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3 文章

【臺灣首發】深脈松露世界新種亮相  未來可見餐桌上

10公克動輒要價5000至7000台幣的頂級義大利白松露,未來不必等國外松露獵人。農試所今年成功培養本土白松露「深脈松露」菌種,可望早日促進本土白松露市場化。

暖冬農損3.5億 農委會開啟水情應變機制及災損補助

去年暖冬影響,今年1-2月部分地區因雨量不足,影響農作物生長與授粉結果。農糧署表示,截至3月4日全臺農損已達3億5784萬元,其中以荔枝產區高雄市農損7683萬元最為嚴重。農委會近期已啟動水情應變機制,並公告各地農作物損害救助與技術支援辦法,盡快協助農民復耕復育。

對付入侵紅火蟻 行政院增撥防治經費

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發佈,臺灣各地發現入侵紅火蟻零星疫情,該局已請紅火蟻中心以專案方式進行撲滅,降低擴散風險,並協請相關權責部會加強督導防治,及提供技術支援,以期在108年完成撲滅。

【台中花博】農科技培育花材新品種,自動灌溉系統開啓綠色智慧生活

臺中花博外埔園區智農館,3月2日至24日推出特展「愛農愛諾」,其中規劃了療癒庭園、幽情雅室及休憩品茗三個不同區塊,展現農業在日常裡的不同風貌,也讓民眾能透過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及味覺等五感,體驗生活中的農科技成果。

placeholder-light

成功檢舉冒用有機標章農產品 最高獎金40萬

一頁式廣告蹦出眼前,標榜「有機」的農產品滿天飛,到底哪些才是真正有機農產品?難道政府無法可管?農糧署表示,未經檢驗合格或未經進口審查合格的產品擅自標榜「有機」來販賣,就已觸犯《有機農業促進法》第31條,第一次開罰6萬元、並要求業者下架,按次處罰,最高可處60萬元罰鍰。另外,如果農產品未經驗證擅自貼上「有機農產品」標章,則違反《有機農業促進法》21條,會處20萬元至200萬元,民眾若檢舉這些冒用有機標章的農產品,經查證屬實、確認處分,檢舉人可獲得罰鍰2成的檢舉獎金!

缺水旱象茘枝梨梅受害,農委會啓動4措施因應

有鑑於全球氣候變遷日趨嚴重,全臺降雨不足,致使乾旱情況嚴重,農委會主委陳仲吉表示,為了提早因應旱象所帶來的影響,農委會已成立乾旱應變小組,針對影響甚鉅的農作物包括荔枝、高接梨、梅、茶、枇杷、桃、李等,除了啟動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並提供省水管路灌溉設施補助及田間管理技術輔導,研議未來可納入農業保險開辦品項。

改善雞蛋食安 友善畜牧業者:降低飼養密度就不用藥

回溯2017年臺灣發生雞蛋驗出芬普尼事件,依《動物產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殺蟲劑芬普尼被歸類為「不得檢出」,雞蛋食品安全問題再次引發大眾關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同年曾召開專家會議追究原因,研判芬普尼可能應用於防治雞隻體外寄生蟲、蒼蠅等等。但來到南投縣草屯鎮自然蛋牧場,幾乎看不到蒼蠅,就連雞糞味也不明顯。

極端氣候加速新型病害擴散 掌握致病時機調整抗逆境策略

臺灣四季作物生產體系中,傳統作物病害生態雖然複雜且經常爆發特殊疫情,但經適當防疫處理,終能趨於平衡。現今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已明顯影響作物生產、植物病蟲害消長,導致新型病害崛起,並改變植物病害流行分布與傳播規模。於驟變環境中,植物病害管理若未能與時俱進,未來將危及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

打通動物福利市場,提升消費者認知為首要目標

歐洲聯盟曾於2016年公布研究報告《歐洲聯盟公民對動物福利的態度》,顯示59%公民願意為動物福利畜產品支付更多費用;根據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估計,2012~2018年友善雞蛋市占率從1%成長至7%,顯見經濟動物福利能否落實,與消費者支持程度密切相關,因此透過畜牧業者、通路商與民間團體經驗,探討如何在動物、畜牧業者、消費者之間創造三贏。

重視動物福利 圖解三大經濟動物友善飼養指南

重視動物福利為世界趨勢,1992年英國農場動物福利委員會(FAWC)提出經濟動物應享有五大自由,包括免受飢渴及營養不良、免於因環境而承受痛苦、免受痛苦及傷病、表達天性、免受恐懼及壓力,成為各國擬定動物福利措施的重要參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分別於2015、2017年公布《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豬隻友善飼養系統定義及指南》,乳牛則有部分業者做法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