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649 文章

許雅菁&莊傳芬:一座森林,開啟農耕流浪之路

從臺3線切進美濃庄內,有機農場的招牌出現在林木搖曳的路邊,轉彎進去,許雅菁和莊傳芬耕耘進入第三年的「有塊田」橫亙在眼前。田埂間鋪有乾草的鳳梨園,細心講究秧苗間距的水稻田,以及交錯種著馬齒莧、皇宮菜、南瓜的菜園,是她們從北海道歸來後全心投入的實踐場域。她們的汗水灌溉這塊土地,孕育著她們的理想生活。

【散場見】暖男歐豆桑的苦惱, 給《親愛的外人》的信桑

《親愛的外人》是日本女導演三島有紀子的作品,改編自直木獎暢銷作家重松清同名原著小說,電影描述了男主角信結束一場失敗的婚姻後,和帶著兩個女兒奈苗重組家庭

placeholder-light

【畫女話她】越疼痛越愛,卡蘿是世界的卡蘿

作為20世紀最傳奇的墨西哥畫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1907∼1954)的一生,簡單來說,就是人衰被車撞、轉角遇渣男的故事。

【柔軟時光】喝有故事的酒

春夏交接,天氣有時燥熱得令人難受,正想拿起冰涼啤酒時,氣象預報又提醒即將轉涼。這種不知道要穿長袖,還是該準備收冬被的季節,就算有些氣喘的小毛病,我還是忍不住對冰涼啤酒的喜愛。

【人生書報攤】又油又亮的寄望

在我的飲食記憶中,小時候家裡一直沒有使用豬油的習慣,但外婆吃的一些糕餅,常常是那時代西門町某家老店購得,「酥起足」(中國北方用語,用來稱讚酥皮蓬鬆、香氣足)是外婆選購的優先條件;後來才知道,酥起得足的點心大多用的是豬油。

【廚房的模樣】大地藝術季的食堂廚房

割了一整天的稻子。在長時間彎腰、雙腳泡在泥濘水田、手臂揮著刀收割、綑綁一束束的稻穗後,大夥兒討論著到哪裡卸下一天的疲憊。整個新潟縣松代一帶,至少有50個泡湯地點可供選擇,或許是今天太累,多數人並不想冒險嘗試,於是決定前往服務周到的雲海溫泉,在那裡,晚餐與泡湯可以同時解決。

【民俗開講】五月無乾土

端午節常被稱作五月節或五日節,也有人說是肉粽節。俗語說:「未吃五月粽,破裘毋敢放。」意指端午節前氣候多變、不穩定,厚重冬衣不敢隨意收起來。由此可知,端午節可是天氣從陰晴不定轉穩的重要時間點。

【野地生活練習】綁一座山野草,引自然入室

當上班族的那幾年,每天通車往返淡水與市區, 坐捷運的時候,我總喜歡看看車窗外那臨著捷運線的 公寓大樓,他們的窗臺、陽臺上都種了些什麼植物。

【大人的植物課】種子的願望

小小的種子,肩負著傳承世代的使命。為了讓物種生生不息,種子因循生長環境,演化出獨特的外型與傳播方式。模樣討喜的種子相當受歡迎,於近年興起一股收藏熱潮,也常作為手工藝素材。當種子被帶離生長環境,成為人類的收藏品,種子越來越少,為自然界生態系帶來更多隱憂。

【大地物語】山海間的糧倉──藏富於米的縱谷生活

花東縱谷夾於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之間,天然地勢屏蔽汙染物,獨特環境適合稻米生長。縱谷一年只有兩穫,但有機米名號響亮,富里、池上、關山的在地好米,令人吃過就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