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皮香瓜新品種「臺南15號」 既是韓風新潮流也是古早味再現

香瓜「臺南15號」成熟果鮮黃,色澤亮麗,約成人拳頭大小,且符合市場潮流,適於1~2人一次享用。

香瓜「臺南15號」成熟果鮮黃,色澤亮麗,約成人拳頭大小,且符合市場潮流,適於1~2人一次享用。

文.圖/黃圓滿 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

香瓜屬於甜瓜家族之一員,甜瓜一詞用在學術與品種權申請,而香瓜則多為農友、拍賣市場上的通稱,指薄皮的東方甜瓜(oriental melon),本文要介紹的新品種「臺南15號」便是香瓜生力軍。香瓜喜溫耐熱,光照充足之溫暖季節生長快速,穴盤苗移植後50~60日即為適採期,果實發育日數依不同季節為25~32日,產季分散於4~11月中旬,早期集中於夏季生產,栽培粗放,常見品種為「新玉」、「銀輝」、「金輝」,前2者為梨形銀白皮淺綠肉類型、後者為橢圓黃皮白肉類型(俗稱黃香瓜)。

臺灣香瓜產業現況

依據臺灣農業年報統計資料,近三年(2020~2022年)香瓜種植面積分別為2,070公頃、2,461公頃、1,967公頃,收穫量分別為27,134公噸、30,624公噸、24,500公噸。產地主要在彰化以南之平地,2022年香瓜栽培面積前三名為高雄市720公頃(占36.6%)、屏東縣390公頃(占19.8%)、嘉義縣269公頃(占13.7%)。

香瓜以露天、匍匐式栽培為主,除了一般農地,也常見農民承租台糖農地大面積種植。為了減低天災對農作物之損害,政府於2017~2021年,輔導農戶興設結構加強型溫網室設施,並為避免「設施小果番茄」栽培面積急速擴增發生產銷失衡,2018年9月修正補助原則,除了特別理由之外,不受理申請種植「小果番茄」作物品項之溫室補助,此規定間接使溫室栽培小胡瓜、小葉菜、甜椒、花卉(香草為主)、香瓜與洋香瓜等增加種植面積。

另一方面,近年氣候變遷之高溫期增長,於4月之後,設施小果番茄因溫度增高使生產效益變差時,相對耐高溫、生長期短、單價高的香瓜成為部分農民種植之選擇。

香瓜「臺南15號」育種緣由與目標

1992年,政府推動國產水果建立品牌,隨著溫室栽培增加,以及頂端消費族群對多元、精緻果品需求增加,新品種也陸續開發,包括「嘉玉」、「嘉輝」、「翠妞」、「黃金」、「墨寶」等,對於增進香瓜種植之多元選擇已經跨出一大步,惟上述品種果形皆為梨形。儘管溫室直立式栽培之香瓜單位價格高,每公斤市場拍賣價常高於100元,然而梨形香瓜容易於成熟期因土壤水分變化過大、大氣溼度增高或肥培管理偏頗,如後期氮肥比例過高、鈣肥吸收障礙等因素,於果臍處發生裂痕或是腐爛,使農民果品採收率不佳。

為穩定香瓜栽培與農民收益,以育成具有市場區隔特色且不易臍裂之新品種為目標,採用傳統「雜交育種法」模式,奠基在傳統「黃香瓜」的基礎上,於2010年導入果皮具有銀色條斑基因之東北亞種原,歷經11年育成雜交一代(F1)甜瓜新品種「臺南15號」,於2022年6月22日在農委會(現農業部)辦理品種公開記者發表會,於今(2023)年8月17日獲得我國植物品種權(證號A03073)。

香瓜「臺南15號」匍匐式栽培狀況。
香瓜「臺南15號」匍匐式栽培狀況。
香瓜「臺南15號」直立式栽培。
香瓜「臺南15號」直立式栽培。
瓜「臺南15號」(左)臍小,不易由臍處發生裂痕。現今主流梨形(右)則易於成熟期發生臍裂,使農民收益減少。
香瓜「臺南15號」(左)臍小,不易由臍處發生裂痕。現今主流梨形(右)則易於成熟期發生臍裂,使農民收益減少。

香瓜「臺南15號」品種特性及優勢

香瓜「臺南15號」為橢圓形之黃皮香瓜,黃色果皮嵌有銀色條紋之特色鮮明,此類型香瓜於韓國普遍種植,西方國家也習稱為Korean melon(韓國香瓜)。香瓜「臺南15號」喜光耐熱,可適應溫室栽培環境。早生、早熟,兩性花授粉後25日(高溫期)~32日(暖季)為適採期。平均單果重400公克、平均糖度13.5度,成熟果微香飄散,白色果肉柔細多汁且爽口,不會發生過熟之沙鬆少汁口感。瓜瓤汁液甜,且種子小,可與果肉一併食用。

香瓜「臺南15號」果皮薄,雖然有輕微韌性,一般人食用無虞,若是有機栽培之果實,更能安心食用。亦可將果實清洗後,切去蒂頭與臍,以調理機將全果打碎食用,可食率及營養價值皆高。

隨著經濟發展、社會環境演變,家庭組成之人口數也較少,香瓜「臺南15號」 鮮果即為良好之原型食物,如拳頭大小的份量,適於1~2人一次食畢,可提供適當之水果營養,並有利於消暑。已屆轉色期之未成熟果,可為沙拉、蔬菜天婦羅(炸物)或醃瓜之材料。

香瓜「臺南15號」為薄皮甜瓜類型,肉質細嫩多汁,果皮與瓤籽皆可食。
香瓜「臺南15號」為薄皮甜瓜類型,肉質細嫩多汁,果皮與瓤籽皆可食。

香瓜「臺南15號」栽培重點與注意事項

(一)、播種適期與種植密度:植株生長期喜光喜溫耐熱,多植於中南部之平地,3~8月為播種適期。直立式雙行植之畦距至少2公尺,單蔓整枝株距約35公分。

(二)、整枝、授粉與留果:直立栽培以留子蔓、單蔓整枝為主。植株於4~6葉期摘心後,選留1優良子蔓向上引蔓,其他側枝除去。於子蔓第8節(以上)萌發之側枝(孫蔓、結果蔓)兩性花開花前完成全區害蟲防治,殺蟲藥劑施用後間隔3日以上再移入蜂箱。發育差之側蔓即早除去,結果蔓留1葉摘心。夏季不定期驟雨或陰天,常造成蜜蜂訪花率降低、授粉不良,增加通風以減緩高溼障礙之外,需適時佐以人工授粉。植株生長勢旺者,可留2果,生長勢中等者宜留1果。

(三)、採收適期:全生育期(播種至採收)約9週,其中育苗2週、田間7週。然而以果實發育日數判斷採收適期較為客觀。「臺南15號」兩性花授粉後約18天,果實肥大漸緩,果皮由黃綠漸轉鮮黃,再7~10日即為適採期,合併觀察果實著生節位之葉片,出現缺鎂黃化或乾枯,近蒂頭之果面出現細密紋路,果臍處有輕微香味散發等,皆為果實成熟採收之參考表徵。

(四)、病蟲害管理:植株定植至花芽分化前,須積極防治媒介昆蟲(蚜蟲、粉蝨、薊馬),以減低病毒病罹病率。露天栽培者需加強防治夜蛾類與瓜實蠅。溫室栽培者,線蟲與黑點根腐病之預防處理為重要關鍵。 (五)、水分管理:可耐高溫,惟高溫期植株耗水量較大,為避免土壤乾溼變化過鉅,宜導入滴灌以穩定供水。陰天數日突轉晴之強光高溫易造成著果植株萎凋,藉由中午前後4~6小時,給予適度遮蔭,逐日減少遮應2~3日時間,可穩定植株生長勢。

香瓜「臺南15號」可從果實同節位的葉片發生黃化或乾枯現象,來判別果實成熟與否。
香瓜「臺南15號」可從果實同節位的葉片發生黃化或乾枯現象,來判別果實成熟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