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供/ 舞春食農工作室 文/ 邱士倢
食農教育(Food and Agriculture Education)是以食物與農業為素材、媒介的全人教育。鼓勵教師跳脫舊有框架創新教學,達到讓學童能真正擁有自我與社會和諧互動的能力。對食農領域的關注從國際到本土皆然,又因食安風波頻傳,近幾年食農教育在臺灣校園裡遍地開花,時常聽到有老師帶著學生們種植季節蔬菜、動手製作料理,亦有農會四健會及家政班、各地區農業改良場與非營利組織採用不同的策略將資源挹注,滾動農事、烹飪與飲食等相關主題融入校園課程。
化身老師的小天使與智庫,將食農融入校園課程中
因執行不同校園食農主題輔導專案期間,舞春食農工作室團隊常需走訪臺灣各地小學,以觀察與陪伴者的角色進入教室,發現有部分老師本身就對食物與農業充滿熱忱,對於將其融入日常教學很在行、也很有興趣。但由於老師非農業或食品科系出身,較不易取得專業知能與資源鏈結,此時做為老師們的諮詢對象、正確資訊的提供平台就變得格外重要,能夠提高備課效率並減輕負擔,讓食農教育在校園長長久久。
將食農教育實際落實於校園課程之中,能讓孩子激發對土地的情感與認同。
而大多數的老師在平日繁忙的教學業務之外,還得為了因應政府政策或學校發展,在尚未搞清楚狀況時,就硬著頭皮接下燙手山芋,有可能半強迫的帶著「做計劃」而非「做教育」的心情,辦理食農體驗課或撰寫教案參加比賽,此時如何引起老師的興趣與動能即是關鍵。透過辦理有趣又好玩的食農教育培力工作坊,讓老師們大開眼界並感受走在這條路上先驅者的精神,將教學內容觸及家鄉認同、營養與健康、科普實驗等具備生活感的素材讓想像力大爆發,引導老師們反思為了什麼而教(Start with “Why”)並運用群組活化「做中學」與「樂在教學」的共備關係。用陪伴取代輔導、用關心取代評核、直接提供優良正確的素材取代糾正,營造出開心、正向有興趣地氛圍才能使更多老師願意真心投入。
非黑即白的二分法out!議題導向課程培養永續學習力
「有機vs.慣行」、「基改vs.非基改」及「進口vs.國產」是最常出現在食農教育課程中的二分法,經常看到提倡「有機好棒棒」、「施用農藥與化學肥料則罪大惡極」,或是引導學生對基改食品產生恐慌的直接教學法。由於這些農業與飲食議題牽涉的面向多元而複雜,往往是社會與產業結構性的問題,現今無法用誰對誰錯去判斷,二分法的引導教學與實情背離且很可能產生無效教學,如:就算知道應該要購買或多吃有機、非基改或國產農產品,但由於不清楚議題的來龍去脈而淪為教條,未必真正能夠實踐於生活中。
將培養土平鋪於穴盤可活化學童手部觸覺、靈活度與協調力。
這時,議題為導向、結合跨領域專長的專題形式課程則成為解方,我們稱作問題導向學習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農食體系中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或情境,一個值得被研究的主題去發展,讓學生透過議題觀察、資料收集與歸納、站在不同角色身歷其境、辯論,自造出解方並驗證。此項議題沒有絕對的答案,核心是引導學童進入一場與我有關、自主解決問題的探索之旅,真正培養出學童的素養與學習動機。
用雙手啟動學習引擎,全人養成關鍵藏在日常的練習裡
「將植物種下去拍張照,剩下的工友阿伯會幫忙弄」、「趕快做完就可以回到教室休息了」這是在課程中時常聽到的吆喝,不免讓人憂慮。食農教育並不是為了種出美美的蔬菜或是達成什麼成就,而是藉由在農田或園圃環境中動手做的過程,激發學童對食物與土地的情感、運用栽培農作物的歷程為素材,建構學童的觀察力,在每一次操作中練習到各種大、小肌肉的動作技巧,同時增進其認知能力的發展。
舞春食農工作室與台灣好基金會共同辦理師培讓業師現場教學並讓老師實際演練,充分交流讓食農教育變得有意義又有趣。
如何適當地種下植物與澆水,將工具收齊、把土鋪平都是學習的關鍵,好好地把一件事完成、負責任地照顧植物(等同生命)都是道德養成的一環。另外,植物沒能種活、收成不佳,或是料理烹煮失敗千萬別氣餒,這都是失敗學,得以探討是甚麼環節出了問題,是否澆水澆太多?移植時傷到根系嗎?烹煮時順序顛倒……等等,或者如果再試一次,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方法。
每一次失敗都是墊高成功的基石。反之,若此時責怪學童、忽略輕描淡寫,很可能造成學童認為自己不擅長栽培和烹飪而失去嘗試與練習動力。食農教育作為學童內在品格與能力養成的契機,其實都藏在日常的小細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