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食物日:胡蘿蔔 透過吃,讓學生認識在地循環農業的故事

胡蘿蔔的植物結構。

胡蘿蔔的植物結構。

文/楊雅惠(雲林縣斗南鎮農會食農指導員)、廖晉德(雲林縣斗南鎮農會食農指導員) 
插畫/陳宛昀

胡蘿蔔原產於歐洲溫帶、北非、西亞等地區,在臺灣目前可追溯自日治時代由日本人引入種植。國產胡蘿蔔最先從臺南市將軍區形成規模農產業。將軍區位於將軍溪下游沖積平原,因為臨近海岸,風大且多數農田帶有少許鹽分,不利多數農作物生長,卻適合種植胡蘿蔔,種植面積為全臺最廣。爾後,種植範圍延伸周邊的佳里、西港甚至是彰化芳苑、二林、雲林東勢、元長、四湖等地均為規模化種植。

胡蘿蔔因為自外地傳入中國,其形體又與蘿蔔相近所以冠上「胡」字,而稱作胡蘿蔔。因其高營養價值又被譽為「東方小人參」,在日本更直接將胡蘿蔔稱為「人參」(ninjin),富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Beta Carotene),可在人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有效幫助維持視力健康之外,並具有抗氧化、防癌、抗老等各種營養好處。斗南鎮「斗南食物日」將胡蘿蔔融入校園營養午餐,邀請生態廚師設計專屬的斗南餐盤,豐富學童的餐桌與風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