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147 頁
春夏之交銅藻報到 金山萬里沿岸清運32噸海漂垃圾
每年春夏之交,銅藻隨著洋流沿韓國、中國而下,近日在北海岸與海漂垃圾交纏造成危害,野柳國家風景區及水尾漁港受害最嚴重,兩處各清出30噸、2噸的海藻及垃圾;其中,野柳地質公園垃圾不少是來自鄰近國家的塑膠製品。海漂垃圾清運問題長期因海、陸主管機關權責不一,無法有效且即時處理,地方人士期待海洋保育署未來有更完善的處理方案。
【農業外勞】農委會:最快本週公布農業外展人力相關審查辦法
勞動部4月上旬公告「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一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部分條文修正,新增外籍勞工可從事「乳牛飼育工作」與「外展服務工作」。農委會4月30日公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審查乳牛飼育工作申請引進外籍移工資格認定作業要點」,而外展服務工作相關審查辦法最快本週就會公布。
【限塑政策】7月起 8千家店內食餐飲禁用一次用塑膠吸管
草案預告長達1年之後,環保署拍板定案,塑膠吸管限用政策2個月後上路,環保署1日表示,決定依照原先預告方案執行,自108年7月1日開始,以政府部門、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類為限制使用對象,內食餐飲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但取得「生物可分解塑膠」環保標章及工廠出廠時已附有吸管之商品,則不在管制範圍。
【防治荔枝椿象】加強防治荔枝椿象 4縣市卵片收購價提高至5元
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表示,受到暖冬影響,部分地區荔枝、龍眼開花情形不良,避免農民防治管理不夠徹底,並提升荔枝椿象病蟲害整體防治成效,已在2月底提高化學防治資材補助,由每公頃500元提高為每公頃2000元。另外,為提高農民採摘荔枝椿象卵片的意願,自1日起,台中市、高雄市、南投縣、彰化縣等4個縣市政府卵片的收購補助額度由每片3元調整為每片5元。
【養殖登記】養殖漁業放養登記至5月底 調節政策、天災補助都靠它
漁戶別讓權益睡著了!即日起至5月底,養殖漁民可攜帶養殖漁業登記證、漁業權證明、水權狀及水利機關核發的水源使用證明文件,到養殖所在地公所申報養殖情況,申報的資料會作為天然災害補助,以及核發水產產地證明等政策依據,6月後颱風好發期將至,漁戶不可不慎。
【文旦害蟲】花蓮場前年發現窄胸天牛 籲產卵期防治
據農委會統計,截至106年全台文旦柚種植面積約4272公頃,產地集中在台南市與花蓮縣。而過去僅在西半部產區出現的文旦柚害蟲之一的窄胸天牛,前年首度在花蓮縣發現,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民應把握時機在5月窄胸天牛羽化成蟲、產卵時進行田間防治,避免影響文旦品質。
【果實蠅防治】減少果實蠅族群 專家:需清理落果搭配誘餌毒殺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果實蠅的族群數量逐漸上升,對蓮霧、芒果等水果作物造成危害。農試所副研究員黃毓斌表示,果實蠅會在番石榴等水果作物裡面產卵,造成果農損失,全台目前以屏東枋山地區的果實蠅族群密度最高,果農需要留意清除園內落果並搭配誘餌來防治果實蠅。
【中國鮑魚】保護國內九孔鮑產業雙管齊下 產季禁止輸入中國生鮮鮑、提高抽驗率
今年3月貢寮鮑因天氣因素產季延長,又受中國鮑魚低價影響銷不出去,引起地方養殖業者抗議,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也實地視察裁示相關單位因應。近日,經濟部國貿局公告,每年11月1日至隔年3月31日禁止進口中國活、生鮮及冷藏鮑魚,維護國內九孔鮑魚業者權益;食藥署也於4月初公告,未來一年會提高中國活、生鮮、冷藏及冷凍鮑魚的抽驗比例到20%至50%。
中國突襲增驗「VER病毒」 臺灣石斑活魚出口遭攔
臺灣出口至中國的活石斑魚數量連年下降,根據關務署統計2018年1至3月約3711公噸,今年同期出口只剩2478公噸,產值大減4億3千多萬元。3月初傳出高雄某一養殖場出口活石斑到中國,卻因為在廈門海關被驗出病毒性腦和視網膜病毒(簡稱VER)遭拒,中國除停止該養殖場輸入資格,更提高臺灣輸入活石斑的VER病毒抽驗比例至30%,恐怕下半年活石斑出口量會受到影響。
蜂農旱災慘 農委會出手救助:砂糖、蜂箱、蜂群
旱災影響蜂農生計,農委會決定補助蜂農餵食蜜蜂的砂糖支出、取消蜂箱救助每戶4萬9千元的上限,同時,在蜂群災損比例及救助額度確定後,也會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將蜂群救助納入項目中。其中,砂糖補助要先向農糧署登記蜂箱數量;取消每戶蜂箱救助金額上限、蜂群死亡救助等2項,須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預計5月底前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