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作物種原中心 「臺灣作物諾亞方舟」30年

國家種原中心保存各種農作物種子。(攝影/張家瑋)

文/游昇俯

亞蔬之外,臺灣還有另一座重要的種原庫,便是有「臺灣作物諾亞方舟」之稱的國家作物種原中心。今年適逢國家種原中心成立30週年,迄今收集保存超過10萬份種原,核心精神就是種原的保存、蒐集、交換、研發。

位於臺中霧峰農業試驗所內的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庫)於1993年啟用,種原中心以低溫低濕的短、中、長期種子庫保存種子種原,並在國內不同海拔高度為不同物種設置種原保存園,加上組織培養等方式,留存不同繁殖、生長及保存環境需求的植物種原。

種原中心的種子保存,以10℃保存的短期庫提供育種家貯藏材料,每5年盤點一次;低溫1℃的中期庫用於種原分贈及特性評估等需求的種子保存,保存30至50年;負18℃的長期庫內種原則可保存80至100年。但種子種原貯藏過久仍會喪失繁殖力,須適時更新,農業部承諾啟動「次世代種原方舟計畫」,未來10年總計挹注5億元,延續種原保存供下一世代利用。

農試所作物種原組組長陳述表示,農試所平時即依不同作物種原保存時間,適時取出測試種子活性(繁殖力),安排繁殖計畫更新種原;因種原庫已建立30年,中期庫保存年限到期的種原數量龐大,次世代種原方舟計畫將以更新中期庫為主。

種原中心也與種苗改良繁殖場合作,預計更新390個種原,以延續保存及活化利用。種苗場表示,今年進行10個種類的十字花科蔬菜及苦瓜、南瓜、西瓜、胡瓜、茄子、番茄等蔬菜繁殖更新,經品種特性調查及評估,可提供蔬菜育種篩選利用。

保存作物種原是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氣候變遷下,能協助育成抗逆境品種的遺傳資源更顯珍貴。國家種原庫的種原可作為育種材料,提供農業部各試驗改良場所、大專院校乃至民間種苗業者商業育種申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