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148 頁
【馬祖藍眼淚】藍眼淚大爆發 海大研究團隊證實潮汐影響沿岸藍眼淚數量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教授蔣國平30日表示,上週末針對藍眼淚進行48小時不間斷的觀察研究,過去馬祖盛傳一種說法:漲潮時藍眼淚數量會比較多,但原因並不清楚,此次觀測就是希望可以知道漲退潮對藍眼淚的分佈影響。研究發現,漲潮時海浪會將藍眼淚往沿岸推,因此沿岸的藍眼淚數量就會增加,潮差造成的藍眼淚數量差異可達100倍,分布的密度與藍眼淚的習性無關,主要是漲退潮的關係。
【梅雨季】梅雨季5/1報到 改良場籲農民加強排水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建議,如果遇上連續降雨容易提高作物與雨水或枝條磨擦的機會、增加作物表皮傷口,使作物受病原菌侵染機率提高。而雨水對於病原菌的沖刷、飛濺,也會加速如炭疽病等病害的傳播速度。農民也應適時進行施用預防性防治資材,以提早防範雨季可能造成的傷害
【紅龍果面積近3千公頃】改良場籲計劃性生產 產期調整至節慶前後
近年來紅龍果種植面積大幅增加,從100年不到1千公頃截至106年已突破2800公頃,預估107年面積接近3千公頃,各地改良場紛紛辦理說明會,希望農民能提高品質、控制產量。台東場副研究員陳奕君建議農民,紅龍果疏花包括隔批留花、4至5枝條留1花、單邊留花等原則,並把產期調整至價格較好的節慶前後。
全球首創茶香氣捕捉技術 製茶過程順便製成茶香露
憑空收集香氣,是真的!農委會茶葉改良場做出全球首創技術,以冷凝方式萃取茶香,而且不損及茶葉使用,在製茶過程中就能取得茶香,製成茶香露,一點也不會影響茶葉的製成;相同的技術,還能應用在萃取花香上,等於是乾燥花朵的同時,取得花香純露,而乾燥後的花,還能拿來泡花茶,花朵雙重利用,完全不浪費。
【龍眼蜜減產】龍眼蜜減產 國產龍眼蜂蜜品質評鑑首度停辦
受到暖冬影響,全台龍眼樹開花率不佳,連帶讓今年的龍眼蜜產量大減,對此,台灣養蜂協會理事長鄭金崑表示,鑑於龍眼蜜欠收,且龍眼蜜品質也不如以往,於是今年的全國國產龍眼蜂蜜品質評鑑停辦,是評鑑開辦14年來,史上首度因龍眼蜜減產而被迫停辦。
【影片】不想說再見,也不得不說再見!南安小熊妹仔回家了
南安小熊妹仔30日上午搭機回家了!妹仔在專業人員陪同下,上午6時32分搭上黑鷹直昇機,7時13分順利抵達花蓮山區野外棲地,回到離開了9個月的家鄉。這段時間照顧著、陪伴著妹仔長大的夥伴們,捨不得但也得要捨得,帶著妹仔踏上回家之路並安頓下來,也希望他未來的一切,都好。
【創造價值並與生態共好】藍帶荷包魚魚苗 人工繁殖技術突破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簡稱FAO)統計,全球觀賞水族及周邊產業年產值高達150億美元,是國際矚目的明星產業,然而在全球龐大的需求下,天然資源卻日漸枯竭。
【農業廢棄物】禽畜糞乾燥做為加工肥料使用 農委會擬修法納入
依「肥料種類品目及規格」規定,目前禽畜糞如要做為肥料使用,僅能做為禽畜糞堆肥、一般堆肥或雜料堆肥使用。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29日在立法院社會福利與衛生環境委員會報告時表示,研議修正「肥料種類品目及規格」,增訂禽畜糞加工肥料品目及其相關規定。
延繩釣電子觀察員即將登船測試 魚臉辨識搭配定位系統讓漁獲紀錄更精準
負責影像辨識系統軟體的臺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郭彥甫說明,魚臉辨識系統是針對延繩釣的方式,將感應裝置架設在勾入漁獲的水門處,當魚隻進入水門,即會啟動攝影機拍攝影像;照片輸入到電子觀察員系統後,會連結漁船的經緯度位置資料及魚臉辨識系統同步進行辨識,這些資訊由衛星通訊上傳至陸地。目前可辨識長鰭鮪、大目鮪、黃鰭鮪、南方黑鮪、黑皮旗魚、雨傘旗魚、劍旗魚與鬼頭刀等8種漁獲。預計下半年系統會逐步上船試驗。
【越界捕撈】越界捕魚還帶豬肉罐頭 中國漁船遭扣調查
海巡署第8海巡隊於28日接獲通報,指稱澎湖目斗嶼北方海域有中國漁船非法越界捕魚,經海巡人員登船檢查,除查扣流刺網並銷毀5公斤漁獲外,還發現有船員攜帶香菇豬肉罐頭上船。澎湖海巡隊隊長洪挬論表示,多數中國漁工會攜帶肉品罐頭等糧食上船,登船檢查時若發現有肉類製品,為避免非洲豬瘟入侵台灣,會將肉品封存交由防檢單位銷毀,並進行全船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