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辣醬
封面故事
西風邂逅台味,辣醬的魔幻變奏

2015年,Anita Chiu與加拿大籍丈夫Patrick Coulter從臺中移居到臺東,隨即開啟辣醬研製事業。臺東的緯度與墨西哥、加勒比海區等辣椒傳統產地相近,日光充足、冬天溫暖、土壤養分多,這些風土條件賦予辣椒得天獨厚的成長環境,栽培出的辣椒肉多、香氣足。夫妻倆結合本地原料與西式工法,開啟異國風味辣醬與在地料理的美好遇見。

麻辣鍋
封面故事
重慶辣駕到,麻香辛辣的醇郁好味

天氣漸涼,說起辣味料理,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無非是辛香有勁的麻辣鍋。為了讓來自重慶的妻子在臺灣能吃到正宗風味,鍾達煜親赴中國拜岳父為師,私房椒香配方、純手工炒製、發酵老油,每一道工序都讓鍋底嗆辣卻溫潤不燥,再引進重慶特有的九宮格鍋,為愛而生的「東華川府重慶老火鍋」也成功擄獲嗜辣老饕的胃。

蓋亞那工作坊準備布農泡菜的食材
封面故事
布農微辛主義,留住蕗蕎佐餐記憶

位於臺東關山崁頂部落的蓋亞那工作坊,多年來致力於傳統布農飲食文化的復育。傳統料理和種植密不可分,工作坊廚房旁的田就是食材產地。從林班工的布農泡菜、田裡的蕗蕎,到獵人食肉文化衍生的辛香佐肉食材,部落文化工作者Ibu訴說著潛藏在過去與當今布農料理中的辛辣滋味。找回一種味道,尋回一段歷史,每個滋味都是種記得。

彰化伸港人柯懿珊與來自馬來西亞檳城的楊友錚
封面故事
好蒜好伴,蒜頭公主的檳城娘惹宴

只要有蒜末拌醬油,臺灣人就能從餃子搵到白切肉。對在彰化伸港土生土長、爺爺爸爸都種蒜頭的柯懿珊來說,蒜香是最熟悉的家鄉味。她萬萬沒想到,在距離臺灣三千公里外的馬來西亞檳城、先生楊友錚的老家,餐桌上也擺一碟加了蒜末的沾醬。將檳城娘惹滋味與彰化蒜頭濃縮並融合,夫妻倆既是尋根,也是傳承。

竹床臺
土地
【非關爬山】上山採竹

在泰雅族傳說中,離世的族人會經過彩虹橋,女人的靈將回到苧麻的莖裡,在一經一緯的織布過程中,持續溫暖著後代子孫;男人則會回到竹管,搭建起一幢幢竹屋,遮風避雨,守護家園。

海豹
土地
【小島大海】不要讓小海豹笑我們髒

10月下旬我到臺北華山文創園區,參加「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的成果發表會,現場聚集全臺38個為守護海洋而努力的NGO團體。正當大家熱烈討論之際,突然有人拿著手機驚呼:「東北角出現海狗!」一堆人笑說:「怎麼可能啦!那是在海裡游泳的小狗吧!」

《假牙詩集:我的青春小鳥》、《島嶼派》
藝文
【文明野味】詩的青春小鳥

馬來西亞詩人假牙曾經在2005年出版一本詩集《我的青春小鳥》,因為詩風蔚為奇觀,不多久便絕版,十年前重新推出手癢增修版,久仰卻錯過的讀者奔相走告,再度熱賣一波。

風獅爺
土地
【神明好農情】轉角遇見風獅爺

「你今天抓幾隻?」這是金門資深玩家們彼此間的問候語,不知情者還以為這裡也流行玩寶可夢遊戲,其實大家追逐的是金門觀光明星—─風獅爺,拍照蒐集得越多,就越有成就感。有時走在聚落裡打聽風獅爺的位置,話還未畢,老人家早早手指方向報路了。

Ruby的美髮沙龍
人物
【鄉村好好生活】唯有歸零才能融入在地

決定在恆春墾丁生根的那一刻起,Ruby已經在這風光明媚的南國生活了超過八年,她常常說自己是個典型的墾漂族,「我和很多到墾丁生活的外地人一樣,喜歡這裡的慵懶與悠閒氛圍,吹吹海風、潛潛水,日子過得非常暢快。」

排骨飯
飲食
【臺灣究小食】台式便當裡的無名英雄

在疲於奔命的歲月裡,總是會有那麼一兩個人默默地關心、照顧著我們,而我們卻不自覺。比方說,爸媽會在飯桌上留一盤雖名為剩菜、但被擺整得井然有序的晚餐,還搭配一盞餘光暖燈;情人會在不動聲色之間,替你扛起部分的生活責任,並在你睡著之後,輕輕地將被子拉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