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藍眼淚】藍眼淚大爆發 海大研究團隊證實潮汐影響沿岸藍眼淚數量

今年第一次藍眼淚大爆發!每年4至6月,適逢閩江氾濫期,豐富的營養物質讓藍眼淚(夜光蟲)跟著海流聚集在馬祖沿岸,浪漫的藍光每年都吸引許多攝影師駐足拍攝。

過去盛傳漲潮時可看見較多藍眼淚,日前海洋大學藍眼淚研究團隊趁著爆發期到馬祖進行48小時的藍眼淚觀察研究,證實漲退潮的藍眼淚數量可相差100倍,不過數量多不代表比較亮,周圍環境暗才是讓藍眼淚亮起來的關鍵。

潮差可造成藍眼淚數量相差百倍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教授蔣國平30日表示,上週末針對藍眼淚進行48小時不間斷的觀察研究,過去馬祖盛傳一種說法:漲潮時藍眼淚數量會比較多,但原因並不清楚,此次觀測就是希望可以知道漲退潮對藍眼淚的分佈影響。研究發現,漲潮時海浪會將藍眼淚往沿岸推,因此沿岸的藍眼淚數量就會增加,潮差造成的藍眼淚數量差異可達100倍,分布的密度與藍眼淚的習性無關,主要是漲退潮的關係。

光害是藍眼淚看起來不亮的原因 白天見赤潮夜晚有機會看到發光藍眼淚

不過,數量大是否代表看起來的亮度比較高呢?蔣國平說明,如當地經常拍攝藍眼淚的地點隧道口,看起來藍眼淚很亮的原因不是因為數量多,而是周圍環境比較暗,不過若周圍環境亮、可看到的藍眼淚亮度高的話,就是真的藍眼淚數量多,「觀賞的話還是要找沒有光害的地方,以及沒有月亮的晚上。」

另外,蔣國平表示,白天若在海上觀察到「赤潮」的狀況,夜晚也有很高的機會可看到藍眼淚,因藍眼淚是浮游生物,當數量較多時在海面上就會形成如褐色線條的形貌,因此當白天有赤潮現象,夜晚當潮汐將藍眼淚向沿岸推,就有機會看見美景。

看藍眼淚不用靠運氣 海大成功培育藍眼淚

2016年連江縣政府委託海洋大學蔣國平研究團隊進行藍眼淚調查研究,陸續發現藍眼淚並非污染源,而是攝食閩江洪泛期帶來矽藻的夜光蟲,因此當汛期結束,藍眼淚也會隨著食物來源不足而消失。2018年研究團隊已成功培育出藍眼淚,可在南竿鄉四維村的藍眼淚生態館看到,館內亦展出藍眼淚生態知識。今年海大研究團隊會改進藍眼淚培育技術的改進,增加培育的數量與技術的穩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