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豐年社
《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在宜蘭美術館熱烈展出中,原預計展至2019年2月10日,因大獲好評加碼延長至3月3日。此次展覽聚焦臺灣宜蘭近代知名水彩畫家、臺灣戰後首本農業刊物《豐年》創辦社長藍蔭鼎,以及同為宜蘭人,於《豐年》擔任美術編輯長達11年的知名藝術家楊英風。
當臺灣農產品販售通路逐漸從農產品批發市場、販運商等傳統通路,而轉移至量販店、超市等大型實體通路及電子商務通路,產地到餐桌間的分工日趨精細,為了確保各端點作業流程維持產品品質,每個環節都有保鮮需求
同時具備熱帶與亞熱帶氣候的臺灣,擁有富饒的自然環境,得以孕育出種類多樣的作物。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統計資料查詢網站〈貿易統計表〉,2017年臺灣農產品出口總值約美金49億8千萬元,主要出口國家以鄰近的中國為最高,約占20.7%
自從2005年以來中國電子商務風起雲湧,在2017年阿里巴巴集團宣布以美金28.8億元投入大潤發(RT-mart)、歐尚(Auchan)為主的中國「線下實體賣場」體系
去年財團法人豐年社在高雄、屏東推動「高職農校策略聯盟」,媒合優質農企業與高職農校同學,提供實習就業機會,一年來已送出481名同學,且滿意度高達八成六,引起熱烈迴響,昨天雲林縣由教育處領軍,40多位雲林縣國高中老師浩浩蕩蕩南下,到旗山農工了解參與「高職農校策略聯盟」情形,雲林縣政府教育處再三表示,希望未來能將雲林農校納入聯盟成員。
國內務農人口老化,亟需補充新血,財團法人豐年社南部辦公室去年 9月完成「首次全國高職農校學生從農意願調查」,發現62.3%學生願意務農,卻只有23.9%學生 以農林漁牧業作為工作第一志願
由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主辦、財團法人豐年社執行之「農業創新經營模式企劃競賽」,24日在農試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舉行決賽。10組入圍決賽的高職農校隊伍,提出對農業的創新想法。經現場簡報評比,由企劃內容完整具體、成本與獲利評估詳盡、可行性高的旗山農工農場經營科「蝶蝶不休:蝴蝶生態農場」團隊獲得冠軍並抱回1萬元獎金。