尺水頭落差,設置后里圳低落差示範電廠;嘉南管理處也運用烏山頭水庫豐沛水力條件,設置烏山頭電廠、西口電廠及八田電廠;而位於東部水資源豐富地區的臺東管理處,亦善用圳路有利發展條件,設置卑南小水力發電廠及關山圳沉砂池小水力發電廠,花蓮管理處也設置太平渠小水力電廠;雲林管理處也推動設置2座南岸聯絡道小水力發電廠。另外,也提供適宜圳路場域設置微型水力發電機組進行測試,例如新竹管理處竹東圳、臺中管理處白冷圳水底寮支線、彰化管理處莿仔埤圳、雲林管理處林內圳與南岸聯絡道、嘉南管理處嘉南大圳南幹線、高雄管理處旗山圳一幹線、花蓮管理處吉安圳1幹線南華分支線與吉安圳2幹線等場域,藉由適宜場域提供各類型機組進行現地測試及調整,以利後續推廣設置。

目前農田水利小水力發電完成設置容量達28.174MW,也規劃推動14處場域設置小水力發電設備,規劃設置容量為2.93MW,累計設置容量預估可達31.1MW。

小水力發電推動案場分布位置圖。

二、 後續推動小水力發電發展方向

小水力發電係利用水流之高低落差,透過水輪機與發電機等裝置,將水流動能轉換為電能,相較於中大型水力發電,小水力發電安裝更為便利、建置成本更低、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且具有分散式能源特性,適合於農田灌溉排水渠道推廣設置,亦可提供當地農村能源自主。

農水署採分階段盤點適合於農田水利設施設置小水力發電的潛力場域,早期於2018年配合經濟部再生能源政策推動小水力發電,初步選定潛力場址27處,後再於2022年、2023年委託專業團隊辦理「全臺農田水利設施小水力發電潛力評估計畫」,進行個別灌區小水力發電潛能之可行性評估工作,目前初步盤點具發電潛能地點包括臺中管理處南幹線、彰化管理處八堡圳第4號跌水工、雲林管理處鹿場課圳第6號跌水工、花蓮管理處吉安圳1幹線第10號跌水工、臺東管理處關山圳幹線3K+665跌水工等場址,前開圳路具備豐沛水力條件,適合設置小水力發電設備,將依後續評估推動可行性結果,提供小水力業者協助評估開發可行性(包括技術性、經濟性等),以期透過公私協力共同合作運用農業水資源再生發電。

農水署臺中管理處南幹線小水力發電潛力地點。
農水署花蓮管理處吉安圳1幹線第10號跌水工小水力發電潛力地點。

農村乾淨能源 在地發電、在地使用

有關小水力發電潛力場址的可行性評估,除了考量小水力發電潛能大小之外,也需評估場域用地條件,各類小水力機組水輪機型式不同,需評估使用灌溉排水渠道空間及周圍土地取得可行性,另為避免影響灌排功能,需進行設置機組影響通水斷面可能造成溢流風險評估,以及對渠道側牆結構安全影響。各類水力發電機組適用條件亦有所差異,例如橫流式與阿基米德螺旋式機組較適合在槽式設置,而軸流式、斜擊式、水斗式及貫流式機組較適合離槽式設置,且需於渠道鄰近位置另設置接管或旁通水路。農水署將依目前完工案場設置及營運情形,滾動檢討規劃後續推動模式。

小水力發電規劃以在地發電、在地使用的發展方向,所產生電力先以地方自用為主,如供應農田水利設施所需用電、鄰近道路路燈照明供電或鄰近農田農業設施(如溫室等)所需用電等,促進農村能源自主。農水署將持續配合政府再生能源政策及淨零政策,善用豐沛農業水資源發展小水力發電之乾淨能源,促進發展多元綠電,邁向農業淨零排放,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農水署臺東管理處關山圳幹線3K+665跌水工小水力發電潛力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