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海洋的方法:寓教於樂的遊樂活動、自然博物館,打造趣味互動體驗,落實海洋教育

內容提供/ 漁業廣播電臺 文、圖片提供/ 邱郁文

浩瀚寬廣的海洋覆蓋地球70%的表面積,提供富饒的資源,孕育蒼生,是地球的生命起源。四面被海洋圍繞的臺灣,海岸線全長約1,730公里,分佈各式各樣不同的生態系,包括島嶼沿岸的岩岸、沙岸、泥灘、河口、紅樹林、藻礁、珊瑚礁、潟湖,以及從沿岸往海洋延伸的亞潮帶、深海到大洋區,這些多樣的海洋環境造就多樣性的生態系。

國人對海洋認知不足,應全方位落實相關教育

人類雖然生活在陸地上,但自古濱海居民就依海為生,也倚海求食。當然四面環海的臺灣,有著更多不同的機會可以接觸到海洋,進而以各種方法利用海洋蘊含的豐富資源,提供人類應用,也逐步引發人們探索海洋知識。因此,海洋對臺灣民眾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且人們更需要認識海洋、了解海洋。政府應思考如何讓海洋被民眾認識,學習海洋知識,認識在地海洋文化,探索、覺察海洋經驗,灌輸親海、知海、愛海的觀念。

海洋教育必須要全方位落實,讓民眾和學生由不同的方式來學習相關知識。這幾年來臺灣越來越重視海洋教育,在各領域及軟硬體建設,均投入許多心力,並且許多場域也提供與海洋有關的學習場地、活動和管道。例如教育部反思到國人長期對海洋的認知不足,以及產業界普遍反映海洋人才在供需與品質的落差等問題,因此,訂定「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規畫政策目標來推動海洋教育,落實確立海洋教育政策的發展目標及策略,引導各級學校了解海洋教育的重要性,並推動海洋校育,至今已有不少豐碩成果。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特別規畫海底隧道,讓遊客們都能近距離觀察海洋各式魚類。

4大博物館寓教於樂,推動、實踐海洋教育

除了學校的課程推動外,教育部所屬的博物館也是海洋教育推手和實踐的單位。例如屏東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內的「臺灣水域館」、「珊瑚王國館」,以及展示古代海洋、海藻森林、深海水域、極地水域等4大主題的「世界水域館」,加上不定期舉辦的特展,讓遊客了解這些海域的特殊、代表物種或生態系,並透過影像、實體、虛擬實境及互動的展現情境,達到寓教於樂的參觀體驗。

而坐落於基隆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則以海洋科技為展覽核心,回溯過去工業技術、連結未來科技創新,呼應在地海岸、港、灣、澳、島、山的地理節理,打造跨足人、文、地、景、產的「博物館城」,所規畫的展示主題更涵蓋環境、科學、工程、文化……等等,廣泛傳達知識,希望能夠為國人帶來「知海」、「親海」、「愛海」的學習環境。

不但如此,海科館更將展示場域延伸至周邊社區及海域,讓知識的推廣不只在博物館內,而是整個區域的融合與共生共榮。館內除了有不同的常設展外,也時常策畫與海洋科學、海洋生物相關的特展,並配合不同的特展推出深度體驗、海洋產業見學及生態旅遊的活動。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也在入口打造一處鯨魚親水池,讓親子都能一同玩耍順帶消消暑。

除了海科館之外,位於臺北市都心的「國立臺灣博物館」及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也經常以海洋為主題,策畫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海洋文化相關展示。兩個博物館有許多極具研究及典藏價值的典藏品、研究成果,經過專家策畫,透過實體、影像及多媒體,進行精采展示。因此,人們若要認識或深入了解海洋,不妨走一趟博物館、水族館或水試所的教育中心,在解說人員專業而平易的解說下,參加海洋學習課程,透過輕鬆、有系統的學習,吸收第一手的海洋知識。

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機關及非政府組織也不定期舉辦海洋體驗、海上觀光活動。地區漁會更依季節舉行海鮮品嚐,並搭配海洋資源教育活動,帶領民眾實際參訪漁村、體驗漁業生產,讓民眾在參與動手的過程,能更加了解海洋的重要性。而許多公益團體和民眾自發性的護海活動,如具備海洋環境保護的淨灘、淨海,在進行海洋遊憩的同時也能得到醒悟和學習。

除了參訪博物館之外,一般民眾也可參加由解說員講解的探索活動。

海洋遭人為破壞,保育刻不容緩

身為海洋國家的一份子,對於相關資源的認識,不應該僅止於海鮮的美味、觀光遊憩的需求層面,而更需要進一步認清海洋因人為的影響,已嚴重受到破壞。人類不斷地消耗與利用海洋,導致廢棄物污染、漁業枯竭、棲地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等諸多議題,需要大家的關心與了解。

所以,要讓這片藍色海洋生生不息,保育行動可說是刻不容緩,須落實「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培育產業界所需優質人才,並積極投入產業,才能提升國家海洋產業的競爭力。同時,也期望發展海洋思惟的全民教育,凝聚全民共識,讓臺灣成為擁有文化美感與文明質感的現代海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