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開講】五月無乾土

文、圖片提供/溫宗翰

端午節常被稱作五月節或五日節,也有人說是肉粽節。俗語說:「未吃五月粽,破裘毋敢放。」意指端午節前氣候多變、不穩定,厚重冬衣不敢隨意收起來。由此可知,端午節可是天氣從陰晴不定轉穩的重要時間點。

一般人大多以為端午節是農曆5月5日,事實上,這是受到現代國家政策的影響;就民俗角度探討,端午其實不是日期固定的節慶。在早期農業社會,端午慶典通常都是農曆5月5日前夕就開始,直至水仙尊王祭典結束。甚至在中國某些地方,還有大端午是農曆5月15日,小端午是農曆5月5日的區別。

5月在民俗觀裡通常是個「惡月」,幾乎所有不好的事情都在此時發生,比如臺灣民間就避諱5月娶妻,以免「誤妻」。古代視5月5日為「重五」(或記為重午),覺得是個特別不吉利的日子,所以要在門前懸掛鍾馗圖、午時符或五毒符,甚至貼上寫著「艾旗招百福,蒲劍斬千妖」的午時聯,藉此趨吉避凶。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見民眾在門前插上榕枝、艾草、芙蓉,這些都是用來避邪破煞的物品。顯然,端午節向來就不是個娛樂休閒的日子,而是充滿各種災禍記憶、躲避災難的時節。

那麼,五月節的災禍記憶是什麼?這與臺灣四面環海,氣候溫暖潮濕的特徵息息相關。最早的流寓文人沈光文漂流來臺生活後,曾以〈癸卯端午〉為題,寫下「海天多雨濕端陽」一句,徹底展現臺灣端午時節的特徵。臺語俗諺也說:「五月端午前,風大雨袂停。」或是客家諺語的「五月南風漲大水」,通通都指出農曆4、5月連日多雨不停,直到6月才趨於穩定的現象。臺灣端午節前夕正逢梅雨季,連帶使蚊蚋滋生、疫病相隨。正因如此,我們才會發現在端午節諸多儀式中,大多有著面對險惡氣候環境的民俗思維。

PROFILE

溫宗翰

溫宗翰,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民俗亂彈」執行編輯,長期關注臺灣民俗學、無形文化資產發展議題,以「史學皮肉、民俗骨、文學心」比喻自己的研究心靈。

專欄簡介

民俗來自土地,是常民生活之累積,在全球化、現代化情境下,使我們容易忽略日常生活的文化思維。民俗開講期許召喚臺灣土地上的人們,共同珍視這些生命記憶與文化印記。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