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171 頁
【飽讀好書】《與地共生、給雞唱歌》
農村的生活,似乎是一般人想像的那樣,但又好像不是這麼簡單,人們嚮往的單純,在農村能夠找到嗎?在本書中作者用富童趣與奇幻感的筆調,描繪農村生活,紀錄小雞的成長,觀察農村人際互動,最後回歸到社會生活的實際面,談及農村人與物質之間的關係,以及工作之於人生的思考。
【臺灣魅力】2019臺灣十大魅力商品名單出爐 有機山茶花籽油奪評審大獎
近年臺灣農產品蜚聲國際,除了最近在日本東京食品展大放異彩的水果及水產外,還有品質優良的調味品也廣受消費者歡迎。剛剛過去的「2019臺灣十大魅力商品」評選活動,經過一連串的評選作業,決選結果於2月26日出爐,評審團大獎的得主,正是國人熟悉的調味品—苦茶油,由金椿茶油工坊有限公司生產的「有機山茶花籽油-小菓珍珠籽」。
【農民職災保險】 中暑也能理賠,月繳15元四大保障,農委會年度目標20%加保率
農委會在107年11月開始試行辦理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農民每個月只要繳納15元保費,就可享傷害給付、就醫津貼、身心障礙給付、喪葬津貼四種給付,推動以來已有13.6萬人加入達12%加保率。為獎勵辦理農民職業災害保險績效卓著的農會,11日舉行「農民職業災害保險推動情形記者會」表揚美濃區等32家農會及雲林縣等5個縣市政府,記者會上更期許今年能達到20%加保率,讓22萬農民一齊受惠。
【漁權爭議】臺日協商未破局 漁業署:持續爭取作業水域
就近日網傳臺日漁業協議破局一事,農委會(今)11日召開記者會澄清,陳添壽副主委重申:「臺日漁業協議每年召開臺日漁業委員會,定期諮商,農委會漁業署一直以來都在委員會中,持續爭取我國漁民最大作業權益,像作業系統,以及保險問題,並未如外界所傳有協商破局之事。」
【防非洲豬瘟】越南疫情升溫 泰國也成入境檢疫國家
2018年台灣人至中南半島五國旅遊約140多萬人次,其中以泰國近68萬人次最多。繼今年2月外交部公告,泰國為防止非洲豬瘟已全面禁止旅客攜帶肉類產品入境,本月9日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也以越南疫情加劇、且泰國為轉機熱點,公告自泰國入境桃園機場的旅客,除托運行李檢查外,還須進行手提行李X光檢查。近期要到泰國旅遊,或由泰國入境桃園國際機場的旅客要注意了!
【綠主張】惜食不浪費,虱目魚下腳料成搶手貨
「虱目魚香絲不僅是大人愛吃,小孩愛吃,加一個字的毛小孩更愛吃,會去抓主人討吃,我們聽了也都很振奮!」經營鰻鄉企業社的邱經堯笑道,以前魚背肉是沒有人要的下腳料,如今卻成了搶手的食物原料。
鰻鄉魚池所在的嘉義布袋原為船舶穿梭的倒風內海,因八掌溪潰堤及開墾魚塭等因素,形成今日的地貌。我們走在池岸上,視線所及幾乎都是排乾池水的魚池,推土機、水車和膠筏散置池底。邱經堯說:「池裡的泥土會混合沒有吃掉的飼料、糞便等沒有腐化的有機質,魚會有臭土味,部分原因是這樣來的。曬池,就像我們過年家裡大清掃一樣。」
【綠主張】自然釀造醬油反璞歸真 喚醒兒時記憶
驅車進入高雄市三民區早期以農業為主的本館一帶,沿路是櫛比鱗次的社區高樓,從80年代期間至今歷經都市計畫變遷,合作社醬油生產者民生食品工廠即隱身住宅群中。看見熱情的鄭惠民總經理與工廠員工在路口相迎,同時也見證南台灣老牌食品工廠從那個誠信樸實的奮鬥年代,一路與時俱進,歷久而彌新。
【種樹行動】1500棵臺灣原生樹苗待領,新增樹種可陽台種
2014年一場抗議不當修樹行動,催生了臺灣原生樹種跟著旅客落地的美好慣例。第六屆「帶著小樹苗去旅行」在3月9日新竹高鐵站盛大展開,今年樹種除了去年也有的毛柿、蘭嶼羅漢松外,還有適合栽種於陽台盆栽的宜梧,以及四照花、疏脈赤楠、瓊崖海棠與杜英等適種庭院的種類,高達1500棵的臺灣原生植物樹苗,等大家帶著它們去旅行!
新任全國農業金庫總經理嚴漢明上任 開展OBU 拓展青農貸款
全國農業金庫董事長吳明敏於致詞時表示,是次任命無論是內部還是外界都十分支持,蓋因嚴漢明總經理早於民國94年全國農業金庫開業已在此服務,是金庫自己培養的親生兒子。嚴漢明總經理為日本國立九州大學農政經濟碩士,過去於農業金庫因表現優異,而從專業金融部經理,升任為總稽核及副總經理,同時兼任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會常務董事及農金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綠能與養殖結合,養殖產業推展設施化新契機
由台南東山區復古的穀倉咖啡出來後,沿165縣道一路往南2.5公里左右,右邊會發現一處非常具規劃充滿綠意悠閒的黑色主體之廠房,若不深入了解,大部分人應該只是驚鴻一瞥,殊不知或許它將啟動國內水產養殖新的一頁。該場域正是近期時常引起話題的「漁電共生」養殖場,一個完全由私人劃時代規劃、建構之高級魚之優質養殖場,具有環保、綠能、保溫、病源隔離等優勢,至於是否是可以作為典範場域,後續文中將做簡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