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鄉間小路 第 147 頁
一個太陽下
「麥田在陽光看顧下,綠袍轉為金縷,正陶醉享受著以為只屬於它的太陽。」─ Giuseppe Fanciulli
我家,風起的臘肉
春雨只來了一天。綿綿密密,濛濛濕霧涼透了心扉。隔天,風起之時,空氣中除了海洋鹽味, 還添了些晴朗陽光。這是港都的冬末春初。
埕之上的蒸發
阿媽家的埕(tiânn)就像天然的乾燥機,在一條龍式的古厝前頭,用嘉義平原的熱情陽光將上頭的事物晒得舒爽緊緻,仰望朗澈的天空,大地的精華都濃縮在裡頭了。
「時光,仿若讓食物有滋有味的魔法……歲歲代代一過,只要保存得當乾爽,即成了無上珍寶。」
大約小學五年級時,就體察了生命的無常,對「物」喜愛欣賞,唯從不眷戀、不收集也不收藏,不喜留影,凡走過的絕不留下痕跡,卻又特別嗜讀各類史,也偏好有歷史的種種事物。於食物,亦然。
一口東岸日光的海味
「這就是海味啊!海風、日頭、鹹鹹的魚肉,比鮮魚更有滋味。」來到臺東成功港,路邊網架上平鋪著俐落刀法切出的魚肉片。外地人經過可能先被強烈氣味襲覺,才注意到這股古早味的蹤跡。
【私的讀書單】體會日本文化好料,這些書很有幫助
我非常喜歡日本通俗文化,大抵是從1990年代初期臺灣開始大量播放日本偶像劇時,非常慶幸當年我看了好多好看的日劇,消耗了大量的青春時光和無法計算的眼淚。
【影吃相談室】願望成真後,我們需要再來一杯咖啡
《願望咖啡館》是義大利導演保羅.傑諾維西(Paolo Genovese)的第二部長片作品,如同前作,他再次像個涉歷老練的說書人,用最簡單的對話方式,娓娓道來一個不但精彩,且充滿延伸想像的故事。
【小村畫誌】豐田玉
村子外成天都有爆炸聲,每一聲「轟─」都是從遠遠的山頂傳過來;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成為磨玉場,吵鬧又尖銳的摩擦聲,從早到晚的都縈繞在耳朵邊。自從挖礦公司來了以後,大家幾乎都不種田。
《鄉間小路》2019年3月號 曝乾pha̍k-kuann
日晒、風乾延長了作物的保存期限。在貧苦的年代,農人不浪費任何汗水耕耘而來的作物,吃不完的就鋪在埕前,等太陽晒至乾癟後裝入瓶罐貯存,作為食物匱乏時的開胃菜。如今,晒乾成為昇華味覺的料理手法。多元的自然環境、豐饒的食材,在傳統與創新的對話下,描繪出一幅臺灣乾物地圖,人人皆能從中收藏私房乾物,料理成專屬家之味。
【朝食部】薑黃黑糖優格
有時候起床就是很渴,喝了水還是很渴,很渴就不會太餓,這時候的早餐就會想吃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