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全球暖化漸劇,國外研究團隊解序小米基因組,將可能育出耐高溫乾旱新品系

全球氣候變遷導致熱浪發生率越趨頻繁,高溫逆境的強度也加劇,全球禾穀類糧食生產因此受到衝擊。由印度為主、聯合中國與法國的研究團隊,匯集65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攜手合作將珍珠粟(或泛稱小米)的基因組解序。從近千個小米品系中,篩選出能耐42℃高溫與乾旱逆境的品種,解析小米耐熱的生理機制,成果發表於世界頂尖期刊《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若能將研究結論應用在禾穀類作物的育種產業,特別是亞洲、非洲等氣候較炎熱地區,有機會成功選育出抗高溫與乾旱的水稻、玉米或小麥品種。

Salted duck egg in basket isolated on white background.

為鴨蛋找出路:休閒、烘焙、餐飲多管齊下,力拚突破傳統為產業續航

說到鴨蛋,大部分民眾的印象只有鹹蛋或皮蛋,但是在雞蛋成為平民食物之前,鴨蛋可是農家常見的蛋白質來源。為何現在很少聽到生鮮鴨蛋呢?主要是因為早年產蛋鴨(菜鴨)常飼養於魚池或水稻田中,加上飼料並無特別調製,鴨蛋多少具有腥味(主要原因是含鋅量較高),以致後來生鮮鴨蛋數量比例逐漸減少,加工成皮蛋或鹹蛋成為大宗。不過,近年來因飼養環境改善、水質控管與調整飼料配方後,業者開發許多生鮮鴨蛋使用方式,例如彰化地區有使用生鮮鴨蛋料理,如荷包蛋、玉子燒、滷蛋、茶葉蛋等,甚至用來烘焙蛋糕。相較於雞蛋糕,鴨蛋糕香氣更濃郁且毫無腥味,有機會不妨試試看。

發掘城裡的職人!北市產業局「尋常.台北」套書發表會週六登場

臺北市政府籌備已久的出版計畫「尋常.台北」,預計將於本(9)月8日舉辦套書發表會,屆時北市產業局林崇傑局長將偕15位台北職人出席盛會,並邀請暢銷作家王文華與知名說書Youtuber冏星人聚焦對談「你應該驕傲的台北生活力」,透過兩個世代的觀點發掘他們所看見的臺北,是如此尋常卻又非比尋常。

placeholder-light

農民質疑菜價低迷,農糧署:並未釋出冷藏蔬菜,價格由市場決定

本周二陳姓網友在個人臉書發布來自雲林農民心聲的影片,片中廖姓農民質疑農委會為在水災後平抑菜價,忽略農民權益。農委會農糧署回應,此次災後並無釋出庫存冷藏蔬菜,蔬菜價格由市場機制決定。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則指出,今年氣候相對平順,生產穩定,產銷問題需從結構面調節。

洛神花出現黃化、簇葉?小綠葉蟬伺機蠢動,須嚴防洛神菌質病害

臺東縣為洛神葵主要產區,部分地區洛神葵植株出現輕微的黃化、簇葉等情形,在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近期監測調查之下,發現為二點小綠葉蟬所造成的菌質體病害。為避免病害繼續蔓延,臺東場也呼籲農友加強巡視田區,於二點小綠葉蟬族群尚未建立前採行適當防治措施,以減少損失。

不讓阿薩姆紅茶獨占主流,茶改場推出小葉種紅茶「臺茶23號」主攻高端市場

臺灣曾是茶葉出口大國,尤其日治時期從印度引入種植的臺茶8號(阿薩姆)更成為外銷主力商品,但受到人工與生產成本上漲等影響,缺乏國際競爭力,再加上市場興起流行高山烏龍茶,使得臺灣紅茶退出國際市場,甚至在國內沉寂許久。

陳志峰:走向友善、吃進在地,臺灣需要什麼樣的畜牧政策?

位在太平洋邊上的寶島臺灣,土地多山,人口密集。在有限的耕地與居住空間之下,可以看到從過去四、五十年前的後院養豬養雞,發展到現在把動物集中在負壓廠房內飼養,畜牧場與居民比鄰而居,造成許多衝突。

滅鼠不毒害老鷹,業者引進天然老鼠藥共創雙贏

俗稱「老鷹」的黑鳶全臺剩600隻,因生性愛吃腐肉,傳出不少老鷹吃到被鼠藥毒死的老鼠,慘遭二次毒殺。為保護黑鳶,防檢局2015年起取消「全國滅鼠週」,2016年不再補助老鼠藥,今年起更停止老鼠藥「共同供應契約」,地方政府買老鼠藥必須自行採購;農藥業者也引進玉米梗原料的天然老鼠藥,老鼠吃了腸堵塞,黑鳶吃鼠屍不會有影響;屏科大則實驗用猛禽防治鼠害。多管齊下,只盼老鷹重現天空。

不再愁無工,農業機械全省服務平台首上線

為活用國內農業機械資源,農委會建置「農業機械耕作服務系統」平台(http://eoi.afa.gov.tw/),在全國成立14個「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首波就有2千多台農機加入服務。農民只要上網,就能看到耕地周遭的農機具種類與業者名稱,代耕的農機主可透過定位,直接導航到工作目的地,看到工作地號與面積,大大增加媒合成功率。

「黑潮」抽檢高雄外海污染「酚」不尋常,海保署擬列入水質監控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在5月底啟動島航計畫,航行臺灣一周檢測海域環境,航行過程中在高雄紅毛港外海看到不明泡沫漂流帶,經採樣檢測後,發現「酚」含量超過海洋委員會公告標準2倍,協助分析資料的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孟培傑表示,許多酚類物質為環境賀爾蒙,會影響人體神經系統、泌尿系統,一般來源為工廠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