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649 文章
木刻手感栗子盤

為木作生態系澆灌一方地

帶有木刻手感的栗子盤、色鉛筆爆炸頭小木人、綿羊跟蕈菇會發光……,走入「木平台展覽空間」宛如踏進異想世界,不時會發現忍不住驚呼欣喜的巧思。溫小空間展出共約40位創作者的細木作作品,而促成這方木作舞臺的是一對熱愛木藝的夫妻——鄭啟聰與徐翠蘋。

百年歷史的五木齋

【高雄六龜】為神隱森林的人們而運轉的山城

想像你住的地方,大部分人口在深山密林中工作。你們搭建工寮,奮力製樟取腦,勤懇伐木,食衣住行都在森林裡度過。運送樟腦或木材下山時,才長途跋涉來到山腳那匯聚辦事處與商店旅館的市區,交了貨、採購生活物資,便又扛著油、米徒步上山去。六龜,這在50年前一度極為繁榮的山城,就為這群平日隱身山林的人運轉了起來。

太平山林場

【宜蘭太平山】用森林鐵路串起的林業故事

太平山林場的海拔落差大,從365公尺的入口處爬高至1900公尺的翠峰湖,因此林相從亞熱帶雨林、針闊葉混合林,到溫帶針葉林皆有,再加上東北季風長年帶來潮溼多雨的氣候,大樹與岩壁滿布綠色蕨類、苔蘚等附生與地被植物,整座森林在冷冽的白霧之間,呈現一片蓊鬱青翠的印象。

牡蠣殼去哪裡?所有的牡蠣都可以生吃嗎?你所不知道的蚵蚵豆知識

中文名牡蠣、臺語的鮮蚵(tshinn-ô)、西式餐廳的生蠔,從生物分類的角度來看,都是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牡蠣目的家族成員。差異則源自品種、養殖時間與環境等條件——臺灣養殖的葡萄牙牡蠣體型偏小,加上緯度低、天氣熱,牡蠣成熟期短,通常不到一年,遇到颱風等天災甚至要提早搶收。

蚵仔

48小時蚵仔的產地市場之旅

走訪嘉義東石,很難不察覺這裡與蚵的關係。朝村莊行去,路上隨處可見成串蚵條與一堆又一堆的蚵殼,剖蚵婦女三三兩兩在騎樓下忙碌。轉往廟口,貨車來來去去,生產冰塊的製冰廠就在不遠處。夕陽西下,膠筏停放在堤防旁,波光粼粼的遠方依稀看得到片片蚵棚。這裡就是臺灣最大的蚵仔集散地,有著最完整的產銷鏈。

坐著軍卡的婚禮

【小村畫誌】坐著軍卡的婚禮

雖然叫作伍妹,但其實我是大姊,要照顧家裡的弟妹。小學畢業14歲,我就到山上幫人家砍草,砍了幾年後換砍甘蔗。那時候大家都去豐坪村的一戶大地主家裡當幫工,老闆會分給每個人一輛單車,大家就騎著單車今天這塊田砍完、往下塊田,一塊塊輪下去;好幾塊田同時在做,一起工作的人都不一樣。

【田野保存食】做一個豆腐乳的媒人婆

豆腐乳彷彿是我跟家鄉的連結,17年前我回到了宜蘭,循著一個個白色小方鋪成的回家路,一家人找到了安頓身心的所在。

【南洋庶物學】客家椰漿飯,文化交融的滋味

司機再三告誡注意扒手的地方,是吉隆坡知名的老市場——秋傑巴剎(Chow Kit Pasar)。巴剎是馬來語市場的意思,踏過入口地面濕漉漉的魚販、肉鋪,穿越菜販和水果攤的集散地,老吉隆坡人會轉進秋傑巴剎的後方巷子,尋找熟悉的在地味。

【魚婦養成筆記】姊烤的不是香魚,是一尾文學

對我來說,香魚是崇高的文學象徵。

小時候讀到林清玄的散文,寫著香魚是一種有潔癖的魚,因為香魚無法忍受骯髒的水質,水質一旦被汙染就會立刻暴斃,所以牠的內臟乾淨到可以食用,不像其他魚種必須清肚內。

【食事旅行家】神佛帝王外的凡塵餐桌

庶民的生命史就像煮飯的炊煙,風一吹就散了。

昔日的吳哥是一個由帝王建立的神權中樞,寺廟宏偉,宮殿壯闊,神佛滿天,權威赫赫,不可侵犯,讓凡人自覺渺小,只能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