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時代遺產,綠金夢想未完待續

山葵

山葵的食用部位是地下莖,磨泥必須順時鐘、且不可去皮,才能保留嗆辣味。

文字/李佳芳 攝影/王士豪

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府開發阿里山林場,建設森林鐵路,鐵道從平地直通海拔兩千公尺以上高山,而日本人在鐵道沿線開墾的山村聚落,不只以日式木造房舍移植了家鄉生活場景,同時也種植了許多思鄉憑藉的土產作物,令人嗆辣流淚的山葵就是其中之一。

1914年日人佐藤昌氏引入山葵,在阿里山試種成功,打開了臺灣山葵種植史的新章。彼時山上人家種植山葵的面積不多,主要是零星種植於屋舍旁的家庭菜圃,滿足自家餐桌所需而已,並無規模化產業。1945年臺灣光復後,日本人陸續撤退回國,山上山葵田也跟著荒廢,曇花一現的山葵原本應該走入歷史,然而1960年代一位日本商人來臺,偶然發現臺灣野生山葵的存在,成了臺灣山葵產業的開端。

山葵盛世的殞落

現年七十多歲的江金品投入山葵產業超過55年,創立「阿里山極邊山葵農產行」外銷山葵多年,可說是阿里山山葵產業興衰的最佳見證者。江金品談起自家山葵種植史也如同大部分阿里山人,最初是任職於林務局工作站的父親,以副業形式在住家旁小量種植幾分地,直到林木業沒落之後,才逐漸轉入專門種植。

江金品表示,小時候常有日本商人來阿里山採購山葵,但阿里山山葵大爆發的契機,則是1982年阿里山公路通車之後帶來觀光人潮,降低生產運銷成本,使得日本商人的山葵收購量大增,葵農再次擴大墾植,面積高達269公頃。

由於山葵外銷產值驚人〔註〕,早年以「山葵可與林共生」為由種植,但長期下來卻演變出侵占、濫墾國有林地等亂象,衝擊阿里山的水土環境,影響遊客觀光品質,前嘉義林區管理處處長楊宏志表示:「自1997年起即積極面對山葵問題,2004年辦理阿里山地區山葵濫墾地切結,在社會共識與公民支持下,2010年採取漸進、和平之方式逐步收回造林。雖然過程極為困難,但也協助農民於農牧地試植,達成政府、遊客、葵農及環境等四贏局面。」林務局執行國土保安政策,結束了阿里山一代輝煌的山葵盛世。

〔註〕2001年9月出刊的《林業研究季刊》調查,每公頃山葵田產值達120萬元。2003年財政部關稅署統計山葵年出口量約145公噸、出口值有八千萬元。

江金品照料山葵苗
江金品正照料山葵苗,一株山葵要長到可採收,約需要一到兩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