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23 頁
【飽讀好書】《末日松茸:資本主義廢墟世界中的生活可能》
從香氣四溢的松茸採集及銷售這的故事,窺探當代人類生活景貌。松茸是一面透鏡,帶領讀者檢視當代環境歷史與全球商品生產供應。對讀者來說,也看到了一位研究者、作家如何從一個細小面向,掌握龐大主題並進而從中揭露全貌。
臺灣文旦上市!各地風味大不同,「柚」惑你365天
文旦在臺灣栽培歷史超過300年,因產期與中秋節重疊而成為最佳應景水果,農委會今(2)日在臺北希望廣場舉辦文旦行銷推廣活動,全臺各地文旦來報到,不僅有大名鼎鼎的麻豆文旦,還有蜂蜜香味的西湖文旦、口感Q彈的八里文旦等。現場還邀請專家分享挑選文旦三撇步,並展出柚香皂、柚子果醬、柚子蔘…等多種加工品,讓消費者一年四季都有柚子產品可享用。
國產材枝葉製作森林精油,創造森林與人雙贏
近年面對國產木材自給率不到1%、林木老化的議題,林務局喊出「國產材元年」,希望以正常疏伐等撫育方式,恢復森林健康,達到資源永續利用。疏伐下來的木頭除可供應市場,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進一步嘗試以柳杉、白千層、臺灣肖楠等其它樹木的枝葉萃取森林精油,還能做成擴香液或者香氛膏,適合發展獨具地方特色的產品,創造人與環境的共好。
破除災損謠言,麻豆嚴選雙認證文旦進軍北農
「小小貼紙、大大功夫。」總幹事孫慈敏在記者會開始前繞了果菜市場一圈,發現許多標榜麻豆正宗、老欉,他呼籲如果承銷人和消費者想買到真正的麻豆文旦,記得看貼紙驗明正身。產地團體標章除了限定果園一定要在麻豆,還要求甜度一定要到10度、參與研習會議,保證文旦的品質和安全。
「綠色黃金」山葵品種的另一選擇——綠梗山葵
目前確定綠梗山葵能在1,000-1,500公尺海拔種植,林試所也採集綠梗山葵種子,建立臺灣自供種子、發展種苗的相關技術,未來也將投入山葵葉鮮食開發。
【廚餘風險】非洲豬瘟傳染風險下,廚餘養豬如何兼顧防疫、環保與產業?
到底該如何拿捏產業、環保、防疫的平衡,林榮信認為,「產官學研要一起坐下來討論。」黑豬的確有特殊風味、解決環保問題,但非洲豬瘟也不是開玩笑的,1997年養豬業遭口蹄疫重創的教訓不遠,必須盡全力防堵疾病可能的傳播途徑。
拜訪竹的原鄉—新竹和平部落,體驗泰雅「富竹」智慧與生活
一到新竹縣五峰鄉的和平部落,馬上感受到高山舒爽的氣息。新竹縣五峰鄉是臺灣竹材的重要產地,也是臺灣原住民泰雅族的居住地。2004年通過農委會審核劃設和平部落休閒農業區,除保有泰雅族原始文化,現在也推出結合當地竹材的特色旅遊,旅客可以親手做竹筒飯、喝竹筒湯,甚至製作一把竹弓箭,享受充滿原民風采的竹林體驗。
認識海洋的方法:寓教於樂的遊樂活動、自然博物館,打造趣味互動體驗,落實海洋教育
浩瀚寬廣的海洋覆蓋地球70%的表面積,提供富饒的資源,孕育蒼生,是地球的生命起源。四面被海洋圍繞的臺灣,海岸線全長約1,730公里,分佈各式各樣不同的生態系,包括島嶼沿岸的岩岸、沙岸、泥灘、河口、紅樹林、藻礁、珊瑚礁、潟湖,以及從沿岸往海洋延伸的亞潮帶、深海到大洋區,這些多樣的海洋環境造就多樣性的生態系。
蟲蟲危機!發現龍眼雞請通報防檢局,勿讓牠成為下個荔枝椿象
媒體報導,8月下旬有民眾在五股拍攝到「龍眼雞」,因為龍眼雞外型豔麗,消息揭露後吸引攝影愛好者揹著相機前往發現地拍攝,之後也有民眾在八里發現其蹤跡。
【廚餘風險】中國非洲豬瘟疫情若升溫,防檢局不排除禁止廚餘餵豬
根據農委會統計,目前全臺共有62萬5千頭豬採廚餘飼養,佔全臺在養頭數11.6%。根據環保署統計,每頭黑毛豬成豬期,每天可消化廚餘約 5~10公斤,3000頭豬的養豬場每天可消化掉10萬人廚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