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612 文章

迷上季節風土的甘美,以發酵向在地農作致敬

迷戀發酵的人致力於昇華食物的風味,身在稻穀之鄉臺灣,米自然是發酵人不可錯過的素材。發酵食品牌「發酵迷」的創辦人黃靖雅翻玩食材,在她擺著四、五十甕發酵食的店裡,由米發酵而成的各色酒釀是長銷商品之一,主張「萬物皆可酵」的她要帶領人們一起被發酵圈粉,進而迷上土地的滋味。

配著人生,下飯!

打開飯鍋,米香隨著裊裊白煙撲鼻而來,總是讓我忍不住,用湯匙或筷子,甚至直接用手,無懼高溫地一口接著一口吹著氣、扒飯吃。從小到大,一如既往。儘管常常被媽媽訓斥:「怎麼不配菜吃?」「去拿碗來盛飯!」但君不知,米飯本身,對我而言已彌足珍貴。

乘著飯碗時光機,吃一口臺灣米粒史

你吃飯了嗎?不,我不是在問你吃了沒,我是問你吃米飯了嗎?吃飯之於臺灣人太理所當然,我們自然以「飯」代稱日常三餐。早在16世紀,就有文獻記載原住民種稻,臺灣食米的歷史悠久,飯碗裡的風景往往是碗外世界的縮影,讓我們一起到不同時代的飯碗一探究竟,扒一口飯,品嘗由簡至豐的臺灣生活滋味。

【餐桌通信】甘味消暑提案

敦子老師你好:

東京的夏天還好嗎?臺灣的夏天,如果不先大吃一些冰冰涼涼的點心,在身體內建冷氣的話,實在沒有走在豔陽下的勇氣。尤其等紅綠燈的時候,大家尋找陰影的功力都很厲害,剛回臺灣沒多久的我,總是搶輸一步,啊又輸了,倒數著漫長的紅燈酷刑。

【農遊食趣】柴焙龍眼乾——時尚的夢幻食材

如果你印象中的龍眼乾,還是用來拜恩主公,或中藥進補坐月子的老東西,那資訊要Update一下了。龍眼乾這幾年正以一種充滿土地感情與風土滋味的文青速度往前衝,一轉眼,它已往時尚夢幻食材的潮流走去,其轉變之快,讓人有點措手不及。

【農婦心底話】偽農婦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花了一些時間,才接受自己不會下田這件事。身處農村,田裡夫唱婦隨的身影引我無限浪漫幻想。飽這麼專注於田間大小事,我總想著,自己也要當一個「賢內助」才行。可惜我不是。

【路上採集學】星空下,精靈圍著山唱歌

「還記得親水公園對岸那密密麻麻的鷺鷥公寓嗎?鷺鷥寶寶現在都換成潔白的羽毛囉!」「大雨散去後的山濛濛霧霧,有兩道虹與霓掛著。」「鋪著綠色軟毯的石頭是我們吃午餐的地方喔!」精靈們亂入我的夢,在翻身如炙燒生魚片的悶熱夜裡,忽睡又醒。我想要涼快的風襲來,冰鎮收服這隻發威的秋老虎。

【菜市人生場】那邊那個市場

有一天,家住捷運辛亥站附近的朋友說:「我昨天逛了那邊那個市場。」然後蘭指點了一個方向,從此開啟我尋找「那邊那個市場」的旅途。

【非關爬山】山野考古進行曲(上)

他將事先炒好、冷凍的蛋裝進夾鏈袋,連同生鮮食材放入一只老舊的保麗龍箱,置於揹架底層。鋁製臉盆、充當鍋蓋的鋁箔紙、封箱膠帶統統塞進部落農家隨處可見的飼料袋,置於保麗龍箱上,再熟練的用彈力繩綁定。揹架上肩,蛋殼睡墊墊在髖骨後,色彩斑駁的頭帶頂在額前,他低著頭走入前方齊腰的蕨林,消失在初夏的蟬鳴與綠光之中。

【田野保存食】一定要用錢買的鹼粽

回到宜蘭第一次吃到的瓜仔脯真是驚豔加上尖叫。本來以為自己是個城裡嬌生慣養的小姐,不是個復古懷舊咖,沒想到一遇到瓜仔脯就完完全全被征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