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3 文章
placeholder-light

【植物防禦機制】台中一中學生實驗證明 胜肽能傳遞植物防禦訊息

植物也能傳遞訊息!台中一中學生陳勇安透過「鹽逆境」探討模式生物「阿拉伯芥」如何傳遞防禦訊息,證明介於胺基酸與蛋白質的「胜肽」可做為植物傳遞訊息使用,發現有助於農耕技術的發展,以「阿拉伯芥個體間防禦訊息根部傳遞之研究」在第10屆「突尼西亞國際工程與科技節」中獲得銀牌。

placeholder-light

6隻小虎鯨旗津擱淺 救起5隻現已悠游收容池

海保署說明,25日下午有釣客在高雄旗津見到20至30隻鯨豚族群出沒,海巡署第五岸巡所晚間即接獲6隻小虎鯨擱淺通報,海保署海保救援網(MARN)即趕赴現場進行近6小時的緊急處理及吊掛作業,現場仍有1隻小虎鯨搶救無效;其他生命跡象穩定的5隻小虎鯨,已移置至成大鯨豚中心四草收容池。

placeholder-light

【無人機噴農藥】藥毒所無人機代噴訓練課程 最快8月開課

無人機代噴業者陳俊智表示,以他為例,無人機代噴農藥的價錢原本比照人工代噴農藥,但人力成本近年不斷調漲,吸引許多農民轉向無人機代噴業者諮詢,「今年比去年更多」,未來打算聯合數名業者成立法人以利執行相關業務。針對需要通過訓練才能代噴,他認為,代噴業者還是要對農藥、作物、病蟲害熟悉,不能農民拿什麼就噴什麼,還是有一定責任,「噴該噴的藥就好」,取得證照有其必要。

placeholder-light

【機械化耕作】曳引機開外掛 採收地瓜去藤挖掘一氣呵成

傳統甘藷(蕃薯)採收十分耗費勞力,進口的甘藷採收機缺點甚多,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發「去藤收穫一貫作業機」,機型較進口的甘藷採收機小台、價格也不到其一半,速度較人工採收快60倍至80倍,目前已經透過非專屬授權技轉給業者生產製造及銷售中。

placeholder-light

【螞蟻走私】防檢局偕警查獲走私螞蟻 查扣多巢外來蟻種

農委會防檢局25日偕同苗栗縣警察局苗栗分局查獲一起違規走私螞蟻案,查扣52巢螞蟻,會同專家檢視後,發現其中36巢為台灣未曾有紀錄的螞蟻種類,屬於外來螞蟻。防檢局表示,如外來螞蟻進入台灣,將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威脅,走私螞蟻恐會觸犯《植物防疫檢疫法》,最高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科或併科15萬元以下罰金。

placeholder-light

【園藝新星】公告廢止指定為珍稀植物 臺灣油杉可合法種植

園藝樹種將有新選擇!農委會26日正式公告廢止臺灣油杉「自然紀念物-珍貴稀有植物」的指定,除了在自然保護區內或依法公告保護的植株之外,透過園藝人工培植的臺灣油杉均可自由買賣與種植,不再受到文資法的嚴格限制。

placeholder-light

【蜂農補助】補貼蜂蜜減產 蜂農用機械首次納入小型農機補助

受暖冬、乾旱影響,近來荔枝、龍眼的開花不如預期,導致荔枝、龍眼蜂蜜的產量減少。農糧署為減低蜂農購置機械的成本負擔,於4月25日宣布擴大辦理小型農機補助計畫,在原有的16項補助機械中,再增列17項機械,其中有6項屬於蜂農用機械,為首次納入的補助項目。

placeholder-light

【蘭花外銷再下一城】台灣歐盟相互採認蝴蝶蘭品種檢定報告 最快一年取得歐盟品種權

超過2年努力,農委會與歐盟植物品種保護局(CPVO)26日簽署協議,簽約後將相互採認蝴蝶蘭品種檢定報告,透過此協議,我國育種者申請歐盟蝴蝶蘭品種權時間及費用將大幅減少,利於品種保護與產業布局。

歐洲是全球最大蘭花市場,年消費蝴蝶蘭約1.5億盆,許多種苗來自台灣,107年就有2千萬株,是台灣重要的品種交易市場。

placeholder-light

【動物權益】血犬有家 動保處籌備捐血犬貓資訊媒合平台

去年松山區爆發動物醫院飼養血犬超抽血液的案件,北市動物保護處除了重罰26萬5千元,也持續追蹤血犬去向。動保處表示25隻血犬已獲得良好照顧;另外,為維護捐血毛孩的權益及血液品質,動保處已與北市獸醫公會研擬「臺北市捐血犬貓資訊媒合平台」,促進血液供需透明化、也維護動物權益。

placeholder-light

【讓丁香魚長大】澎湖保育丁香魚 5月起禁捕一個月

夏天到了,來自澎湖的丁香魚是許多人配啤酒必須的小菜,不過,每年5月1日至6月1日,為了讓丁香魚產卵及幼魚成長,澎湖縣政府列為禁漁期,希望讓漁業資源永續利用。

農漁局漁政管理科科長王永利表示,禁漁期其實行之有年,民國82年由當地捕撈丁香魚的漁民與縣府協議,且因漁船作業區域也有固定位置、縣府也都有掌握捕撈漁船狀況,公告至今「沒有開出一張罰單」,當地漁民都會遵守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