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光脈絡底下,強調在地性,卻忽略環境負載力,會造成對生態的威脅。八煙聚落2015年的封村行動,正提醒了這種現象,而這也說明了,一個地方的生產模式有其最適規模,而不可能伴隨經濟無限上綱。(提供 八煙聚落)
新聞
【農的N次方】新時代來臨 農村新挑戰才開始

農村所面對的挑戰未曾止歇。對農地、農業與農村資源的大量汲取,累積為人口與資本的持續流失,造成農村的持續高齡化、少子化。與此同時,農村的廣闊田野也成為氣候調適和發展再生能源的重要資產。

豐年雜誌
灌排渠道就能設置!農田水利設施結合小水力發電:提升農村能源自主、綠電更多元

2050淨零轉型(NET ZERO)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努力的目標。臺灣地區降雨豐沛,具備發展小水力發電的優勢條件,如何善用農業水資源再生發電是農業部農田水利署重要努力的方向,持續盤點適宜發展小水力發電的潛力場域,結合產學研界專業量能進行可行性評估及合作開發,將透過分階段擴大推廣設置小水力發電設備,有效運用農業水資源再生發電,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新聞
香菇水簾立體化栽培 菇舍冬暖夏涼提高菇包產量近3成 栽培量增加10倍

近年在氣候變遷下,極端高溫、低溫及乾旱均會造成香菇產量下降,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輔導百大青農劉啟葦建立香菇水簾立體化栽培技術,設立全國首座強固型水簾溫室,調控菇舍環境冬暖夏涼又保濕,菇包菌絲生長速度提高25%,產量提升近3成;搭配層架立體化栽培及養菌、出菇分流周年生產,栽培量更比傳統菇舍增加10倍。

新聞
6大類農機補助最高1/2 推動淨零碳排新增碳匯農機

農委會112年度農業機械補助起跑!即日起至10月10日止分3階段受理農民申請,包括省工農機、農噴無人機、農事服務機械等6大類農機均可申請補助。為推動農業淨零排放,一般燃油農機補助3分之1,電動農機則可補助至2分之1;並新增補助可降低農業生產碳排、增加農地土壤碳匯的碳匯農機。

新聞
《氣候法》加快氣候變遷調適腳步 農業未來賣農產品兼賣碳權

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黃德秀表示,對農業部門來說,相較「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草案,《氣候法》賦予農委會運用土壤、森林、海洋等自然碳匯源增加碳吸存之責,將「低碳飲食」概念入法,並要求政府各機關訂定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將「溫管法」5年一期改為4年一期,具體加速調適腳步。

生態農園主人郭明源與施麗芬
農業經營
ESG浪潮下的農業新契機 企業永續經營概念的實踐指標

臺灣2022年3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加速推動減碳永續,藉由綠色融資與增加投資,帶動產業綠色轉型與經濟成長,透過資訊揭露,將永續發展作為導入企業資金的指標工具,進而引發ESG浪潮。

ESG已然成為企業在營運上的顯學,依循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2022年9月提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將有越來越多金融機構依據企業在ESG的表現來決定是否放貸。農業為產業的一環,我們勢必先了解ESG為何?又此浪潮下,農業的機會何在?值得我們關注。本文首先介紹ESG的意涵,再進一步闡述ESG、CSR與USR的差異,最後提出農業的未來可能機會。

新聞
農業部門新增土壤及海洋兩大碳吸存生力軍 2030年增匯量135萬公噸

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年3月底發布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今(28)日進一步發表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由行政院各部會依業務內容負責制定,其中,農委會與海洋委員會、內政部、經濟部合作提出「自然碳匯關鍵戰略行動計畫」,經過技術改善提升及推廣後,預計2030年森林碳匯、土壤碳匯、海洋碳匯總計可以增加135萬公噸碳吸存貢獻。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2年12月號 小農加工點食成金 跨域加值有撇步

農產加工是好工具,臺灣夏秋兩季高溫潮溼,易生病蟲害,又常有颱風侵襲,農產供應常見青黃不接,價格起伏波動大,若在盛產時適當加工,既充分利用農產品,也破除季節性限制,而開放農民跨足加工,有利於經營企業化,進一步加值農民收入,同時滿足消費者更多元的需求,成為外銷全球市場的基礎,搞不好還能上太空。

2022有機農業促進論壇
豐年雜誌
在地資源循環模式 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 淺談有機農業如何邁向淨零排放

現今全球面臨的氣候變遷是前所未有的嚴峻,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研究指出,臺灣自1910至2020年平地年均溫上升約1.6°C,且近30年有加速增溫的趨勢,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的增加已嚴重影響作物生產。為此,中興大學有機農業推動中心今年度辦理兩場次有機農業與淨零排放的全國性論壇,以兩階段循序漸進地探討有機農業如何從「邁向」到「實踐」淨零排放。

豐年雜誌
土壤碳庫與淨零排放 降低氣候變遷衝擊最有潛力的方式

世界正面臨著多重挑戰,包括糧食安全、環境永續、土壤保護和氣候變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報告指出:農業是當前具有很大緩解氣候變遷能力和潛力的重要陸地生態系統,若能透過適宜的農業生產行為,將有效增加農地土壤碳儲存量。農業肩負糧食安全的責任,但是畜牧養豬、牛和雞,或是農耕種水稻的過程都會產生碳排,所以必須透過森林、土壤、海洋來增匯抵消排放。土壤一直默默地在進行「匯碳」工作,儲碳量甚至比動植物、森林所組成的生物碳庫高4倍,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庫。全球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加速氣候的異常變遷,臺灣想跟上國際的腳步,並減少二氧化碳對環境的衝擊,了解土壤碳匯及如何減少碳排放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